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政策合规成本上升导致教培机构猛涨价?
【编者按】从去年以来,教育行业迎来了一波又一波政策监管与规范的浪潮,其中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改政策更是让全国教培机构迎来了整顿。
但是在整个教培行业大洗牌之后,副作用是否也“浮出了水面”呢?由于政策监管趋严,教培机构的合规成本上升,收费也开始上涨,“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依然是家长买单。本文结合学大教育、新东方、学而思等企业做了详细分析。
本文发于“蓝鲸教育”,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2018年,号称史上最严减负年。
整个K12教培领域陷入了狂风暴雨般的洗牌与整顿。
转年来,风雨中生存下来的“白名单”机构们似乎成为了教培行业的优等生。值得信赖与期待。
然而在一片向好中,家长们却发现,目前教培机构普遍存在涨价的情况。媒体也不断零星报道出“校外培训机构‘花式涨价’没商量”。
事实上,有专家此前表示,涨价属于监管政策的副作用,合规成本上升后,K12教培收费水涨船高已属必然。
对此,不禁有家长吐槽,“羊毛出在羊身上” “最后苦的依旧是家长”。
“涨价”,真的没商量了?
涨价
在得到家长们普遍反映的涨价情况后,蓝鲸教育走访调查了数家教培机构,发现在北京一线城市的涨价情况普遍,但涨幅不一。
其中,学大教育的暑假班,12节课共3000元,语数英全科报名享受88折优惠。与去年同期每科2000多元相比,今年每科价格均有所上涨,且去年采取买二赠一的优惠政策。
学大教育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学大教育的课时费每年都在增长,主要是与教研投资有关,与人工费用无关。
有同样情况的还有新东方、学而思。蓝鲸教育致电新东方,课程咨询人员表示今年暑期大班授课每科2920元,去年同期则为2120元,价格上涨近千元。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授课时长增加,教师人工成本上升。但明年是否还会继续上调价格尚不清楚,具体要看老师授课安排。
巨人教育的负责人则坦言:“不只是巨人教育,实际上每年教培机构都存在普遍涨价的情况。但巨人相对来说涨价涨得比较少,今年每节课大约会增加5-10元。涨价的原因主要因为系统升级以及教师的人工成本上升。”
事实上,不止北京地区,此前不断有媒体报道,有新华社的记者在广州、武汉等地调查发现,广州新东方平均涨幅接近20%,武汉学而思初中课程从每节课160元涨到200元,一家武汉本地英语培训机构一节课从150元涨到170元,30节课起报。
在江苏某地级市,当地晚报2月份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大部分“白名单”培训机构已经涨价或正在酝酿涨价。
除此之外,培训机构部分采取了老生价、新生价、以老带新价等涨价策略。
转嫁
对于教培机构普遍涨价的情况,家长们则已经见怪不怪。
一位家长向蓝鲸教育表示,目前遇到过一些涨价的情况,基本上是一个阶段学完了,再交钱的时候才会通知涨价了。“只要在报名前说好的就行。”
“我们近期也确实看到课外培训机构普遍涨价的情况。” 招商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夏嘉南指出:“这其实与近年来课外培训市场的全面整改有很大关系。”
去年起,从国家到地方掀起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随后,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同一培训时间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从事学科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关教师资格证;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费用。
一时间,整个K12教培领域面临着狂风暴雨般的洗牌与整顿。
近一年下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全国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完成率达98.9%。
而在这样的摸排整顿中,一些不合法不规范的培训机构被强令或自行关闭,市场上培训机构的总量减少了。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共排查出校外机构11264所,其中存在问题的7705所。也就是说,有将近半数以上的校外培训机构都存在问题,且面临着整改和关停。
在整改的飓风中,不只是中小型机构承压,大型机构也面临着成本上升。最严禁补令后,新东方甚至出现7年来首次净亏损。
压力在哪里?
新的监管政策要求培训机构仅能提前预收三个月学费。一位长期从事教研的一线教师向蓝鲸教育表示:“教育部提出只收三个月的学费,实际上对教育机构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如果你的教学质量不行,退费率会更高,因为家长只用付三个月的费用,如果不满意三个月后就可以再换一个教培机构。”
比如原来收九个月的学费,现在只允许收三个月的学费。假如一家机构续班率50%,也就是说六个月之后只剩下一半学生,9个月只剩下四分之一的学生。但是大机构续班率在90%,到第九个月留存的学生人数差不多。
而明确从事学科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关教师资格证,则意味着教师资格证成为稀缺品。根据花旗银行旗下机构所发布的数据称,近50%的好未来和新东方的K12教师可能没有教师资格证。这导致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员激增至447万,为上半年的2.2倍。而全国低于30%的考试通过率,让不少教培机构望而却步。
“也就是说,办学场所要求提高增加了机构场地房租成本、所有教师具备教师资格证增加了人力成本、不得收取超过三个月的学费对机构经营形成现金流压力,这三大方面都会抬高目前培训机构的运营成本。” 招商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夏嘉南:“今年上半年有些地方还开始了‘回头看’的整改,不合格的机构被出清后,市场上培训机构的数量不断减少,白名单培训机构议价能力实际上是在提升的,于是抬升的成本被转嫁到学生家长身上。”
抑否
尽管教培机构普遍提价,但这并未阻止家长报班的热情。
一位家长向蓝鲸教育表示:“目前竞争压力大,家长都普遍焦虑。学英语都恨不得线上报一个班,线下再报一个班。学科补习肯定是必要的,除此之外,课外素质教育也不能缺。一个暑期下来,孩子只能在去课外培训班的转场中玩耍一下。”
“这其实也给予了白名单培训机构提价的底气” 招商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夏嘉南指出:“虽然现阶段存在各种的减负手段,但课外培训需求依旧旺盛,有些品牌机构甚至需要提前缴费‘占坑’。 这背后的本质是供给紧需求旺导致的提价。”
江省发展民办教育研究院院长田光成也同样认同这一观点:“培训需求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可能增强,从而导致市场需求更加旺盛,涨价也在情理之中。”
在田光成看来,一时之间很难解决这一现象。“我们教育评价理念和机制没有改变,升学模式没有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没有改变,单一采取围堵塞的方式治理校外培训现象,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处理不好,受伤的还是家长、孩子。”
更为重要的是,“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人们上好学的强烈意愿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区域、校际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短时间难以解决,所以校外培训的需求也难以根本遏制。”
而在招商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夏嘉南看来,涨价算是严监管政策带来的“副产品”,无需动用行政力量,还要交给市场和时间去消化。
“培训市场的供需失衡主要是政策收严以后导致的短期波动,市场规范化以后,会源源不断有产业资本进入这个火热的赛道,培训机构的数量肯定会大幅上升。头部机构也在不断地下沉市场开分校,各地也有龙头机构依靠本地特色做大做强,市场会重回一个动态平衡。有些品牌连锁机构因为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提高学费也是家长可以接受的,这些都交给市场和时间去消化就好。” 夏嘉南表示。
相关推荐:
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 “回头看”通知
北京再次集中检查校外培训机构,52家违规被查
整改校外培训机构,只是减负道路上的一步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