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创新工场王咏刚:AI深水区人才需求将更加多元化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专访创新工场王咏刚:AI深水区人才需求将更加多元化

近日,由创新工场主办的 DeeCamp 2019 人工智能训练营再度开营。从2017年发起,如今DeeCamp已经走过三年,从最初招生的36人也已经扩展到现在招生600人,学员规模大幅度提升。

在导师整容方面,本届训练营请来了创新工场董事长兼 CEO 李开复,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和数学系教授、机器学习领域的世界级专家张潼,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级专家周志华,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勇四位重磅级导师,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分别在北京、广州、南京、上海四座城市展开授课,整体规模以及导师整容都很强大。

此前,亿欧曾采访了DeeCamp训练营主要负责人——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与其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以及DeeCamp相关细节 (王咏刚:经济下行期AI创业仍有机会,关键比拼看人才) 。今年,记者再度走进创新工场,与王咏刚院长再次交流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话题。

北上广南四城授课,产业开始主动拥抱AI人才

区别于往届训练营,DeeCamp2019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其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当面授课两种结合方式,同时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南京四地同时授课。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这四地同时开课,除了为解决600名学员集中培训所带来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的倍增消耗以及管理难题之外,更多的还在于这四地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基本成型。

王咏刚表示: “这四个地方有几个特色。首先是政府对AI特别的重视,其次是这地方都有非常好的AI配套教育,著名的高校都在这几个地方,而且这几个地方的产业和创业环境都不错。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开展这样的一次培训,不管是培训招聘以及后续学生的输出方面,都非常的有利于我们与这些地区的产业机构去开展合作。“

产业已经开始支撑AI人才的输出,这是DeeCamp选择分别在这四地开展规模化培训的关键原因之一。 而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面,根据不同地区产业环境的不同,DeeCamp在总体采用一套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也结合地方有一些细微的侧重,南京以及上海地区金融产业更强,而且当地很多AI公司也是在为金融相关的领域去服务。所以在课程或者项目设置的过程中会更倾向于计算金融,而在广州的课程就会比较偏自动驾驶方向。

强调运用AI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这在一定层面上决定了DeeCamp在具体的授课以及后期项目设定过程中更加的强调与当地产业的结合。在产业资源方面,目前训练营引入了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等政府机构、Google、路孚特(Refinitiv)、玛氏、软银、快手、滴滴、科大讯飞、华为、创新奇智、地平线机器人、飞步科技等20多个国内外产业合作伙伴。

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前两届主要是与大型互联网平台以及纯AI领域企业合作,今年的DeeCamp同时更引入了玛氏这一类相对比较传统的食品产业领域机构。 据透露,而且在此次引入过程中玛氏都表现出来了非常强烈的热情,并且非常希望运用AI来解决他们的供应链预测、商品推荐等问题,并且认为这是他们未来业务一个非常好的增长点。

产业的成熟让AI人才的培训有了落地的支撑,而传统企业开始主动拥抱AI的举动也表明了AI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

AI人才在B端需求很大,关键看梯队建设

AI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由于AI系统在训练过程中对于数据的体量以及质量都有着极为明确的要求,而且训练成型后在结合具体场景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其也需要有大量的数据供给,同时目前AI技术的主要发力点就聚焦于解决重复劳动,这最有可能导致的一种结果便是——AI产业的发展也将会发展成为与互联网产业相类似的被头部企业袭断的现象,其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针对于AI人才是否适合大规模培养这一问题,王咏刚给出的答案是: “本质上这取决于我们今天AI商业化落地的进展。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AI的主要发力点还是在于B端,如果AI能够稳步的在其他垂直领域继续落地,这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除互联网领域之外,目前AI在制造、零售以及医疗领域都还比较早期。假设说这些行业每隔一两年都会有一个大的进展,这一件事就整体上AI商业化就会对人才有一个持续的需求,人才需求过剩的情况也就不会发生。”

当然,王咏刚也表示: “具体人才需求的多少,需求本质上也还取决于你的人才梯队的建设问题,因为行业需求都是一个复杂人才结构的需求。产业不仅仅是需要懂AI算法的,可能还需要既懂AI又懂行业的人员,也需要既懂AI又懂产品的人,这种复杂的人员结构的需求,未来只会更多而不会更少。”

而针对于未来这种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形式,DeeCamp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深度技能之外更能够扩展学生视野的广度,强调学生要去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王咏刚特别对AI时代的产品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技能需求做了进一步的解说:“今天大量公司的产品经理其实未必有技术背景,这只是他们对角色的分工或者定义的不同,一个做AI相关项目的产品经理,也许你并不是学技术出身,但至少除了产品的本身方法论和逻辑以外,你还要了解AI的基本规律。不能说一个产品经理在跟大家沟通AI的时候,说的都跟一个普通人说的一样,而连AI对数据的数学建模、函数优化这些过程都不了解。当然在另外一方面,当AI能做一个事的时候,除了技术的角度,你还要能够从业务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考虑目标用户、目标行业的需求。”

聚焦AI运用型人才,培养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

2018年,教育部在DeeCamp开幕上宣布要开设人工智能一级学科,随后在今年四月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

人工智能受到了高等教育重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深入产业的机会并不多。 大多数在校学生更多的是做研究写论文,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做研究的人员与做产品或解决方案研发的人员比例严重失调。DeeCamp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从最好的学生中,培养更多擅长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AI生力军。

在具体的做法之上,DeeCamp首先在课程设置层面做出了创新。 在开营前两周,首先通过聘请大咖导师来帮助学生梳理一些基础的技术、科研发展方向,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知。随后又通过聘请来自产业以及一线的研究员、工程师等来告诉学生相关技术在产业界应用的场景有哪些,运用了那些技术。

在知识梳理之后,这些学生马上转进为期三周到四周的项目实践,由导师带领,去处理工业界真实的数据与真实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组团的方式来开展项目,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去设计、自己去安排,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扮演不同的角色解决真实环境当中的问题。

据王咏刚透露,虽然DeeCamp招生笔试题很多都是面向技术,但是也为产品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同学留了一小部分空间。之所以留这一小部分的空间,这一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让未来的每一个团队都能够像真实世界中的工程小组或者产品研发团队一样,有一个丰富的角色配置,能够集思广益去解决问题。

王咏刚表示: “我们把DeeCamp当成公益的事情来做,给尖端的学生们一个了解世界、认知产业环境的机会,我们非常愿意去投入到这一件事情当中。”


活动推荐: “5G场景应用研讨沙龙”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也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发布了《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5G有望带动我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就业机会800万个。为充分发挥5G潜能,相关部门应未雨绸缪,超前部署网络基础设施。因此,在2019年5G技术赋能下,商业应用场景的落地受到行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亿欧联合京东物流将在8月16日举办一场以 “5G赋能 商用落地” 为主题的沙龙,意在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5G应用落地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旨在为行业内外人士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资源共享平台。活动详情请戳: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48

专访创新工场王咏刚:AI深水区人才需求将更加多元化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随意打赏

企业如何转型升级什么是aiai怎么用大众创业AI教程深水炸弹AI技术什么叫爱创新创业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