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这么火,投资人真得谨慎些
渐入盛夏,不但天气越来越热,“ 新零售 ”的热度也在持续上升。继“超市餐饮化”之后,“无人零售”接棒,成为新一轮的风口浪尖,当前的代表就是“ 无人便利店 ”。
Amazon Go、 缤果盒子 、TakeGo、淘咖啡等纷至沓来,传统零售商、电商、设备商、咨询商等纷纷参与其中。追捧者不在少数,而唱衰者也大有人在,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热点?
起源
“无人便利店”的起源点,是自动贩售机。 而自动贩售机的加速发展,则要感谢大型卖场。 在欧洲以及日韩,大型零售业的营业时间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在夜间及周日绝大多数大卖场是关门的。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政府保障工人的合法休息;
2、政府保障零售小业者(主要为夫妻老婆店)的利益;
3、夜晚及假日加班工资超高。
这三种因素导致大卖场开始推行在晚上关店以后在卖场门外、停车场放置自动贩售机进行补充型销售。同时在机场、地铁站、医院等高人流量高租金的地点,也会发现大量的自动贩售机。
目前,在中国自动贩售机的数量约为200余万台(或许更多),而在弹丸之地的日本,这个数字是大于500万。
现状
“无人便利店”最想要抓住的“痛点”——“有人零售”日益高涨的人工成本和店面租金。
大家的观点是:人工成本的上涨是无止境的,而无人技术的成本会越来越低,最终会达到整体成本低于“有人零售”。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以现在超火的“XX”盒子为例做个简单的对比:
一个20平左右的“XX”盒子,投入据估算大概在10万-15万左右,则每平米的投入为5000-7500元,后台及运维等成本未计入;而其主要的竞争对手—夫妻老婆店,假设店面面积为50平,其开店成本约为5万元,每平米的投入为1000元,实际情况是日销2000左右即可保本,且他们是没有工资的。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XX”盒子需要一个很惊人的销售和毛利才能在盈利模式上超过夫妻老婆店。而目前测试期的结果据说是:客单15元,日来客量100人左右(当然,据其创始人号称:300元的日销即可盈利,十几个月就能回收成本。我数学不好,实在不知这账是怎么算的)。
除开店面投入,实际上无人便利店还面临着多种“看不见”的成本,比如:
1、租金成本
2、供应链建设成本
3、后台高度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及管理成本摊销
4、补货及理货成本(夫妻老婆店由供应商送货、自己理货,零成本)
5、后期运营及维护成本
……
大家都说人工贵、租金贵,日本的人工比中国的人工贵5-7倍。
为什么无人便利店在便利店完全普及的日本没有蓬勃发展,反倒是全世界最大的“有人便利店”系统都在中国产生呢?如果按用户需求推倒成本优化升级方案,理应是便利店需求第一大国最先有“无人便利店”的需求,从有人便利店——自动售货机——无人便利店。
所以,从中国这拨无人便利店的热潮来看,更多不是真实需求激发出来的产物,而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在自以为是的、以理论上存在的市场机遇加资本催化的产物。
仅论当下,无人便利店在成本控制上,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以目前展现出来的形态来看,尚不足以在成本上获得优势,还需要一场大的技术革命。
存在的意义
那么,无人便利店有存在的意义吗?
个人认为,无人便利店是否有发展空间,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精确定位自己的零售类型及呈现形态,不要“越界”。
1、大卖场是周期购(多品种、大批量生活采购)
2、社区超市是每天购(生鲜)
3、便利店是即时购(鲜食、生活服务)
4、快餐饮是定时购(中晚餐高峰)
而无人便利店,则还是需要定位在补充型零售上。在特定的地点(面积小、租金高、人流大)和时间(假日及夜晚),补充型零售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目前我们看到的无人便利店店,充其量是一个“延伸扩大”版的自动贩售机,但在成本和效率上却大大低于其“原始形态”——自动贩售机。
风险:无人便利店,入市须谨慎!
