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捧红消毒液,是改变未来还是重演历史?
最近这两个月, 消毒液 行业有些魔幻。
前有国内2500余家消毒产品企业在2月份注册成立、护肤品厂家贝壳派、美臣等改造生产线,后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诸如比亚迪、LVMH集团“跨界”生产。
随着新冠 疫情 蔓延至全球,继口罩难求之后,消毒液也迎来了近乎脱销的“高光”时刻。
24小时连轴转,员工3班倒,为了尽快将物资捐赠到疫区,于正月初五便有生产基地复工的立白,其工厂生产开启了“满载”模式,消毒液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65吨/天提升至了375吨/天。而极端的供需差距则让响应政府“疫情防控”号召的贝壳派超负荷运转了半个月,近乎“爆掉”。
几乎同时,距离合肥460公里之外的上海松江,美臣的所有高管及员工、乃至客户都直接上了生产线干活。
回溯历史,中国消毒液行业里这样的“盛况”并非首次出现。2003年非典期间,消毒液同样脱销。但随着疫情戛然而止,消毒液跌落“神坛”。尽管滴露、威露士在中国崛起,走进了千家万户,但多数情况是无数中小厂家的消毒液大量积压,落下一地鸡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消毒液人手一瓶、居家必备的场景,又会再次“昙花一现”吗?
“全民消毒液厂”的疯狂
“你能买到酒精消毒液吗?哪里有卖啊?”
“一瓶好贵啊!”
“手慢就没有了。”
一夜之间,日常生活里一直被忽视的消毒液,成为了继口罩之后的防疫新刚需。
2月19日,咨询公司贝恩和天猫公布报告,对比了2020年和2019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至十三)的消费数据。其中,家庭清洁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16%,而在这惊人的增长中,消毒液便是抢购的主要目标。
不止天猫平台,苏宁的消毒洗手液同样热销。苏宁方面表示,疫情期间,消毒洗手液的销量猛增了23倍,其中上海、广州、北京的销量最高。“高峰期出现在2月上旬,当时每天订单平均突破20万单左右。自营的一些消毒液产品基本上架1分钟就售空了。”苏宁方面称。
立白集团副总裁许晓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杀菌、抑菌等消毒类产品的销量与洗衣液、洗洁精等产品相比平时销量不算高。但近半个月来,各地经销商关于杀毒除菌类产品的订货需求确实不断。
正逢春节,库存量不足再叠加工人短缺,消毒液一瓶难求注定载入2月份民众防疫“史册”。为了应对民众“井喷”的需求,厂家也在春节期间使劲了浑身解数。
2月1日,是贝壳派合肥工厂开工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到6日,贝壳派忙于准备物资和协调运输。彼时,生产瓶子等包材的厂家几乎都还未曾运转。“我们先买了存货,但一个瓶子的价格还是从几毛钱涨到了几块钱。”贝壳派创始人蒋磊说道。
而在美臣产品经理顾一叶眼里,塑料包材的行业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当时我们抢包装瓶,就跟抢口罩一样。”她说,“一个塑料瓶从三四毛钱涨到快一块钱,但你也不能犹豫,下单晚一分钟就没有了。”
包材之外,运输同样是消毒液厂家头疼的问题。 “那时没有物流公司愿意呀,都是专车运输。”回忆其当时的场景,蒋磊依旧感叹连连:“成本极其高昂,要克服的困难还是蛮大的。”
压力几乎都集中到了厂家身上。最极端的时候,贝壳派的供需差距达到了20至25万瓶。即便是在24小时不停运转的情况下,贝壳派高峰期的产能也只有15万瓶。“我们正常情况下业绩是日均2万至3万瓶。”蒋磊说。
为了维持正常运转,贝壳派不得不开始拒收一些订单。要知道,贝壳派日常处理订单的饱和量只有1500单左右,但疫情之下,8万单已是常态。与此同时,其仓库面积也一扩再扩,从800平方米到了4000平方米。
“创造奇迹”,这是蒋磊对2月份工作的总结。在忙碌的近半个月中,贝壳派近60%的产品供到了急需物资的医院,只有40%的消毒液产品在其他渠道销售。
同样如此的,还有为援助疫区不得不提前复工复产的立白。2月10日,立白的所有工厂完全复工复产之后,陆续为疫区捐赠了2亿元的消毒除菌产品。与此同时,立白还通过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满足疫情期间消费者的需求。
