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李克强:智能网联汽车系统五大基础平台及其构建对策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清华大学李克强:智能网联汽车系统五大基础平台及其构建对策

【编者按】当前,自动驾驶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快节奏的技术变革需要良好的环境支持。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打造GIV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品牌活动。         

第二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GIV2019)于9月21日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召开。GIV2019以“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场景应用”为大会主题,包含一场高层论坛、两场主题峰会,分别为“自动驾驶前沿技术峰会”和“打造自动驾驶产业体系峰会”。                     

亿欧汽车作为本次大会的合作媒体,与大家第一时间分享精彩内容。


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其主要观点如下:

1、 智能网联 汽车是一种新产品、新模式和新生态,对所有的企业我认为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2、智能汽车大力发展趋势下,汽车产品的安全问题,包括提到的各种功能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发展需要的聚焦点。

3、自动驾驶时代,特别是到了智能时代,本地属性要求更加强烈。并且一定需要一种新的产业链模式,一个新形式的企业需要诞生。

以下为李克强演讲实录(有删减):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智能汽车领域的同仁,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参加本次研讨会,也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作为清华大学以及国家 智能网联汽车 创新中心的代表,就我们对智能汽车发展的一些认识以及一些实践同各位交流。我们今天交流的内容是“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五大技术平台及其构建对策”。

新一代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刚刚刘院士已经介绍,在我们智能汽车发展过程当中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势, 就是自主式的自动驾驶和网联汽车这样两者的结合,所形成的我们称之为ICV或CAV的一种新的形式 。今天我们来了很多汽车企业的代表,汽车企业现在也都在做自动驾驶,也都有产品,我想迄今为止大家推出来的产品还是分开的: 辅助驾驶是辅助驾驶、车联网是车联网,两者结合对所有的汽车企业,包括新兴的企业都是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两者结合形成的我们称之为智能网联汽车,这是一种新的产品。因为这样一个新的产品,研发模式、开发模式一定会发生改变,随之而来的应用场景,包括一些增值服务等等也会改变。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种新产品、新模式和新生态,对所有的企业我认为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在很热:

第一,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在全球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汽车智能化这个方向是不是百分之百的自动驾驶、是不是高度自动驾驶不重要,但是在现有汽车上面,通过新一代的移动互联技术,让它很好的具有基于连接方式的自动化,这一定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在国际上仍然是方兴未艾, 当然我们研究的主体可能不仅仅是我们传统的汽车,我想也不仅仅是我们的互联网企业、ICT企业,大家都有可能,可能两类企业融合的企业生态,会是很好的发展模式。

但毕竟汽车首先还是汽车,不管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最终还是汽车,汽车是一个具有强社会属性的产品,它的安全、监管是需要亟待加强的。

发展趋势大家已经看到,如果从汽车企业的角度来看,辅助驾驶已经突破,正在聚焦有条件自动驾驶,但是真正意义上在各种工况、各种条件下的高自动驾驶应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 对于高度的自动驾驶,如果能讲一些特定的场景,比如代客泊车,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场景,仍然是一个汽车量产化产品的竞争点。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种新的产品形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生态,所以跟我们传统汽车不一样, 智能汽车的发展跟我们过去的汽车发展模式不一样, 也可能会从出行服务的角度来推进这样的发展,国际上一系列的企业,不管是传统的汽车企业还是ICT企业也都正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刚刚讲到,如果一定要强调智能网联汽车,要强调网联式,我认为中国有条件可能会走这条路,我也认为这是国际上发展的趋势,在新一轮基于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包括大数据、云、AI,已经进入这个领域,可能对产品发展和开发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汽车产品的安全问题,包括提到的各种功能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发展需要的聚焦点。

还有一大趋势,由于这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所以 真正推动这个产品的产业化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业内合作、跨界协同,这是必然趋势。 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看,比如说现在推动的日本国家项目里有一个我认为比较成功的项目——动态基础地图平台,充分将应用层、基础层分离,基础层是需要协同的方式来产业化的。

