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贪腐现象解读,维修服务环节出了大问题
处在风口上的 共享单车 ,又被推上了舆论浪尖。在一轮一轮的大额融资背后,企业管理上的问题被暴露出来。
近日,有 ofo 内部员工在 脉脉 平台自爆公司 贪腐 现象,并对诱发该现象的管理混乱进行了严厉批判。据爆料,ofo区域运营利用了小黄车损坏率居高不下,维修师傅招聘缺口变大这一“有利条件”,虚报修车工人数并将这部分多出的工资揣入腰包。一个区域运营一个月可以贪几万,一个学校的运营都能贪几万十几万的。
随后,这一事件被媒体广泛解读,认为共享单车企业管理混乱,运营成本高,甚至被严重进行推测其商业模式能否坚持。
5月10日下午,ofo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布针对该事件的声明。声明中,ofo认为,该匿名社交平台上的所谓爆料,由于“语焉不详、身份不详”,并且“带有明显的个人情绪,缺乏具体时间、地点、人物的话语宣泄”,因此“无法作为反贪腐工作的证据”。 ofo在声明中强调,ofo对贪腐零容忍,一旦查实绝不姑息,将公平、公正的处理所有贪腐事件。
其实,不用有“内部人”爆料,我们就可以认定,这样的共享单车行业一定会存在比较严重的管理问题,而且主要环节会是在维修服务方面。
曾有多家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区一处共享单车的维修点,4000多辆被损坏的共享单车聚集在一起,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班加点修理被损坏的小黄车。有修车师傅坦言,每天工作时间很长,甚至顾不上回家,吃午饭只得在维修点简单充饥。现在,每天能修车近100辆,可这种速度仍然无法赶上车被损坏的速度。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被送来、堆积。很多本来是在城市中的维修点,因为送来的坏车越来越多,只能被搬运到近郊……
第一,共享单车行业主要管理人员都来自互联网领域,大多数人有与资本打交道的能力,也能够在发布会上口若悬河,但普遍都缺乏实体经济的管理经验,对于共享单车这样的人员密集型行业,管理起来一定是力不从心的,也可以说根本就管理不了。
第二,共享单车行业的人员已经越来越多,如果按照万辆车配50人的比例,这些共享的单车公司将和快递公司一样背上巨大的管理包袱,如此发展迅速,没有任何行业经验,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媒体报道,有维修师傅讲,平时我们进行维护的时候每天大概走2万步,今天擦了一整天车,回去看了一眼微信运动,居然走了4万多步。”许星说,这一整天下来,要把每个细节都要擦拭到位,包括车锁的二维码和车脚蹬子,一共擦了将近200辆车子。这样的工作确实不好评估,也存在更多的管理漏洞。
第三,共享单车公司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维修作业,而维修人员的管理是世界性难题,工作绩效不好考核,维修程度难以准确量化评估,共享单车存放在各处,难以进行工作监督,再加上粗放式的理想化管理模式,其中存在“贪腐”几乎是板上钉钉。
当然,我们仍然可以确定,绝对不会是仅有ofo一家共享单车公司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他共享单车公司的问题也不会小,大家都是五十步笑百步。
从本质上看,共享单车只是自行车租赁的互联网工具应用,所有自行车租赁行业的弊端都会继承下来,而且还会添加上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共享单车公司用最高级别的重视来对待。否则,跑冒滴漏都可以让共享单车行业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