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丨这家专线物流公司一改20年习惯,做大车队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专线运输就是从某个城市到另一城市的直达运输,货物在途时间短,价格比一般物流要便宜,但是不足之处就是抗风险能力要小一点,公司的可信度稍低,这也就导致目前专线运输难以做大做强,形成寡头。在这种背景之下,就有专线企业开始走“改革”的道路……

志鸿物流 成立于1993年,起始业务为专线物流,2013年开始由专线运输转为“ 大车队 ”模式,为电商、快递、快运等行业客户提供三方物流及专业运输服务。

为什么会改变20年的运营模式?这次转型意味着什么?

亿欧结合志鸿物流的转型及目前“ 互联网+物流 ”的趋势,对志鸿物流的联合创始人兼COO周青进行专访,看它如何做“大车队”物流企业。

“志鸿物流的转型并不是心血来潮,在当时有很大的方面是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毕竟专线运输做大的机会实在是太渺茫了”,周青对于转型的原因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原因主要在于:

1、 行业规模很大,这个市场有5万亿人民币,其中干线运输包括了4万亿人民币,快运占了6千亿人民币,快递占了4千亿人民币;

2、 目前市场运力比较分散,规模较大的车队还没有出现,信息严重不对称,是行业整合的好机会;

3、 干线外包成为趋势,无论是快递还是快运在中间的运输环节都有外包的成分,毕竟自营的成本相对高。

在整个干线运输行业中,信息不对称导致车货不能完美匹配,运输品质不高,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志鸿物流在这种情况之下进行转型,在市场没有标准化之前,希望成为其制定者之一。2013年,志鸿物流转型的第一个客户是顺丰,现在是顺丰3大供应商之一。

机会往往都是稍纵即逝,抓住了可能就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经过这几年的转型,志鸿物流在行业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周青表示:

1、 转型之后,志鸿在服务上水平上有所提升,高品质服务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2、 大体量规模将运输成本降低,利润提高;

3、  在金融方面,通过供应链金融将整个链条打通;

4、 不断学习提升管理水平,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及标准化流程的建设。

未来,在商业模式形成之后,其将逐步打造轻资产重运营的模式;干线甩挂模式的形成,对于提升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提升信息透明化,用高品质低成本服务客户。

2016年物流市场竞争很激烈,平台型的公司以信息流为主,志鸿称,其是以客户为中心,在市场份额逐步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运营体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保障客户的利益。周青对亿欧表示,志鸿有自己的车辆资源库,在用车高峰期可保证“叫车必应”,包括在双11期间。 规模效益是最好的收益方式,体量大了以后,成本自然就会下降。

从国家政策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曾提出“ 互联网+ 物流”,是对我国物流行业的激励,鼓励标准化流程的建设,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但是标准化的流程一直没有出炉,是有一定的原因存在的: 1、没有足够的利润;2、没有足够的业务量。 搞互联网的建设天网,但是却无法落地;搞运输的建设地网,能有微薄的盈利,但只能维持原有的业务,无法建设标准化的流程。

志鸿要做的是把天网和地网结合起来,目前在向“无车承运人”模式靠近,通过管理及信息技术的升级,走轻资产的路线,逐步以轻资产、重运营的模式改变现在资产过重的弊端。

“互联网+物流”,这个物流指的是 高效物流 ,而现在志鸿做的也是高效物流,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接下来志鸿要做的就是将这个高效物流与互联网融合,即“物流+互联网”。将物流互联网化,目前其设立研发中心,为“+互联网”做储备,提升产品信息透明度,搭建一个天网地网结合的平台,逐步转变为平台型物流企业。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发展,国务院大力支持物流行业发展的背景下, 物流行业将迎来黄金的10年,干线规模将不断扩大 ,同时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最后形成几个寡头,就像快递行业一样,市场份额被几家寡头独占。而这些的背后,都是源于整合时代的来临,机会越来越多,同时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新的形势之下,随着运输需求的不断提高,货运市场的格局将不断出现转型升级的趋势,打破之前的“小、散、多”的局面,取而代之的将是高效、 创新 、绿色、便捷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无论是“互联网+高效物流”还是“高效物流+互联网”, 高效物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将成为干线运输企业努力的方向,利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