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丰2018年的投资脉络深窥顺丰“潜在危机”
一直顺风顺水的顺丰,再次陷入“数字危机”。
3月15日,顺丰控股(002352)公布了2018年的财报。财报显示,2018年度,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909.43亿元,增幅达27.60%;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5.5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达34.84亿元,实现每股收益1.03元。
然而,在营收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利润却在下滑。或许是爱之深责之切,于是顺丰被加上了“渡劫”“中年危机”“焦虑”等额外的情绪,其中大手大脚的“买买买”投资方式,被诟病最多。
顺丰作为科技+快递企业,又拥有快递一哥的地位和相应的体量,本身就是一个绝好的商业研究对象。相对纯粹的负面论断,将处在特殊时期的顺丰作为研究案例的对象,复盘它的投资脉络和战略规划,以此窥探顺丰未来的走向,或许更有积极的意义。
而这次顺丰发布的255页年度财报,就是一个不错的着手点。
1、回顾:2018年顺丰买了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下,2018年的顺丰在投资方面进行了哪些大动作?
2018年3月,顺丰控股17亿元收购广东新邦物流有限公司核心资产及相关业务,并建立“顺心捷达”快运业务独立品牌。
2018年3月,顺丰控股发布公告,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取得《民航中南局湖北省发改委关于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工程机场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民航中南局【2019】59号)。资金来源:中央预算内投资8.2亿元,民航发展基金16.4亿元,湖北省财政资金26.8亿元,深圳市农银空港投资有限公司2.73亿元、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5.16亿元,其余由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申请银行贷款解决。
2018年3月,顺丰控股1亿美元领投美国知名科技货代公司Flexport C+轮融资。
2018年8月,顺丰控股与美国夏晖集团宣布联合成立新夏晖,顺丰成为新夏晖的控股股东。新夏晖拥有近40年的冷链供应管理经验,在 供应链管理 、解决方案设计和质量管理方面,具有领先于市场的核心优势。
2018年8月,与中铁快运组建合资公司中铁顺丰国际快运有限公司,中铁快运占股55%,顺丰占股45%。经营范围主要包括高铁快运、快速货物班列等特色物流服务产品研发销售以及铁路跨境电商货运平台设计建设等。
2018年8月,与招商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投融资、物流、商业、产业用地及金融等领域,以及鄂州枢纽项目、雄安项目进行战略合作。
2018年10月,顺丰控股与德国邮政敦豪集团(以下简称DPDHL)达成战略合作,顺丰控股以现金人民币55亿元收购德邮控股与海洋控股所持有的敦豪供应链(香港)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和敦豪货运持有的敦豪物流(北京)有限公司的100%股权。顺丰将整合DPDHL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供应链业务,且通过与DPDHL之间的《供应量战略合作协议》安排,设立顺丰敦豪供应链公司。
而以上这些,只是顺丰在2018年投资战略布局中的一些重要关键部署,也是众人常提起且熟悉的。实际上,在顺丰2018年财报中,仅在长期 股权投资 一项就含有不少其他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的投资部署。
(顺丰2018年长期股权投资-合营企业情况表,来源:顺丰2018年度财报)
(顺丰2018年长期股权投资-联营企业情况表,来源:顺丰2018年度财报)
除了以上的投资部署外,财报显示,中运达机场机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物联顺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顺和同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凯乐士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数程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华瀚航空客货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大凯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等合营或联营企业都得到了大额的新增投资。
从财报中能发现,在2018年获得顺丰大额新增投资的企业,不是与快递相关的科技企业,便是与物流、货运领域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企业。而与顺丰核心业务无关的企业,不同程度地维持原有状态或直接减持。
2、结果:投资后顺丰获得了什么?
