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大难”到“精而美”,互联网如何革了家装的命?
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家装”,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热门话题:“关于家里装修,你最后悔的事情有哪些?”有一个高票答主的开场白是这样的:“结婚后,我一共哭过两次,一次是在婚礼现场喜极而泣,还有一次,是在装修工地流下的辛酸泪”。
装修催人成长的程度堪比一脚踏进婚姻。之所以会后悔、会流泪、会成长,无非是因为装修太麻烦、吃不透。于是,当互联网这一去中介化的连接工具一出现,就在消除 家装行业 的信息不确定性上被寄予厚望。
当然,互联网对家装行业的重塑不止是“信息对称”那么简单。最近,由碧桂园孵化的面向新中产的 互联网家装 品牌橙家计划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标准化+ 微定制 ”的互联网家装产品,并且和网易严选推出了联名软装套餐。短短几年,互联网正在从营销获客的工具,逐渐变成家居行业的颠覆性力量。
史前时代:“大锤80,小锤40”
2005年春晚上,黄宏和巩汉林演了个有关于装修的小品,晚会结束后,黄宏的那句“大锤80,小锤40”的流传程度,不亚于当年火遍大街小巷的《老鼠爱大米》。
在国内,像黄宏这种随意要价、不够专业的“装修游击队”非常普遍,长久以来,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劣币驱逐良币,导致整体缺乏信任。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数据,虽然2016年建筑装饰装修全行业的企业数量高达13.2万多家,但传统家装龙头企业东易日盛2016年全年营收约30亿,仅仅占整个家装市场的0.2%。
如果站在用户的角度,装修可以说是家庭消费中最复杂的产品之一。从设计、报价到购买建材、从施工到安装到验收,流程又多周期又长。之前吴晓波曾经做过一期名为“把装修做成外卖,你买单吗?”的节目,他吐槽说:“你在中国,要洞察人心,要考验夫妻的感情,你要了解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只要装修一套房子就行了。”
这么一个缺乏信任、费心劳力的烂摊子,在2015年却因为“千军万马闹家装”而再次热闹起来。这一年,也被称为互联网家装元年。互联网系的阿里推出极有家;房地产系的万科联合链家推出万链,碧桂园也孵化出面向新中产的互联网家装品牌橙家;此外还涌现了包括装小蜜、蘑菇装修等一众垂直家装企业。
“互联网+家装”一时风光无两,那么它到底为家装“+”了什么?
1.0时代:宣传营销,线上拉客
互联网+家装,“+”的主要是两方面,流程和获客方式。 前者是通过去中心化和分工实现流程的标准化,也就是所谓的“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比如设计师只干设计师的事,不插手、不捆绑主材销售;又比如从工厂到业主只经过平台,而不是以前的层层加价……
这个时候,互联网家装的基本的思路是先标准化产品、标准化服务、信息化供应链,然后规模化复制。一系列X99/㎡、X88/㎡的标准化产品相继推出,不过,这个价位对部分互联网企业来说基本上是在做公益。
但是背靠传统地产企业的互联网家装品牌不同,例如脱胎于碧桂园的橙家就天然获得了供应链上的价格优势和成熟的施工经验,以至于688元/㎡的价格基础上还能获得利润。
另外,互联网作为极其便利的线上工具,大大降低了网络营销中的获客成本。事实上,早期的互联网家装干得最好的事儿就是减轻企业的运营压力。如果互联网营销经营得当,在网络上获得一个意向性订单客户仅需要花费100元,但传统家装获得一个到店客户的成本要高达800-1000元。
这一阶段,家装企业的重点在线上宣传营销和客源引流上,线上线下场景并未打通,而且,不少打着低成本短工期口号的企业对供应链和线下施工疏于管控,用户体验不升反降,行业信任风雨飘摇。以至于有很多业内人士说,互联网对家装的改变不仅远谈不上颠覆,甚至从根本上就是一个伪命题。
不过换个角度看,遭受到这样的质疑,也意味着这一领域的变革性的力量还未出现。2016年,包括宜家家装、宅师傅等一系列企业纷纷倒闭,互联网家装行业也迈入了调整升级的新阶段
2.0时代:标准落地、个性扬帆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家居消费群体中,20-40岁的中青年占比高达79%,是毋庸置疑的家居消费主力军。在他们中,不得不提的是浸润在 消费升级 大潮下的新中产们,他们不太可能像以巩汉林为代表的父辈一样,买个螺丝钉都要打车来回、亲力亲为,而是更倾向于提出个性化的要求,在确定价格和工期的情况下全部丢给家装公司。
