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逻辑延伸:以专业化的态度做多元化的市场
近日,美团点评 CEO王兴的一篇采访刷爆了朋友圈,其说的一句关于多元化的话题,引起携程创始人梁建章的一篇讨论文章。
在采访中,《财经》记者问王兴,你认为多元化和专注是什么关系?王兴说: “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科技变革的前半段,因为风险非常大,所以需要用小团队去探索。但到了后半段,红利变小,整合成为了释放红利的方式。这时候多业务的公司会比单一业务公司更有优势。”
梁建章从三点上试图解释专业化的好处, 1、从大的历史趋势来看,企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2、专业化有利于创新。3、还有一个优势是全球化。
想理解梁建章说专业化的出发点,需要回到其创立携程近 20年的原点来看。
作为和阿里、腾讯同时期创业的公司,携程甚至早于 AT上市,但这20年里,阿里以淘宝为原点,腾讯以QQ为原点,不断拓展多元化的边界,成为不可撼动的互联网巨头。反观没有多元化的携程,其并没有以旅游业为出发点,不断拓展边界,发展成为一个巨头型的公司。
过去几年,在去哪儿、艺龙和一众创业公司的挤压下,一度差点跌下旅游行业老大的地位,直至三年前梁建章紧急回归,通过一系列资本的运作,才保证了其旅游业的老大地位。
但是, 携程 收购了去哪儿、艺龙,消灭了竞争对手,但是却无法阻止阿里的飞猪、美团酒旅对其业务的冲击。 众所周知,阿里和美团,都是多元化的公司,在流量的成本获取、用户的一站式消费的场景等方面,相对携程又很大优势,说其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所以, 虽然 梁建章 嘴上说 专业化 、说创新,但携程却依然在做美食林,切入餐饮评价和交易领域,目标直指大众点评, 并且梁建章亲自参加美食林产品的发布会,其正是看到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中国特殊的市场下,多元化业务的公司,相对携程这样所谓专业化的公司,是有其优势的。
首先,从中国移动互联网近年的发展趋势看,多元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有其优势。 以近年出行领域的明星企业滴滴为例,其是从出租车预定发展到如今的快车、专车、代驾、自驾租车等多元化业务,涵盖了出行的全领域,在多元化的过程中,滴滴切入代驾市场,短时间就取代了 e代驾多年的老大地位,切入租车领域,短时间也成为租车行业的老大,依靠的正是其多元化场景的流量获取成本低、用户消费场景的类似。
而反观梁建章看好的专业化, Uber正是一个反例, 过去Uber一直以单一的快车模式在全球扩张,但随着其竞争对手的价格战,迅速的分割了Uber的市场份额,使其很被动,一直无法上市,最终CEO又离职,一度风光无限的Uber,陷入了专业化之殇,前途渺茫。
其次,多元化发展是互联网下半场的特征。 进入下半场,人口红利结束,流量成本高企,以旅游业为例, 36氪16年曾写过一篇特稿《买不起的流量,创业者每一天都是生死存亡》里,开篇就提到, “买流量已经成了一个玩不起的游戏。” 每过一段时间,线上流量价格就上跳一个数字,做海外旅行的海玩网2013年刚成立时,市面上获得一个付费用户的成本大约是230元上下,过了一年,价格上涨到300块,2015年,市价又上涨到了400元,海玩决定减少投放,再之后,它干脆转型做企业客户生意了。
所以,在这种高企的流量成本下,单一流量的公司,携程的获客成本就很高,而阿里的飞猪和美团酒旅业务的同样流量成本下,能通过多元化业务分担,降低成本,从而为用户节省更多的钱。
再次,多元化发展可以为企业争取到更多机会,抢占先机。 而专业化的公司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在传统市场或许还好,但是在变幻莫测的科技市场,则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顺利发展下去。无论是从居安思危的角度,还是应对行业发展方向,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都是一个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应该优先考虑的。
格局决定一切,当一个企业将目标放在更好地服务用户、服务行业的时候,必然需要多元化的业务能力。而选择多元化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专业化,好比亚马逊,虽然已从一个网络书店发展成为一股至少横跨五个(零售、消费级技术、云计算、媒体和娱乐)不同行业的重要力量,但是电商业务依然是其核心和实力所在。
因此, 以专业化的态度去做多元化的市场,才是激活企业竞争力的根本, 以携程为出发点,梁建章专业化的逻辑,似乎值得商榷,对于创业者来说,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特性来做判断。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xile;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