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让女性乘客提前下线?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滴滴顺风车,让女性乘客提前下线?

【编者按】发生两次恶性事件后, 滴滴 下架了其 顺风车 业务,经过不断调整,滴滴顺风车从内到外进行了整改,一年后,滴滴试探性的上线了顺风车业务,却又因为限制女生乘车时间,引来争议?

本文首发于BusinessCars,作者曹旻希;由亿欧编辑,仅供行业人士参考。


小底是一名资深的顺风车用户,在滴滴顺风车还没下线时,几乎每次出差去上海浦东机场乘坐飞机时,她都会选择使用该业务。

等待了448天之后,滴滴顺风车回来了。

在这期间,其实顺风车业务受到了公众质疑等多番波折后,她仍然并未选择停用这一乘坐方式,并转投了滴答出行、哈啰出行等顺风车平台,她说,“顺风车确实比快车、出租车都更实惠。”

但在滴滴顺风车回归后,她一开始并没有准备重新选择滴滴这项重新回归的业务。原因只因为在滴滴用了最大努力发布的这份顺风车回归宣言中,将女性乘客出行的时间与男性乘客相比,缩短了整整三个小时。

就在发布试运营上线规则一天后,滴滴顺风车表示,在听取各方意见后,为确保试行产品服务的安全性,对所有顺风车用户提供服务的时间均调整为5:00-20:00。

先不说初次回归是否面临歧视女性等问题,用滴滴自己的话说,在“历经上线435天努力,迭代了18个版本,进行了330项功能优化,收到了30万条用户建议,最终决定怀着敬畏之心继续向前”的业务,竟在一天之后就被推倒重来。

对女性该有限制吗?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四百多天里,安全一直是滴滴面前的一道难关,特别是针对女性乘客的安全问题是滴滴顺风车能否回归的第一要素。所以这次试运营期间之初,滴滴顺风车拿出了包括调整女性使用顺风车时间在5:00-20:00之间的方案。

但多数人看来,滴滴顺风车针对女性出行时间一项做出调整并不合理,“一个致力于改变人类出行的APP,要靠这种方式来保证女乘客的安全,就存在着极大地问题。”

显然,由于女性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决定其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受到特殊的保护。但用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观点来看,例如“女性专用”这样的词汇应该谨慎使用。

从现在来看,滴滴的确是在没有找到最佳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或者说对目前的措施并无十足信心把握之下推出的一种权宜之计。

譬如针对初次方案中的时间调整,虽然“技术流”认为,女性受到侵害的几率确实更高,滴滴顺风车也在调整方案中写到20:00-23:00、23:00-5:00两个时间段涉嫌投诉比例较高。但事实证明,男性司机对女乘客实施侵害犯罪并不是只会选择在晚上。去年江苏乐清20岁女孩在使用滴滴顺风车被害一事,就发生在下午两点左右。当然,也有乘客提出,“为什么要区别对待,男性乘客就不用注意安全了么,抢劫杀人绑架这类事件并不只针对女性。”

另外,如果有女性乘客在规定时间段外乘坐滴滴顺风车,出现事故的话,滴滴是否以乘客不遵守运营规则为由而推卸责任等,也将成为滴滴限制女性使用时间而衍生的问题。所以目前普遍观点仍认为,滴滴继续加大对平台以及司机的管理,保障每一个乘客的安全才是重点,“而不是在性别方面有所区别对待”。

虽然在未能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就公布方案,这一方式值得商榷,但也不能全然否定滴滴在安全方面做出的各项努力。也有不少乘客对滴滴的规定表示理解,认为此次滴滴新出台的一些举措对保障乘客出行安全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包括此前滴滴媒体开放日上,滴滴顺风车公开的女性专属保护计划。在滴滴看来,包含行前防挑单模式、全程女性专属安全助手,及特殊场景保护升级三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护女性乘客的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在最新产品方案中,针对用户反馈提及较多的希望平台对车主进行信用审核、保障司乘双方平等利益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回复,方案称将引入失信人筛查,积极探索与第三方信用产品合作方式;将信任值升级为行为分,进一步提升用户准入门槛等,也是滴滴为了解决目前面对的安全问题所做出的调整。

今年10月底,滴滴官方公布了安全整改进展,称自去年9月4日启动安全自查、整改以来,在主管部门指导帮助下,目前限时整改项全部完成。滴滴还特别提及外界关注的各项安全数据:涉性案件方面,今年上半年滴滴 网约车 涉性类犯罪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七成;警企合作方面,98%的调取证据工单都在10分钟内完成,平台上的案件破案率保持10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长远来看,滴滴只能继续完善对于用户的安全保护,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司乘关系冲突的问题。同时对于顺风车的安全问题,绝非平台一家可以解决,而是需要用户、平台及社会各界共同发力,一起不断完善。

消失的这一年

既然顺风车是个“烫手山芋”,那为什么滴滴仍要捡起呢?滴滴总裁柳青也曾表示,“为了这个业务线,值不值得公司承担归零的风险?”

