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认为Uber、滴滴是这轮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泡沫?
【编者按】 Uber 、 滴滴 的高估值逻辑:出租车是个极其分散的市场。滴滴通过互联网进入这个市场,打破了出租车的牌照垄断。资本预期其能够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形成垄断,享受红利。基于这个假设,资本给了Uber720亿美金、滴滴560亿美金的估值。可我认为,这个逻辑假设根本就是错误的 。
本为作者迭代资本合伙人周响东,经亿欧科创编辑,供业内人士参考。
Uber成立于2009年,从2011年获得A轮开始进入了融资与估值提升的快车道,到2019年上市前一轮估值已经达到720亿美金。Uber在美国的成功快速吸引了国内大量模仿者。滴滴成立于2012年,在团队的奋斗与资本的夹持下,滴滴战胜了国内众多对手,估值在2018年达到560亿美金的顶峰。
这一现象与当年Groupon引领的国内团购风潮非常相似,Groupon的快速崛起带动了国内的千团大战,然而团购玩家转型的转型、倒闭的倒闭,如今已经没有一家以团购业务为主。Groupon上市之后,还在持续亏损,股价不到上市顶峰的1/10。个人判断Uber、滴滴也会经历这样的行情,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展开探讨,我为什么做这个判断。
Uber、滴滴的高估值逻辑:出租车是个极其分散的市场。滴滴通过互联网进入这个市场,打破了出租车的牌照垄断。资本预期其能够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形成垄断,享受红利。基于这个假设,资本给了Uber720亿美金、滴滴560亿美金的估值。可我认为,这个逻辑假设根本就是错误的 。
Uber与滴滴的困境:在高人口密度城市,专车市场规模效应不足。例如在杭州,2000台车与2万台车,单位订单履约成本变化不大,即使滴滴靠补贴消灭了竞争对手,一旦滴滴想盈利,对手又会重新出现在战场上。特别是高德这样高效连接用户的平台,使得在一个城市运营专车平台的门槛大大降低。滴滴最有网络效应与护城河的业务是顺风车业务,由于时效性、线路的多元化,使得供需双方规模越大、匹配效率越高。由于各种原因,滴滴的顺风车业务暂停了。Uber面临的问题与滴滴差不多,通过大规模补贴坐实了行业地位,但自身无法盈利。
移动互联网在出租车领域的合适定位: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我们在评估移动互联网在出租车领域的机会时,要合理评估。我的判断是,移动互联网替代了原先出租车电话呼叫中心,更好地连接司机与乘客。但是通过这层连接,形成平台,由于网络效应的不足,平台逻辑不成立。所以,移动互联网在出租车市场的合理定位应该是高德这样的连接器、或者曹操出行具有品牌定位的出行公司(虽然品牌差异不大)。“赢者通吃”的平台,个人观点在出租车领域不成立。
自动驾驶对出租车市场的影响:目前非常火热的自动驾驶行业,会被认为是影响出租车市场格局的一个关键因素。个人观点,自动驾驶技术会影响单一辆车的运行成本,但是无法影响这一领域网络效应不足的特点。除非,这一技术会成为一两家公司的垄断,不然,出租车市场的行业格局,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综合以上的探讨,我认为: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出租车市场,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资本对于这一市场过高的预期,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之上。随着这一预期的打破,Uber、滴滴的估值会迎来一轮剧烈的下跌。
周响东 迭代资本合伙人
科技创新正触发新一轮物流竞争序幕,新物流比拼的是跨界整合能力和大数据算法等科技能力。在此新形势下,整个行业、企业如何抓住在新一轮物流竞争中抓住新机遇?又如何实现内部产业变革与升级,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基于这些观察与了解, 亿欧物流将于9月20日在北京举办以“科技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GIIS 2019第四届物流科技创新峰会。 如今,峰会嘉宾与议程已经公布,报名通道也已开启,感兴趣的朋友,快马加鞭来参会!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53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