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之中的平安科技:曾经的“平安技术部”将如何拥抱人工智能?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平安科技 也许正在迎来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大变革。

2017年5月9日人脸识别公开测试集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最新公布的测试结果,平安科技人脸识别技术以99.8%的识别精度领先国内外等知名公司,居世界第一。

尽管人脸识别精度目前提升空间已经很小,不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了,但这一成绩无疑展现了平安科技正在转变的态度,而其目标方向就是 人工智能

平安科技自成立之初,就在为平安集团的发展不断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

2008年,平安科技由集团信息管理中心改组成立,为集团提供全面的技术外包服务。 其职责大致可以引用 中国平安 2016年年报中的一段话表明,“目前(平安)集团四大中心(行政、内控、人事和财务)均将IT技术服务外包给平安科技,主要包括IT专业咨询服务、开发项目服务、应用系统运维服务、电话中心服务、办公支持服务及信息安全等。”

除此之外,在中国互联网转入高速发展期后,远程支付、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云存储与计算、 大数据 个人征信风控体系等一系列改变行业业态的技术变革接连出现。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作为平安集团“大脑”的平安科技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包括银行、保险、理财、医疗在内的几乎所有业务以及其内部IT架构,升级迭代都有平安科技完成。因此在中国平安的年报中,时不时可以看到平安科技为平安集团下属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案例。

2010年,平安科技与平安人寿保险联手,在业内首创金领移动展业(MIT)模式,将多金融产品电子化,通过移动网络终端为用户提供服务。2013年,恰逢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之上,平安科技又推出“天下通”移动社交金融门户。而包括平安好车、平安好房、平安付在内的平安旗下互联网金融业务中,也均有平安科技的影子。

然而,这种“高速发展”也为平安科技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若公司未来想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进行发展,这些障碍需要解决。

尽管平安集团一直称自己是“卖金融产品的科技公司”,不过作为一家业务横跨保险、银行、理财、征信等众多金融业务的大型集团,技术对于其而言虽然重要,但重要的程度有限。

对集团旗下业务有帮助的技术,会得到一定的支持,但归根结底还是以辅助业务的形式开展研发。因此,更像是一个“长工”的平安科技,作为几乎所有平安业务线的乙方,在集团内部地位比较尴尬。

对平安科技而言,这就意味着对于平安集团业务相关的技术,开展相关技术的研发阻力较小,但对于尚未成熟的前沿科技(如人工智能),在开展相关研究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障碍。

而在人员方面,由于这些年IT技术迭代速度快,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如浪潮般涌来,而平安科技在通过项目制结构,保证集团业务实时更新的的同时,自然也需要吸纳大量的人才作为基础。

到2016年,平安科技的IT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已经超过4000人,这几乎在任何一家技术输出型公司中闻所未闻。在进行技术迭代的过程中,上一代技术的研发人员工作量减少,工作性质也逐渐由研发为主转为运维为主, 这造成了平安科技一定程度上的人员冗余。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者专业性要求更强,也就给平安科技的“转向”带来了一定困难。

尽管由于“历史问题”,平安科技转向人工智能存在障碍,不过目前看来,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平安科技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8年到2012年,这一时间内的平安科技与其前身平安信息管理中心并无不同;第二阶段是2012年到2016年,平安科技开始开展互联网业务,并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第三阶段则是从2016年至今,平安科技正在由技术提供者成为平安集团的创新核心。

事实上,从第二阶段开始,平安科技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也就开始了问题解决的过程。而进入第三阶段后,平安科技的转型速度明显加快。

2013年,胡玮出任平安科技首席运营官,在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的邀请下,胡玮开始了针对平安科技的第一次战略变动。

在他的带领下,平安科技依托 金融服务 业务的相关积累,再继续深化互联网相关产品技术研发的同时,逐渐实现技术开放对外。这些对外业务旨在帮助中小银行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能力。

同时在2013年,平安开始针对人脸识别方面进行前期的调研,并从2014年开始组建自己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算法和核心技术应用的研究。

平安科技人工智能实验室以深度学习为主要研究方向,负责解决集团业务中包括机器视觉、自然语言领域的问题,并进行计算机认知领域新兴科技的研发,也正是他们的成果在2017年5月获得了LFW世界第一的排名。

2015年,肖京博士加盟平安科技,负责平安科技大数据分析挖掘,及人工智能在风险管控、欺诈识别、互联网健康医疗、智能运营以及个性化精准营销等金融业务场景的研发及应用。

而在2016年底,平安科技的研发人员似乎也在进行一波换血,尽管部分技术大牛的离职与其战略变动并无关系,但新人才的引进确实会为其研发注入新的力量。

平安科技基础架构首席总监朱永忠,曾任百度系统部高级总监,主导规划、设计和建设百度首个自建数据中心。2015年3月入职平安科技,现在已经离职。

平安科技技术研究院院长曹恒,曾任IBM中国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致力于推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现已从平砍科技离职。

平安科技云平台首席专家,云平台事业部总经理方国伟,曾担任亚马逊首席云技术顾问、微软数据中心和私有云专家团队资深架构师、IBM资深技术顾问。现已离职,据传已加入华为。

平安科技首席应用架构师蔡学镛, 曾任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首席产品架构师,创新工场首席布道师/架构师,支付宝架构师。他在2016年年初自唯品会重回平安科技,不过现在传闻已再次离职。

而与之相对,平安科技在5月16日对外宣布,公司正在从各知名高校陆续引进一批知名学者,为自身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据悉,此次引进的学者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 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声纹识别等领域。

目前,平安科技在人脸识别、大数据挖掘检索、智能语音交互、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平安科技本身也正在变革之中,逐渐成为平安集团的真正“大脑”与创新核心。

如今,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众多像中国平安一样的传统行业巨头也位于变革的关键期,而平安所做的努力值得思考。

本文作者李基祥,亿欧专栏作者;微信:ligi_avd(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平安科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人工智能的变革科技部部长技术变革科技变革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