疫情之下,不可能的都成为了可能。事实上,不同于立白在消毒液领域已深耕多年,贝壳派和美臣都并非做消毒液起家,其主要产品均为护肤品。但依托于相似的生产线和生产成分,改产消毒液可谓得天独厚。
同样“跨界”的,还有LVMH集团。随着法国疫情防控从二级升至三级,LVMH集团于15日将集团品牌迪奥、纪梵希和娇兰三条香水生产线临时改为生产洗手液及其他消毒产品,以缓解法国洗手液短缺的困境。据报道,首周产量已达12吨。
全球防疫物资告急的情况下,消毒液“防疫地位”已经仅次于口罩。这个在国内一直处于低端的产业,一时之间也“厂满为患”。
天眼查数据显示,1月1日以来,国内共新增3千余家生产和销售消杀产品的企业。单2月份,就有2500余家消毒产品企业注册,比去年同期增加42%。
难以攀藤而上的中国消毒液行业
消毒液在中国的普及,都与某种疾病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初,乙型肝炎病毒有在全国蔓延的态势,催生了如今广为人知的“84消毒液”。问世不久,“84消毒液”就在1988年上海爆发的甲肝疫情中大显身手。
非典期间,其成为家家必备的产品。彼时威露士和滴露亦相继入局,“趁机”打造品牌。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推广,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的威露士和滴露于非典过后,瓜分了中国大部分消杀液 市场 。
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家用消杀产品市场中,市场份额第一的为威露士所属的威莱集团,占45.1%。滴露所属的利洁时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6.6%。在这次的新冠疫情中,滴露和威露士依旧表现不俗。苏宁平台上,销量最高的三个品牌里滴露和威露士都赫然在列。
四次契机,大品牌“因祸得福”站稳了脚跟,剩下的大部分市场则被小而散的企业占据。同样来自天眼查数据,我国目前共有接近14万家生产和销售消毒产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从注册资本来看,23%的企业注册资本都在100万以内。
但相比国外已经从诸多细分应用领域走高端路线,如玩具、衣服、宠物、手部等消毒液,中国的消毒液发展却未能攀藤而上——消毒除菌产品依旧相对较小众,离普通人生活最近的消毒产品也就是84消毒液,日常家庭用的产品是具有杀菌效果的产品如洗手液、瓜果蔬菜洗涤剂等。
曾经,蒋磊试图去申报新材料,并且走访了大量做消毒液新材料申报的中介机构,甚至是卫健委,但基本都折戟沉沙。“卫健委在这个层面上一直处于比较谨慎的态度。”蒋磊无奈地说道。
时至今日,囿于品种单一且生产粗放,消毒液的竞争正逐步滑向价格竞争。 “成分都一样,滴露才卖几十块,我们怎敢超过它呀?”顾一叶说。
“不就是次氯酸钠或酒精兑水吗?”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消毒液还是不能逃脱外界的“刻板”印象。“这个行业还是很混乱的。”在消毒液行业里待了十多年,蒋磊对该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依旧谨慎且悲观。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超8千家消毒产品企业有过行政处罚。其中涉“销售劣药”相关的处罚超过1000条,因“虚假宣传”产生的处罚超过100条。而疫情期间,小而散的市场的一波蜂拥而入,让生产资质问题再次暴露无遗。
据蒋磊介绍,消毒液类均为消字号产品。所谓消字号,指的是需要经地方卫生部门审核批准的卫生批号,这一类产品如消毒液只能用于外用消毒杀菌,不具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医疗级和非医疗级的消毒液,它们的区分也只是酒精浓度是否为75%。”
但现实却是,不少厂家在未获得相关备案时,就私自改变生产线生产“消毒液”。这在蒋磊看来是违规的:“厂家如果只有化妆品备案,那么宣称有99.9%抑菌率属于违法违规。因为化妆品拿的妆字号备案里,是不允许宣称抑菌功能的。”
“或许是疫情期间来不及监管吧。”蒋磊感叹。疫情中的行业乱象,成为了中国消毒液粗放式发展的缩影。
一地鸡毛还是改变历史?