这就牵涉到家装行业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个性化还是标准化?这个问题不需要做出一个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 事实上,标准化是手段,个性化是目标和结果,只有基于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的实现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和体验。
橙家在最近的发布会上透露的“标准化+微定制”其实就是对上述问题的回应。所谓标准化,是指在流程最复杂、难度最大的硬装上的标准化,这样能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成本,方便后期维修,比如泥水工程统一设置水电路标识,又比如水电工程环节上的线管分色……
而微定制更多回应的是新消费主体对个性软装的需求,只需更换家装产品的某些元素,就能够受个性化的产品体验。
线下回归、场景做重
不同的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也有所不同。随时随性的“场景触发式”消费的力量不容忽视。 在互联网时代,一直处于被征服、被跨越地位的实体空间和场景,开始跃升到“人、货、场”这三大零售支柱中的重要一边。
对于重视体验的家装行业来说,线下门店是必不可少的获客渠道。以宜家为代表的家装体验店的面积一般在几千平米以上,大多布局在偏远的地区。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线下体验店直接开在了城市中心的商场里。
网易严选亚朵酒店、严选HOME、小米的小米之家,橙家甚至直接把50家超级体验店直接开在了一二线城市的shoppingmall里。最近橙家还联合网易严选在宁波落地严选HOME体验区,并且推出了联名软装产品套餐。
对于橙家和网易严选这种兜售生活方式的企业来说,把占地面积不小的体验馆开在购物中心虽然成本很高,但人流聚集效应强,能够最方便的触达都市白领和中产这一目标客户群体,让消费者在高频场景中形成品牌认知。
未来:信息化、高效率
站在企业角度,如果说互联网家装1.0时代,网络主要是用来营销获客,那么在2.0时代和未来,互联网将对整个家装行业进行彻底的流程再造,而这一步,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大幅度应用。
在设计环节,通过云设计系统有效提升设计效率,同时覆盖设计、施工、选材等环节。用激光、VR智能测量,实现“所见即所得”,提高准确度,提升效率。在家居采购上,通过AR、VR技术可以实现家居实景摆放挑选,更进一步就能够线上线下实时定制家具。这可比AR试口红和试衣服酷多了。
在供应链环节,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利用其规模效应,简化行业链条,全流程的信息化智能调度,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在最麻烦的施工环节,目前互联网做的最多的是监理。第三方互联网监理公司和综合型的家装企业,都想要通过线上的监管,让装修变成一件不需要守在家门口、也没必要提心吊胆的事儿。比如橙家上线了工人扫码签到系统、和管家看板等一系列服务,利用技术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把控。而等到未来技术成熟,还会有云施工图系统、施工机器人之类的技术入场。
于是,在信息化系统和大数据的支持下,我们看到互联网家装的周期正在逐步缩短,效率进一步提升。通过打造全平台流程与数据闭环、前后端价值链闭环、线上线下消费与服务闭环,橙家的工期就从原来的30天优化到了如今的28天。
互联网家居的变革是伴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升级而来的,目前有几个大的趋势:一是获客方式线上线下融合,二是家装产品从标准化走向标准化基础上的个性化,三是大数据和新技术的入场。
可以想见,在这三架马车的拉动下,家装这个“老大难”也会逐渐变得“精而美”,而只有顺应了这个趋势的企业才可以“长而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