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布局加速,热潮背后有何挑战?
12月25日,宁波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宁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宁波揭牌,成为国内首家正式开业运营的 城商行 系理财子公司。12月19日,兴银理财宣布在福州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南京银行宣布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12月20日,江苏银行紧随其后获得理财子公司筹建批文。值得注意的是,同日,银保监会还批复了首家合资理财公司的设立申请。
一时之间,银行业理财子公司动作不断,新的风向显现。
按目前趋势,数量众多的城商行有望成为下一阶段设立 银行理财子公司 的主力。
今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在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银保监会按照 “成熟一家、批准一家” 的原则,有序批设理财子公司。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设立工作已开始起步。当月月初,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理财子公司先后获得银保监会批准筹建。如今,时隔不到半年,两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同时获批开业。
从国际经验来看, 银行自营业务与 资管业务 分离是通行做法。 此前,监管层相继批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设立资管子公司,商业银行成立子公司对接理财业务顺理成章。
此外,由于我国银行理财行业长期存在刚性兑付以及资金池运作等方式,在消费者教育以及风险提示等方面存在缺失。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将有助于进一步梳理银行资管业务,重新定位理财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的关系。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认为, 将银行理财业务从现有体系内剥离,可有效避免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传导至整个银行体系,在风险隔离的同时,促进理财业务回归资管业务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另外,与外资合资设立理财子公司,将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展同步,成为银行业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新模式。
今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11条最新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其中有两条与理财市场相关:一是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二是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
日前,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是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金融机构在运营理念、资产组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经验,同时发挥中方股东在渠道、客户等方面优势,进一步丰富资管市场的主体和产品,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据透露,目前,还有其他国际资管机构在和银行理财子公司进行协商,设立外资控股的理财子公司。
殷剑峰认为,可以预期的是,引进在财富管理等方面具有专长和国际影响力的外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银行理财子公司,有利于引入国际上资产管理行业先进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合规风控体系,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激发市场竞争活力,促进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但在新的行业格局之下,无论对于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抑或合资理财子公司,面对行业转型,都需要面对一些新的挑战。
1.理财子公司需破除银行固有思维,适应新的竞争格局。
就行业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大多由银行资管部门划转成立,欠缺独立化、市场化的经验,如何在新的竞争环境中适应和立足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首要问题。
招银理财董事长刘辉日前表示,银行内设部门作为理财业务的开展主体,难以突破银行本体的信贷文化;理财子公司要履行代客理财的受托职责,构筑作为投资机构的投资文化,强调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相应地,经营模式和决策流程也面临巨大的重塑压力。
一种说法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实质是银行理财从“买方”身份变为“卖方”。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近日在一份报告提到,理财业务过去作为总行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全行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同业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运营管理等前中后台业务部门资源的整合,是买方部门。理财业务公司化运营后,理财子公司与母行之间将会以更市场化的方式展开合作,母行对其保护力度减弱,逐步演变为卖方部门。这一问题背后,涉及到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运营上的思维转换。
刘辉认为,虽然各行银行理财业务基本完成了独立运作,但毕竟作为银行内设部门,倚靠银行风险管理、组织运作等体系,与公司化运作尚有本质差别,理财子公司要实现业务剥离、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必须开展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包括补充人力资源、调整组织架构、完善制度流程、提升管理精细度、搭建公司治理结构等。此外,作为独立法人部门,理财子公司既与表内业务隔离又保持战略协同,利益分配机制、责权利关系如何设计都需要仔细斟酌。
就城商行等中小银行而言,首先需要解决资本压力。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理财子公司资本金需一次性缴齐且不低于10亿元,此外,由于净值型产品对产品研发、管理和销售的要求相比银行理财产品更高,这也构成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障碍。如果成立理财子公司,中小银行不仅需要强化资本厚度,还更加注重产品创新与服务,避免在行业转型与竞争中被边缘化。
2.行业转型需平稳推进,投研、风控是理财子公司命门。
随着近两年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的落地,打破刚性兑付、产品净值化已经成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按照此前的要求,保本型理财产品将在2020年底前逐步退出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是24.3万亿元,运行总体平稳,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符合新规方向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力度不断加大。但在理财子公司的成立过程中,银行仍有大量工作需要推进。
由于当前银行业仍有大量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银行业在理财业务的存量处置过程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市场上不断传出关于资管新规与理财新规过渡期将延长的消息。日前,银保监会在通气会上表示,已经注意到相关问题,正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是否对相关政策进行小幅、适度调整。
有资深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凭借其与母公司的关系,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但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向净值化转型,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将加大,产品净值波动性也必将大于目前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目前的客户对净值化产品的接受程度尚待检验。
该人士指出,由于上市股权资产价格波动性较大,可以预计银行理财子公司将主要布局固定收益类产品。因此,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能否吸纳稳定客户群和保证负债端稳定,将考验银行理财子公司资产端尤其是对固收类产品的投研、风控能力。
殷剑峰指出,面对转型,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早做准备:一方面加强投研能力,设计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宣传教育及风险提示,做好新老产品的平稳交替。此外,无论在资金端还是资产端,智能投顾、智能获客以及智能风控的应用意义重大,理财子公司业务要突出重围,必须重视 金融科技 的重要性。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