现代便利店是人与人沟通的一个热络站点,温情是其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买卖服务,自动贩售机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现代便利店自身的文化和内涵以及所提供的温馨服务,才是与夫妻老婆店相比最大的优势。而这一种典型的竞争优势,恰恰是由人提供的,而不是无人化。
无人便利店能做到的目前看来仅仅是“无人收银+少人理货”而已,而且我们万万没想到,一个简单的“高温”就把“XX”盒子给打败了。更不用说更为复杂的偷盗、流浪汉、老鼠、蟑螂以及其他现场管理问题了。
最后就商业规律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效率问题。而目前看来,尚无法在投资、成本、销售产出这几个方面找到无人便利店的突破点。
在当下的各种资本力量的热炒下,无人便利店拉动了各个利益相关板块股票的价格。对于真正便利店从业者以及想投身无人便利店行业的朋友们,老万劝大家一定要谨慎。也请资本界的朋友注意:风投不是“疯投”。
“无人模式”的正确打开方式
无人模式,目前来说我认为分成两块:
一种是纯无人。
无人照看,无人收银、无人理货模式(从进门到选购、结账、出门都没有服务员来完成)。
另一种是有人便利店/零售店的无人收银模式。
这种模式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是利用无人收银在高峰时段能解决拥堵。
比如日本的7-11,正在大力推行有人店的部分无人收银;美国沃尔玛补充无人收银线成为其门店标配。
如果真的做“无人收银”,到目前为止,我认为真正更有效率的是自动贩售机,而不是无人店。
根据中国市场目前的实际情况,自动贩售机应该是最切合实际的。在我看来,自动盒饭机、自动饮料机、自动成人用品售卖机等远远比“淘咖啡”来的灵活和实用,而且投入产出比高。
设备租用面积仅2平米左右,而实际应用面积可以达到周围10平米(因为贩卖机旁边的街道不算面积),保温(高温、常温、冷藏多种组合)、防盗技术也非常成熟,在日常运维上更是已经达到了“傻瓜”模式。在2012至2016年间,国内自动贩售机保有量翻了近4倍,年平均增长率在25%以上,并仍保持上升态势,超过绝大部分零售业态,个人觉得仍然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另外,在有人零售店中对部分商品施行无人收银,也是可行的。在高峰时段,对标准化商品(不用加热、不用煎炸煮炒的)采用无人收银通道,可以在高峰时段加快客流效率。
争鸣
还有一些观点:
A、某行业分析师认为:成本优劣完全不是无人便利店的核心,其本质在于场景消费的全面数据化,让这些无人应用发展成为零售企业的基础设施,像水、电、煤一样。由此最终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这才是互联网公司推广的本意。
对于此观点,罗森中国副总裁张晟认为: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便利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易发现、易进入、易选择、易购买。
现在的无人便利店几乎都集中在易选择、易购买上做功夫,但无论“XX”盒子还是淘咖啡都在易理解和易进入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无人便利店不是开门迎客所以易理解上难以解决;无人便利店进入需要身份识别,或是登录APP所以在易进入上面已是巨大短板。
如果一个便利店不易被人理解和不易进入,同时投入成本相对也较高,也没有温馨周到的服务体验,它如何能够吸引顾客的到来,又如何能收集到足够多有价值的样本来用于全面数据化,反向降低成本与效率提升呢?
B、有人认为阿里的“淘咖啡”代表未来无人零售的发展趋势。
从 阿里巴巴 集团CEO张勇的回答:
整个数字平台、技术平台、支付、账号、人脸识别技术、语音交互技术,所有的东西应该是一个基础能力,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服务所有会开咖啡店的人,任他很容易开一个店起来。
可以看出,阿里的确是想在这线上线下商业零售王国中提供水、电、煤。
但他们所提供的这样一系列技术,更适合服务型高附加值行业:例如在酒店业,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大幅度简化前台入住登记流程,提升CHECK-IN效率,甚至无人前台+智能识别入住;又比如在旅游业,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可以在行程咨询问答及自助旅游方面大显身手。在附加值极低的售卖标准品的门店去大面积使用这些技术,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与“入不敷出”。
C、无人便利店会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下迎来需求的爆发。
好邻居董事总经理陶冶是这么看的:
日本的无人售货机,是在便利店完成普及以后的成本优化升级方案。而现在中国便利店的问题,总体来说是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需求不足。 中国便利店眼下升级更应解决的问题:
1、顾客愿意到便利店来买,而不是小卖部;2、顾客愿意在便利店承担稍微高一点的价格,买那些之前不怎么买的商品,比如快餐、咖啡等等,这些靠无人都解决不了。日本无人售货机的销售品类也还是集中在很简单的需求方面,比如饮料和个别休闲小食品。中国无人售货机真正爆发,要等便利店需求进一步成熟度竞争更激烈以后。
国内现阶段便利店业态的发展程度,证明国民收入还不足以支撑无人便利店这种高投入的发展。
结语
综上,以目前无人便利店在中国所展现出的形态,暂时还看不出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无人便利店取代有人便利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即使真的要无人,以下两点或是可行的:
1、有人店里的部分无人收银;
2、效率更高的自动贩售机作为有人零售的补充。
因为在顾客需求一致的时候,效率才是第一位的!
零售要做有温度的零售,无人的发展要注重机器对人的感知,最重要的是不要违背社会学、消费心理学、行为学的基本规律!跟风可以,但不要“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