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信用“昙花一现” 或为百行征信让路?
“腾讯终于面向普通用户推出自己的信用评级啦,上 微信 就能查到自己的信用分!”
1月30日, 腾讯信用 面向全国范围开放公测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互联网圈。一时间,这款背靠微信9亿用户流量、被公认为对标阿里 芝麻信用 的第三方征信产品,吸引了无数目光。
相比于2015年便上线运营的芝麻信用,晚了三年才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公测的腾讯信用,承载了业界“后发制人”的期待。然而,仅仅一天之后,1月31日便有诸多用户反映已经无法在“腾讯信用”公众号上看到公测内容,也无法再继续查看自己的腾讯信用分及信用服务场景。
腾讯信用为何“昙花一现”?在多位专家看来,究其原因,或许症结依然在于 个人征信 试点企业的相关产品与服务与监管要求尚存差距,合规性仍待考;这样的结局,也让业界呼吁第三方个人征信领域的制度建设需要加快,只有更加清晰、透明的监管规则才能促进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腾讯信用借助微信公众号全国公测
1月30日,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腾讯信用全国范围公测通过其同名微信公众号低调上线。不过,依靠微信这一覆盖人群最广应用所自带的巨大流量,腾讯信用并不会缺少关注度。
果不其然,在腾讯信用全国公测开放的当天,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腾讯信用分,就形成了一股潮流。
法治周末记者也在当天体验了腾讯信用的服务。微信用户在关注“腾讯信用”微信公众号后,便可以在对话界面的下方看到“我要查分”的服务入口;点击进入,输入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微信或 QQ 账号绑定时预留手机号,并勾选“已阅读并同意《腾讯信用征信服务协议》”,点击“立即开通”稍等片刻,用户便能看到腾讯为自己给出的信用评分。
记者输入了自己的相关信息,进入腾讯信用服务界面,显示信用分为769分;在这个页面上,记者看到,目前,腾讯信用提供的信用服务包括微粒贷借钱、扫码乘车、分期还信用卡、超会专属福利、免押金租房、免押骑摩拜、免押金租车、手机延保等。
法治周末记者从腾讯信用方面了解到,腾讯信用是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腾讯征信推出的个人征信管理平台,腾讯信用分是基于用户在腾讯系平台的互联网历史数据,通过“履约、安全、财富、消费、社交”五大维度,运用 大数据 等先进、专业技术综合评估得出的,最低300分,最高850分。
腾讯信用方面表示,腾讯信用在人群覆盖、用户活跃及产品特点上更具优势——微信、QQ月活跃用户数均突破8亿,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及大数据优势,为用户建立基于互联网信息更全面的征信评分体系; 产品特点上,腾讯信用依托社交、支付、金融、社会等多维度数据综合评估 ,更为有效地判断出用户的还款意愿和违约几率。
而对于用户信用分数的变化,腾讯信用方面介绍,提升信用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结果,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因某种行为发生大幅度的改变;用户通过及时还信用卡、按时交纳水电煤气费、完善信用资料、绑定银行卡、热心公益事业等方式,会对个人的信用提升有一定帮助;而当用户有信用卡未按时还款、贷款违约等不良行为发生时,这些不良信息将会被记录在案,严重的将直接影响腾讯信用。
上线一天便下线 或为让步百行征信
然而,正当人们满怀期待腾讯信用会给行业和用户带来怎样变化的时候,1月31日,也就是腾讯信用全国公测上线的第二天,“腾讯信用”微信公众号上“我要查分”的服务入口便无法找到;在该微信公众号中问询为什么查不到信用分后,得到的回复是:“腾讯信用全国限时公测活动现已结束,感谢您的参与!”