一切离开大环境和背景的比较都是耍流氓!在看顺丰投资具体收获了什么的数据之前,先看一下行业官方出具的2018年的整体情况。
2019年1月,国家邮政局公布了2018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114.1亿件,同比增长23.1%;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381.9亿件,同比增长27.5%;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11.1亿件,同比增长34%。
(来源:国家邮政局官网)
在此背景下,再来看大手笔买买买后,顺丰的投资是否获得了预期的阶段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
财报中了解到,顺丰那些投资大动作,似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截止2018年12月,顺心快运已在全国开业2599个一级门店,覆盖省级市25个、地级市252个,拥有转运场站129个,运营场地面积46.6万平米。
新夏晖已拥有全国性物流网络,深入三四线城市,在全国7个核心城市拥有近28个高效运转的温控物流中心,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新夏晖成立以来,也与顺丰积极联合拓展行业标杆客户,提供端到供应链冷链解决方案。未来,双方将会继续深度探索高品质冷链B2B2C行业解决方案。
就连顺丰控股领投美国知名科技货代公司Flexport,在2019年2月开启D轮10亿美元融资后,投后估值已超过30亿美元。
(2017年度VS 2018年度各类型业务收入情况一览,来源:顺丰2018年度财报)
区别于过去的核心时效、经济两项核心业务,顺丰将快运、冷运、国际、同城配以及其他业务定义为“新业务”。从上图可发现,在时效业务收入增长14.3%,经济业务收入增长37.6%的背景下,新业务从2017年总收入占比13.71%,提升到了18.9%。新业务中,快运业务增长了83%、冷运业务增长了84.9%、国际业务增长了28.7%、同城配送增长了172.2%。
可能有观点会认为表现出不屑,甚至将此作为问题——不就是从13.71%提升到了18.9%么?要知道,从13.71%提升到了18.9%,是在分母变大,也就是盘子变大的情况下,提升了5.91%。
另外,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透露,2018年,同城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5%,业务收入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5%。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全国同城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的大背景下,顺丰的同城配送业务增长了172.2%。
再来看增长超过80%的快运、冷运、同城配送三项业务,都分别对应了前期大额的投资。比如收购广东新邦物流核心资产及相关业务并建立“顺心捷达”快运业务独立品牌,对应了快运业务;比如牵手冷运巨头夏晖,成立新夏晖以此合作反哺顺丰冷运业务。
但也相应地,顺丰年度财报上的几个关键数据看起来有些“惨淡”——在营业总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时,净利润出现减少——而这也是目前顺丰被焦虑的主要原因。
3、分析:顺丰的投资特点是什么?
纵观全球快递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并购的历史。《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一书中总结了全球著名快递企业的发展史。
1999年UPS登陆纽交所之后,借助资本的力量大刀阔斧地进行战略性收购,在短短五年时间里收购了40 多家公司,完成了在公路货运、航空货运、零售发运、商业服务、海关报关以及金融和国际贸易服务等诸多领域的一系列布局。
成立于20 世纪70年代的 FedEx,作为四大快递中的后起之秀,也是一路靠收购而在全球攻城略地。1978年上市之后,FedEx于2000年收购了 Tower Group International(国际铁塔公司)和 WorldTarriff(世界关税网站),组建 FedEx Trade Network(联邦快递贸易网络),如今已经成为北美最大的海关统计数据供应商以及全球领先的海运空运贸易数据供应商。
而顺丰在延续这一行业传统的同时,增加了自己的特点。
特点一,快且狠。
回忆下,顺丰2018年几个重大投资项目的关键词。
3月,17亿元、广东新邦物流、快运业务;3月,25.16亿元、湖北国际物流机场;3月,1亿美元、Flexport C+轮、美国知名科技货代公司;8月,新夏晖、冷运国际大佬;8月,中铁顺丰国际快运、高铁、占股45%;10月,55亿元、DPDHL、顺丰敦豪供应链公司。
单3月份,就落定了3项价值共计约50亿人民币的重大战略部署。又快又狠,投资的决断力和决策力,一目了然。
从Flexport C+轮融资的领投来看,除了主营业务的同时,顺丰还在做战略投资人,且是高权重投资人。据路透社消息,美国硅谷货代创业公司Flexport正进行新一轮融资谈判,总额约5亿美元 ,日本软银集团管理的愿景基金将成为领投机构,如顺利完成Flexport估值将达30-40亿美元,接近全球传统货代TOP10内的市值。
从这点中不难看出,除了魄力外,顺丰投资过程中确实有独到的眼光。当然,如此能这么放肆、放心一掷千金,后端强大的支付能力才是关键。
特点二,战略定力下的“专”。
曾有学者针对跨国公司总部职能做过一个研究。
研究发现,跨国公司总部的主要职能是运营公司内部的资本市场,有效地对公司内部资源进行重新分配(Stein,1997;Lamont,1997;Mudambi,1999)。跨国公司的总部可以通过在项目中重新分配稀缺资金来创造价值。
《华为管理变革》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个研究,作者总结: 如果新业务或新市场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这些新部门和新市场通常在最开始时入不敷出,跨国公司还可以利用内部资本运作,将资源从成熟的、创造利润的业务部门或市场转移到新兴的、快速增长的业务部门或新市场中去。
从顺丰2018年度财报中也能看出,顺丰潜移默化中也参考了此类业务分类——成熟业务和新业务。同时,在内部资源分配、并购合资等活动时,似乎也参照了这一分配原则,“神秘”中也有章可循。
