极豆汪奕菲:车联网的终极是人车交互
车联网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并无严格定义,大致指将汽车作为信息网络中的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等手段实现人、车、路及环境的协同交互,实现智能交通。其产业链可分为5部分:车厂、车主、网络运营商、技术提供商(软硬件)、内容提供商,任何一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用“车联网”的概念包装自己,以软硬件服务为主的极豆车联网就是其中之一。
极豆车联网于2014年10月由前PPTV高管汪奕菲创立,核心创始成员均来自PPTV,力求将互联网基因植入汽车生活,他们从软硬件技术切入,目前有智能车机、智能后视镜、智能车载配件等产品,为用户提供软件+硬件+服务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其中,软件和服务是主要增值业务。2016年上半年,极豆完成5300万元A轮融资。
一部智能手机+四个轮子=一辆汽车
汪奕菲坦言身在互联网的十几年里见证了从PC变革—手机变革—电视变革,电脑、手机、电视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都走向了智能化,“汽车会不会智能化?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汪奕菲坚信智能车联网符合未来发展趋势,“那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有价值的。”
当时良莠不齐的车机行业促使汪奕菲转行做车联网的软硬件服务,他认为如今到了智能时代,车机也应该与时俱进,嵌入流行的互联网基因,他以互联网的手段进行车机研发,锁定用户痛点和需求,实时收集用户反馈,不断进行系统的迭代更新。
公司成立9个月,极豆正式对外发布“智能车载导航D1”, 2016年8月,极豆发布新品“智能导航D1S”、“智能后视镜M1S”等, 在汪奕菲看来,极豆要带给汽车的改变就是将其从之前的诺基亚变成如今的智能手机,于是极豆在安卓系统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一套DouUI车机系统,搭载硬件平台形成智能车机。“我们不造车,我们要让普通的车变成智能汽车。”极豆在线售卖车载智能硬件,并提供上门安装和到店安装服务。
“其实电脑和手机没有太本质的区别,我们就是让用户上车就能摆脱掉手机等不安全因素,用车载硬件代替用户手机,直接用语音进行交互。”极豆与讯飞科技在语音识别方面进行合作,使得用户可以用语音完成大部分操控。
产品+服务+大数据=核心竞争力
汪奕菲一直在强调产品与服务,他认为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尤为重要,“人是最重要的,”汪奕菲十分重视人在车联网中的重要角色,“产品应该更好地让人在驾车的过程中更便利、更智能、更安全。”
在汪奕菲看来商业本质在线上线下都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你做的产品和服务能不能创造价值,能不能关心用户,能否解决用户痛点,这才是根本。”
在极豆2017年的规划中,汪奕菲将产品和服务划为了重点,他坦言明年极豆将围绕车机布局相关的生态服务、配件产品,并加大力度做好服务环节,驱进产品和服务的双向发展。
除了产品和服务,汪奕菲将大数据在车联网中的应用看得同样重要,“大数据最大的价值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服务和用车体验”,依靠车联网智能硬件可以积累用户的行车数据在保险、保养、维修等方面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对促进二手车市场透明化也大有裨益。
痛点犹在、壁垒高筑的车联网
关于未来汽车智能化,行业内已经没有不同的声音,一致认为智能化是汽车的发展趋势,未来汽车搭载的不再只是一部智能手机,而是一台功能强大的电脑。可在未来到来之前,智能化的重要配备车联网还面临诸多难点。
1、用户痛点还未解决
汪奕菲承认虽然车载智能设备符合发展趋势,但完全做到精准的语音识别还是需要时间的,而精准的语音识别则意味着优质的人机交互体验。当用户痛点还未解决时,自然谈不上优质的用户体验。
2、车联网尚未普及,产品仍在初期
车联网意味着智能化,未来可能是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但车联网的概念还很模糊,车联网产品还在初期,真正人机交互的智能体验还没有到来。汪奕菲认为车联网得到用户的普及和认可还需要一些时间,“在IT智能化领域,不是说概念一出来,瞬间就能爆发,就如VR,市场永远跟在产品之后。”
3、激烈的竞争环境
国内外的行业巨头早在车联网的概念领域盘踞已久,谷歌、苹果、BAT、小米都有自身的车联网产品,并且在行业内的资源实力都很强大,而汪奕菲对市场竞争保持己见,“竞争在各行各业、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不过一堆人做才证明这个市场有前途,但永远不能盯着竞争对手去做,应当盯着用户的需求、痛点、是否能够产生价值去做。”
汪奕菲告诉亿欧,现在极豆只能做到及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反馈,但他相信车联网的终极就是人车交互,“汽车就是人身体的一个延伸,它就像是人穿戴的钢铁盔甲,我们的脚变成了四个轮子,虽然现在机器跟人的交互手段很一般,但未来人的大脑可以用无线电波或者意念跟车进行交互沟通、发出指令、产生连接,那汽车就上升达到了对人意志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