从国际发展动态再来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一些新的特点、新的要求。

首先,先不谈网联汽车,就只谈自动驾驶汽车,纯粹自主式的自动驾驶汽车,跟传统汽车不一样,非常强调本地属性。大家知道,传统的我们国外汽车公司的车到中国来,一定要做本地化,到了自动驾驶时代,特别是到了智能时代, 本地属性要求更加强烈 ,换句话说,将来的自动驾驶产品一定有美国工况的自动驾驶产品、有日本本地属性的自动驾驶产品,当然也有属于中国本地属性的这样一种自动驾驶产品,所以我们对适应中国本地属性的产品取了一个名字叫“中国方案的自动驾驶”。

理由是:第一,我们的自动驾驶,如果还要加“网联式”的话,首先要适应中国的基础设施,包括中国的道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我们的地图、我们的定位、我们的通信,这些完全是有本地属性的。第二,如果未来的自动驾驶要采用联网式,我说的自动驾驶分级不是说百分之百的高度自动驾驶,联网自动驾驶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万物相联就会有一个管理的平台、一个运行的平台,所以未来,一定会有一个联网的运行平台,这个平台肯定是在中国,在中国就有中国联网运营的标准。在这样一种中国的基础设施、中国的联网方式情况下,未来的汽车产品、产品的架构会发生改变。至少目前的电子电气架构会发生改变,一个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发生改变了,当然就是一种新的标准的车辆,未来特别强调电子电气,包括信息的车载架构。

所以围绕这三个未来是本地属性的标准、本地属性的方案,自然会有面向中国方案的自动驾驶。未来如果是要采取联网的方式,车辆是运行在智能的基础设施上,有一个运营的平台,要满足信息安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种新的产品形态,从产品架构到运营、到未来的增值模式全部发生改变。

我们谈未来中国要真正推动自动驾驶,特别是推动网联式自动驾驶产业化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种方案,围绕着这个方案未来的产品形态发生改变。这个产品形态里面就有五个基础平台:云控基础平台、高精度动态地图基础平台、车载终端基础平台、计算基础平台、信息安全基础平台。所以可以看到这五大平台是新一代汽车产品进入智能网联时代后新的零部件、新的关键重要部件。 传统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是发动机、动力系统、驱动系统、操控系统、制动系统、行驶系统,在智能网联时代,在这样一些系统上面还有这五大技术平台。 这五大技术平台是基础部件、是产品,怎么把这个产品开发出来、生产出来,怎么使用,这是我们在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化必须思考的、必须推动的完整的功能。

举例说明,现在大家正在思考的,国内外热点的未来汽车驾驶脑、新一代控制系统,未来的大脑大家知道是这样的形式。刚刚讲未来的产品是连接式的、网联式的,这样一种平台是基于端管云分布,大家看这上面,我们任何一个平台,车和车连、车和人连、车和云连,本身这个基础平台,不是现在的产品,一定是改变了的产品,而这个改变的产品只靠一家不行,这是协同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础设施由于这样连接以后产品形态会对产业链发生影响。 传统的产业形式,二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再到主机厂。智能网联时代,假设要开发控制器,我们想中间多了三大块,大家说我们要AI,要把AI应用加速等等,过去传统汽车,Tier1不擅长的东西可以去购买。第二,刚刚讲要连接,连接就有信息交互、就有数据交互,这时候就不是我们传统的机械制造产品、不是机械电子的一级供应商能够把握的,必须去跟信息、去跟通信交涉,去谈合作、谈协同,不是一家能主宰的,有数据的交互,你才可以做到。

另外一方面,可能大家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产品如果涉及到一个大的复杂系统的时候,有信息安全问题,当然刚才讲到,未来我们这个产品是需要信息基础设施的,是需要高精度地图基础设施的,大家知道在中国的法律,基础的地图是国家要监控的。所以大家看,这三块任务是智能网联时代、自动驾驶时代一个新的要素。要开发一个控制器必须把这三块加上去,而这三块新的任务靠一家企业不行,甚至靠现有的一个产业都不行, 一定是需要一种新的产业链模式,一个新形式的企业需要诞生。

这个企业按照传统,中国的央企就可以了,但我们希望不是央企,我们希望是混合所有制。所以这样一种企业能够获得政府的许可,又涉及国家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这是中国的法律所决定的,另外,信息安全是世界各国的法律都确定靠一个私人企业是不行的,涉及到跨界的领域,所以我们称之为一种新的企业形态诞生,我们称之为1.5级供应商诞生。这样的供应商诞生我们认为满足三大条件,第一是政府认可的,第二一定是有水平的能得到行业认同的,三个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企业,也是高科技企业,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突破,当然我们希望是市场化模式,不完全是过去的国营企业,我们希望一种混合创新模式诞生。