如,新邦物流对应了新业务中的快运业务,便是在顺丰以时效为核心优势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板补足动作;如,与拥有世界领先冷链和多温度食品分发技术,具备完善的冷链服务模式、上佳的运营效率和精准的资料分析能力的夏晖合作,除了能反哺自身冷链技术外,还可强化To B 商业基因;如,与中铁合作,在高铁上发力,快上加快;如,与DPDHL的战略交易,更能利用DPDHL集团供应链服务、管理经验,以及其运输和仓库技术方案,结合顺丰在本地市场的基础设施、配送网络及强大的本地客户资源,以此推动业务发展。
可以大致发现,通过收购、合资或战略合作,顺丰获取了技术、线路、经验和入场相关领域的机会。而这些动作,也都在顺丰的战略布局之中,并没有做跨行业收购。
4、推测:顺丰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2017年,被称为“航油大王”,曾缔造了一个商业传奇的陈九霖,将经商半生的经验悉数总结在他的新书《商业逻辑》中。书中,他提到了一个观点——面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企业还须有自身的定力。他还解释说,要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关键还是企业要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上去。那顺丰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本次的年报中,顺丰将核心竞争力分析时总结概括为8点,分别是:
1.顺丰科技实力雄厚,构建行业独特核心竞争力;
2.高效的行业解决方案整合能力;
3.满意度和质量多年蝉联第一,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4.A股目前首家采用直营模式的快递公司;
5.独特稀缺的 智慧物流 网络,“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
6.投资并购整合优势资源,前瞻性布局综合物流;
7.稀缺的物流场地资源,先发优势明显;
8.有温度、有信仰、有生产力的顺丰文化。
《巴菲特的护城河》一书中,作者详解了巴菲特的投资哲学——经济护城河理论。巴菲特认为,卓越的上市公司必须有一条“经济护城河”,即一种结构性的优势。 如果你的竞争者知道你的秘密却不能复制,那就是一种结构性的优势,就是一条“护城河”。 经济护城河包括四个方面,即无形资产、客户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和成本优势。其中无形资产中,包括了商标权(品牌)、专利权和法定许可权。而这些企业的“经济护城河中,有属于To B模式的特点,如客户转换成本项;有To C模式,如无形资产项;也有其他混合的特点。
如品牌方面,作者认为,最关键的不是品牌受欢迎的程度,而是它能否影响消费者行为:只有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品牌,或者能巩固消费者对商品的依赖性的品牌,才能形成经济护城河。如果消费者仅仅因为品牌就愿意购买或是支付更高的价钱,这就是经济护城河存在的有力证明。巴菲特曾使用了一个词“消费品牌地位”简明地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顺丰的品牌溢价能力显著。以顺丰2016年至2018年的票均收入看,快递业务票均收入分别为22.15元、23.14元和23.18元,远高于行业12-14元的平均水平。在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同时,顺丰的快递件量和营业收入均在大幅增长。
在顺丰年报中总结透露的八大核心竞争力分析,除了强调和巩固曾经To C的时效板块外,还强化了To B的行业解决方案整合能力、综合物流等业务。甚至把“高效的行业解决方案整合能力”放在了核心优势“科技”之后,而这些涉及行业解决方案整合能力的,便是如今快运、冷运、国际等“新业务”。在无形资产护城河之外,顺丰开始挖掘新的护城河。
如,强化科技竞争力和行业解决方案整合能力。据了解,2018年,顺丰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高达27.23亿元,研发人员人数为5139人(含外包)。其中,大数据、 人工智能 、精准地图服务平台、无人化及自动化操作、智能硬件等方面的科技投入将逐步落地,以此顺丰日常运营的降本增效提供助力。
据顺丰透露,现已明确提出,要打造成为科技驱动的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公司。
在细读顺丰2018年度财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点。
(顺丰企业文化-脸谱解读,来源:顺丰2018年度财报)
在阐述顺丰企业文化时,提到了顺丰logo的寓意。比如外圆内方代表了注重和谐、讲究原则;黑色基调代表了沉实稳重、谦虚做事;F的微笑弧度代表了积极乐观的素质形象,等等。其中S的解读,让人在看财报时,都难免不禁笑出声——S是一缕刘海,代表了低调务实、神秘且酷。
想来,很少有公司将“神秘”“酷”这样的字眼写进公司企业文化,还将此作为一种骄傲放在年度财报中的。这些细节的背后,难免让人联想一个表面沉实稳重、谦虚做事,内心却不乏“热血”,有些横冲直撞、不畏挑战的“中二”的少年。不论是企业文化、企业形象,还是投资动作,顺丰的动作中似乎都有这样的特点。
这么看来,与其说顺丰是一个遇到中年危机的大叔,他更像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中二少年”。
中国一汽解放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胡汉杰曾表示:“企业定战略就是明白自己一定有边界。”目前顺丰在构建新护城河的同时,打造的边界也日益清晰。
近几年,在大数据、云计算、IoT等新兴技术的催促下,传统供应链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变革、创新升级势在必行。智慧化、数字化、可视化的供应链成为行业发展主赛道!且据MHI和德勤共同发布的报告显示,80%的企业认为,数字化供应链未来5年将占据统治地位,16%的企业认为数字化供应链已经占据统治地位。
在新形势下,整个行业、企业如何抓住智慧供应链新机遇?又如何利用智慧供应链实现内部产业变革与升级,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在亿欧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智慧供应链峰会专场,特邀请供应链、资本及零售、鞋服、医药、制造等企业从【全球经济】视角出发,思想碰撞,共谋企业供应链发展之道!
活动详情请戳: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13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