多年来,中国的消毒液市场一直以5.5%的年增速平稳发展。有数据显示,2019年,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产值规模为103.4亿元,同比增长0.6%,增长幅度较上年下降6.3%。但受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消毒剂产值增长率将会显著提升。
立白方面认为,长期来看,由于消费者健康卫生意识提升,未来消毒除菌产品市场需求增加,可能带动消毒除菌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更多需求。疫情过后,大众消费者对消毒除菌产品的认知更清晰,选择也会多样化。 “便携的除菌包、除菌喷雾、除菌泡腾片等会更多的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未来的商用消毒市场也将是重点发展领域。”
蒋磊亦认为中国人虽然在使用消毒器材上会因为这次疫情有所增加和改变。 不过,改变的量级有多高,他对这个市场未来走向的看法还是比较保守。
在他看来,除去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消毒液被认为是大众化低端产品,很多市场端和零售端也不愿意去接,导致恶性循环。与此同时,消费者意识也是主要掣肘。“从政策观念到整个市场,我一直是比较悲观。”蒋磊说。
非典过后消毒液产品大量积压便是“血的教训”。蒋磊表示,不比大企业生产线可以随时切换,很多主打消毒液生产的小企业将很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3月初,随着国内疫情减缓,消毒液的需求和供应均逐步趋于稳定。
立白方面表示:“受此前疫情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卫生意识提升,对免洗洗手液、消毒液等消毒除菌产品仍有很大需求。未来我们也将加大消毒品类的科研投入,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易用、多场景细分的消毒解决方案。”
与立白集团及其控股的朝云集团将继续重点布局消毒领域,加强研发能力相反的是,在经历“奇迹”般的2月之后,贝壳派选择主动减产消毒液了。美臣同样放慢了速度。两家均表示,这次投产消毒液,是对生产线的提升和改造,但接下来不会再将消毒液视为生产重点。
“疫情结束后,我们还是主推自己的护肤止痒产品,消毒液就稳定生产。”蒋磊说。美臣同样如此。对于这些临时换线生产消毒液的厂家而言,这个市场他们并不想再过多深耕。顾一叶称:“就那样正常做着,多一个产品也是多。我们的护肤品才是最主要的。”
就在国内趋稳之时,情况又有了变化——随着疫情蔓延至国外,海外防疫用品告急,中国开始了反向输出。
顾一叶的工厂最近每天都会接到十个左右询问外贸订单的客户,而贝壳派的免洗手消毒液也快要拿到FDA认证和CE认证了。“证件下来,我们就可以出口。”蒋磊说道。
两家企业均指出, 欧美为接下来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立白方面表示, 尽管消毒液产量重点集中在北美和欧洲,但中国的消毒液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已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市场渗透率逐渐提高,具有企业数量极大的优势。
“经历疫情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都可能经历进出口贸易量增长、产品结构调整、以及 消费升级 的转折点。”这是立白方面的看法。疫情结束后,消毒液行业可以往前走多远呢?答案或许还无法明确。
回看2003年非典结束后,彼时消毒液行业落下一地鸡毛,乱象问题至今未决。业内人士认为,当种种问题归到一起,亦很难指望这场疫情立马就会让消毒液行业“飞上枝头变凤凰”。
“我都忘记我什么时候买的这瓶消毒液了,有人还需要吗?我以后也用不了这么多。”不少在3月份才收到消毒液快递的人都如此诚挚发问。这或许将是疫情结束后,不少消毒液厂家必须去面对的处境。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