可以看见,在智能网联时代,刚才提到的五大新的产品、汽车的关键部件, 要这种关键部件开发出来是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我们称之为1.5级供应商会诞生。 这个1.5级供应商不是常规的普通的企业做,当然也不希望是完全的国有企业做,我们希望是一种创新的模式。所以现在国家创新中心,希望能够推动组建,能够在行业里面形成共识,推进这样一种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出现,来做这样一个基础平台。

当然这种平台公司的出现是有清晰的商业模式的。大家看到,复杂的IT系统都讲,人力部分需要协同的、应用的部分需要竞争,所以未来在Tier1和Tier2之间有一种新的平台公司诞生,这个平台公司它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做这个产业的基础共性。我经常举例,就像是这个城市里边的比如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城市开饭馆的、办工厂的没有必要每家自己建煤气公司、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过去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政府建,现在希望有代表性的企业合作建,这样一种基础平台性的协同支撑,并没有影响产业链的竞争,该竞争的二级供应商、该竞争的一级供应商、该竞争的主机厂仍然去竞争,1.5级供应商对他们很好的支撑和完善。

我们提到这样一个基础平台,当然地图,刚才刘院士提到的基础动态地区,仍然是这种模式。日本有成功的案例,日本这三张图就是日本DMP的思路,大家合起来去扫一个静态的。更重要的,地图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我们BAT都很自豪,说我们都扫完了,实际没扫完,高精度概念不是现在大家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地图的动态,各个企业的动态数据、速度数据、位置数据,怎么做动态的交互,这是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地图公司做不到的。一汽的数据一定不会通过哪家地图公司给东风、给上汽。基础平台公司只做底层,中间层,做非竞争层,把竞争层腾出来。所以我们认为未来五大基础平台思路就源于这个地方,动态地图,实际上也包括现在谈到的云控,当然云控我们认为未来是中国的方案、中国的特点。

所以这上面,云系统大家知道,信息物理系统,我们通过高精度的,通过实时的通信,把我们的车辆一直联到云端,通过云端我们可以做一系列的分析判断,最后能够对我们物理端进行干涉,形成这样的系统,我们称之为云控系统。但是大家看到,实际上就是云平台,为什么我非要加云控平台?因为现在大家的云平台全是服务平台,而我现在想提的,我的云平台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可以对车辆进行协同的感知、协同决策、协同控制,是真正意义上信息、物理融为一体,我的云平台不在云端决策、云端控制,是云端、车端协同,当然有边缘云、区域云、中心云等在干预。这样我们谈到云控平台同样可以分成两层,基础层就是我们谈的云控基础平台,做标准化的互联互通、做共性技术、共性模块的支撑。应用生态是竞争的,实现这样一种云控平台,我们认为云控基础平台也可以通过刚才说的这样一种模式。这是云控基础平台的作用,它的功能可以看见,过去大家都是分开的,通过这个基础平台可以把不标准的数据尽量做标准化的处理、做基础共性的处理、标准化的输出,再让各家去竞争,这也是他的商业模式。我们各家的云平台,不管什么云,都是各家自己建基础,IaaS、PaaS、SaaS。因为是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用这样一种模式可以看见,如果我们有云控基础平台,提高各家的效率了,该监管也监管了、该提高效率也提高效率,同样是支撑了竞争,没有说妨碍竞争,高效的竞争,这是它的商业模式。

包括我们提到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和车载终端平台,都能够以这样一种定位和这样一种协同的开发模式来推进这个社会有效的、合理的市场化竞争。这五大基础平台我们认为将来对产业会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以国家的发展战略、行业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真正企业所需求、真正企业所使用为支撑,完成这五大平台,再协同。

最后讲一下建议。 我们刚刚提到这样五大基础平台,首先涉及到战略基础设施,是既有社会属性、又有市场化竞争支撑的这样一个平台,对它要进行研发、要进行产业化、要进行应用,我想是需要凝聚共识的、是需要顶层设计的。 当然这样的平台开发,需要聚集资源、融合创新,我们还需要跨界人员来组建运营这样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开发出产品的时候,同样需要市场驱动、需要协同发展,当然是复杂系统,需要做示范应用、需要建立全社会生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产业化。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