腾讯信息全国公测活动如此仓促下线,有媒体报道称从接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人士处了解到,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对腾讯征信窗口指导的结果,上线一天的腾讯信用遭遇监管叫停。
零壹财经研究员孙爽 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此次腾讯信用被叫停,背后的监管因素并非无迹可寻:“不管是3年前的芝麻信用,还是上线一天即撤回的腾讯信用分,目前都存在一个硬伤,就是在未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情况下开展着征信活动,合规性存疑。”
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开展试点。
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开展,原本计划为6个月的准备期,一晃便是三年。2017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的一番表态,给第三方个人征信机构两年多的探索泼了一盆冷水——万存知表示,上述8家征信机构实际的准备工作距离目前市场的需求和监管层面的要求都存在一定的差距,“8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目前没有一家合格,在达不到监管标准的情况下不能把牌照发出去”。
“我国尚无机构获得个人征信牌照,但目前所有个人征信试点机构的工作,都是在开展征信业管理条例所定义的征信。而同样没有牌照的芝麻信用为什么没有下线,可能是因为芝麻信用已经上线了3年多。”孙爽表示。
而除了牌照的问题外,孙爽还指出,腾讯信用的下线,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刚刚获得央行受理并公示的百行征信个人征信业务即将推出,而作为其股东之一的腾讯信用可能被有关方面认为不宜单独行动。
根据央行公示的信息,百行征信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考拉征信、中智诚征信、华道征信8家市场机构共同发起组建;前述8家机构各持股8%,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百行征信是依法建立的国家基础性信用信息数据库,与央行征信中心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相互补充。
“故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只会有两家国家级核心征信机构,而上述8家试点企业将结束试点,转而成为百行征信的股东和业务支撑单位。”胡钢表示。
期待行业监管规范更加完善透明
腾讯信用此次低调上线却仍受广泛关注,在信用评级领域从业多年的王志(化名)看来,是因为“用户和行业都等了太久,终于等到了一款可以与芝麻信用一决高下的第三方信用评分体系”。
事实上,此次腾讯信用在微信上的全国公测,并不是腾讯信用的首次亮相。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8月8日微信无现金日开始之前,腾讯就开放了腾讯信用查询渠道,但当时只针对QQ超级会员,并非对所有用户开放。
而据此前媒体报道,2017年12月18日,腾讯在深圳和广州两地推出“信用分”,在深圳住房租赁平台上,用户的腾讯信用分达到650以上即可享受免押金租房,并提供违约保障,通过信用体系保证双方履约。
2018年1月11日,继开放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后,腾讯信用将江苏也纳入开放区域;时隔19天后,腾讯信用终于面向全国开放,正式公测。
只不过,腾讯信用在全国范围内公测上线一天即下线的情势,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而就在腾讯信用短暂开放的时间内,也有不少业界人士从中窥得端倪。
王志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腾讯信用如果能够正常上线推出,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多了一种选择,也能够依托微信覆盖的用户群体来进一步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提升消费者的信用意识,并且对芝麻信用造成竞争压力,防止一家独大。
然而,王志也表示,从腾讯信用此次透露的评分体系及信用服务应用场景来看,相比于芝麻信用,并未看到有太多的创新之处,甚至可以说是“高度相似”,“这也就意味着,芝麻信用评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如数据采集标准是否合理、信用评级标准是否合理、个人信息保护是否到位等问题,在腾讯信用上也同样存在”。
孙爽也认为,无论是从应用场景还是取值区间、评价维度等方面来看,芝麻信用和腾讯信用所评价得出的信用分数更像是各自集团内的会员分而不是信用评分,腾讯信用会让人“感觉自己眼前的是一个小芝麻信用”。
而这一问题,也正是此前央行对于个人征信监管时曾明确反对的:万存知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强调:“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你要做市场营销,通过这种方式无可厚非。假如你要做征信,把人画成不同的人群,分成三六九等,将来在各个方面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我觉得恐怕有问题,有歧视性……不能保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且这种做法也经不起一些理性的反思。”
胡钢认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征信业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监管机关的要求,个人征信活动应当坚持独立性、公正性和隐私性三原则。
而在孙爽看来,要想促进第三方个人征信领域的健康发展,当前急需完善制度建设,监管规则要透明化,明确告诉市场底线在哪里,什么不能做,“比如,美国就出台过公平信用报告法,凡是开展信用报告的企业都要遵守这个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