作为顺风车领域曾经的霸主,滴滴通过高额补贴和大范围营销推广,一度占据国内顺风车九成以上的市场。所以不管是在滴滴内部还是外部看来,顺风车都曾被看作是滴滴最成功的业务之一,柳青也曾称赞顺风车是“滴滴里面很有亮点的业务”。

滴滴顺风车自上线后,一直发展飞速。数据显示,2015年,上线不到1个月,滴滴顺风车入驻11个城市;不到2个月,滴滴顺风车覆盖137个城市。

根据滴滴对外公开的数据,在顺风车业务上线三年多时间内,服务了十多亿次出行。截至业务下线前,滴滴顺风车乘客数超过3000万,覆盖城市达到351个。而顺风车的日订单量达到100至200万单,按滴滴全平台的2000至3000万单的日接单量来看,占比接近10%。2017年末,这样的速度让滴滴顺风车业务成为仅次于快车、专车的第三大产品线。

虽然在订单量上远不及快车,但顺风车不需要对乘客和司机进行补贴,仅靠服务费便能实现盈利。有媒体报道,2017年,滴滴顺风车的成交总额接近200亿人民币左右,净利润接近9亿人民币。尽管滴滴方面表示过数据并不准确,但顺风车也的确是滴滴除了滴滴代驾之外,唯一盈利的业务。

但在滴滴顺风车离席的400多天里,滴滴的对手们正在对滴滴进行反超,顺风车的江湖也发生了变化。

据易观发布的《2019中国网约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2018年网约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50.01%,并将在2020年恢复增速,其中,顺风车为网约车市场中的第三大市场。

2018年12月,背靠阿里的哈啰出行宣布开启顺风车司机招募,于2019年2月正式上线顺风车业务,并逐渐扩大至全国120城,20天后车主注册量突破百万。截至2019年7月,哈啰顺风车业务已上线超过300个城市,认证司机数量超过700万,发单乘客数量超过1800万。

今年6月,与滴滴同样在2018年8月下线顺风车业务的高德在部分城市开始招募顺风车车主,高德方面还称,将坚持不抽佣、不营利、真公益、真顺风。另一家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在2019年8月1日起其旗下顺风车业务“曹操顺风车”也已正式上线,并首先发展吉利集团旗下车主成为顺风车车主,目前已经覆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在内的20多个城市。

嘀嗒出行是顺风车市场早期的玩家。在滴滴顺风车下线期间,嘀嗒出行还赢得了众多顺风车车主和用户的转移。今年9月,嘀嗒出行宣布其用户突破1.3亿,车主数量突破1500万。

毫无疑问,在滴滴顺风车业务下线的时间段里,新一批年轻对手正在崛起并与滴滴形成新的竞争态势。尽管滴滴凭借自身用户基数大、基础好和品牌仍具有优势,但如何将安全彻底贯彻、重新获取用户的信任以及重塑顺风车的地位将是重要的一步。

对盈利的渴望

事实的另外一面是,滴滴的盈利正面对资本市场压力。

2019年7月18日,在滴滴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滴滴仍然是一家亏损的公司。滴滴2018年财报显示,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继续亏损,给滴滴司机的补贴超过113亿元,全年亏损近109亿元。

程维曾公开表示:“六年内滴滴从未盈利,未来能否盈利还不好说。”今年4月下旬,滴滴首次披露了成本构成,并解释了巨亏原因:网约车业务支出占总流水21%,从司机处的平均抽成是19%,这其中2%的微小差异成为滴滴巨亏百亿的主要原因。

另外根据晚点LastPost报道,滴滴平台的日订单为2400万,而其2017年的日订单量就已经达到了2500万单,两年来数据不升反降。

所以业内也普遍认为,在日益趋严的监管环境下,滴滴的快车、专车也面临着增长放缓的局面时,顺风车就是能够最快带来增量的板块。不过程维也谈到,顺风车上线后也不会将盈利和规模当作唯一目标。

尽管滴滴从来都称自己不差钱,不过自2018年以来,滴滴融资步伐进一步放缓。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历经17轮总金额超200亿美元的融资后,滴滴的股东团队囊括阿里、腾讯、苹果、软银、平安等行业大佬和中投、交行和中国人寿等央企。但据官网显示,滴滴获得的最近一笔融资已经是在2018年7月17日,滴滴出行与Booking Holdings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得来自后者的5亿美元战略投资。

虽然今年早些时候,《华尔街日报》曾透露,滴滴正在寻求一笔20亿美元的融资,若顺利完成,估值可达620亿美元。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关于此笔融资是否成功的消息,倒是传来了早期股东谋求退出的消息。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今年7月公布的一则公告显示,滴滴出行 13.75万股股份被转让,但并未批露出售的价格和转让股份所占的比重。

业务、融资都陷入挑战的滴滴并未停止投资烧钱的步伐。

在投资ofo之外,滴滴复活了小蓝单车又推出青桔单车后,一个并庞大的出行业务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包括出租车叫车、专车、快车、代驾、自驾租车、单车、甚至电单车等等服务。在竞争对手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后,滴滴外卖去年4月上线,与美团、饿了么短兵相接。因此,不少分析认为,2018年滴滴巨亏的原因不仅是网约车不赚钱,更源于对非主业的盲目烧钱投资。

同时公开资料显示,滴滴近年来还积极布局出行以外更广阔的市场。2017年开始在无人车、海外市场、芯片等多个领域展开布局,包括一亿美元投资印度经济连锁酒店OYO、6000万并购投资人人车等,对外投资金额累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滴滴的国际化战略也在采用主动出击的形式。在刚刚过去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程维将滴滴的国际化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投资,包括Lyft、Grab、Taxify等出行公司,初步建立一张全球出行网络;第二阶段为本土化融合,收购巴西网约车公司99;第三阶段是团队出海,用自己的品牌进入墨西哥、智利、澳大利亚等市场。

往后该怎么走,能走多远,其实这些都是后话了。

回到今年媒体公开日的那一天,有媒体问到柳青,“如果顺风车上线后再次发生乐清事件怎么办?”她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回忆起某天跟程维两个人在办公室里抱头痛哭了一次,“不一定抱头,真的是痛哭。程维带领我们整个团队,在复盘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哭,而且不分年龄,那种感觉实在太煎熬了。”

但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如果。柳青无奈的说,“只能交给各位来评判了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样,我说的是真心的想法,我没有答案,我确实没有答案。”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