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IPO态势盘点:小米拼多多领衔,电商抢钱过冬
小米、美团、拼多多、优信、猎聘、爱奇艺……独角兽们爆发式的集中 上市 让这个夏天的资本市场和互联网圈一下子被点燃了。尤其是港股,数据统计,截至7月9日收盘,今年共有107家新股登陆香港市场,相较于2017年同期的70只新股,数量同比增加了53%。然而惨烈的是,在这107只新股中,已经有73只出现破发,破发率达70.87%。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让雷军都甚至不惜自己打脸,反悔当初说的“五年内不上市”,也要让小米以低估值“流血”上市?本文将对2018年下半年之后 零售 行业的 IPO 态势进行解读。
已上市公司:小米领衔,品类各异
注:市值根据7月12日收盘各家市值按汇率折算成美元得出,2018年5月8日为“中国创新支付”正式更名为“中国有赞”之日。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9月至今,国内共有11家零售行业的公司成功上市,主营业务分布在8个不同领域,总体市值在726亿美元左右。其中互联网公司包括寺库、有赞与小米,数量占比27.27%,市值占比78.40%。
虽然这其中包含了“母婴零售第一股”爱婴坊、“微信生态第一股”有赞,也包含了引发争议的六个核桃(养元饮品)和有回归A股“圈钱”之嫌的拉夏贝尔,但引发最多关注的无疑还是小米。根据小米招股书的数据,近三年小米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占比为4.9%、9.6%、8.6%,占比不升反降。虽然小米的模式是依托于互联网,但单从数据角度,小米90%的收入来自于智能手机等硬件,资本市场对于硬件公司给出的市盈率并不高。不过依托于生态链产品的高增速以及全球化扩张的空间,小米成为千亿美元的公司难度并不大。有意思的是,跟小米处于同一赛道的苹果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华为、OPPO、与vivo似乎并无上市计划。
已交表公司:拼多多领衔,BAT生态初显
据不完全统计,在近期已递交上市申请表的公司中,总体估值在415亿美元左右,包含了欧时力母公司赫基集团,零食“双子星”三只松鼠与良品铺子,百度投资的中粮我买网、阿里投资的宝宝树、腾讯力捧的拼多多,以及服务于阿里、京东、亚马逊的什么值得买。
这其中,又以拼多多的光速崛起最为亮眼。招股书显示,拼多多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5亿元、17.4亿元和13.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92亿元、5.25亿元和2.01亿元。作为平台,拼多多目前处在GMV高速增长阶段,佣金比例约1.23%,客单价46.2元。拼多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升级供应链能力来提高客单价和用户黏度,进而提高GMV和佣金比例。总体来说,拼多多发展势头不错,想象空间足够,能从阿里京东的夹缝中杀出也实属难得。
潜在上市公司:抢钱过冬的垂直电商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有传递出过上市计划的15家零售公司中不乏娃哈哈这样的传统巨头,不过更多的是垂直 电商 为主,总体估值在396亿美元左右。随着宝宝树递交申请书,相信蜜芽、孩子王、辣妈帮、贝贝网等母婴玩家不会无动于衷,而包括易果、天天果园、本来生活在内的一大波生鲜电商,原本都先后表示过要在2018年内实现上市,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事实上,大多数公司对于上市传闻都予以了否认。
2016年底马云提出 新零售 概念正向看是给了零售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反向看意味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不再,那么投资者对于互联网的迷信也将不再。强如阿里都在寻找和投资各种流量入口,相比之下,垂直电商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电商转战新零售,意味着要进入“弯腰捡钢镚”的线下实体,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运营难度,挑战都不小。
表单中大部分的垂直电商已经进入D轮融资以后的成熟期,很难再通过讲故事来获取资本市场的青睐,前期的巨额亏损投入加上如今一级市场的紧缩,垂直电商赶上这波上市潮抢钱过冬的欲望会更加强烈,恐慌情绪的蔓延使得他们哪怕“流血”上市也得硬着头皮上,毕竟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不过尴尬的是,有了当当、聚美优品、麦考林的前车之鉴,以及小米“腰斩”千亿美元估值进行IPO,垂直电商的上市前景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