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未来资本总裁管涛:市场竞争已进入下半场,寒冬更要开放心态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星未来资本总裁管涛:市场竞争已进入下半场,寒冬更要开放心态

【编者按】作为抗周期的 医疗行业 ,从需求和发展前景来说都拥有可期待的巨大空间。从医疗 投资 角度,管涛提出了几点看法,他认为, 资本寒冬 正是孕育伟大公司的时刻。

本文发于看医界,作者管涛;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按照一种消极但生动的说法是:世界开始了比谁更差的阶段,看谁先崩溃。中国美国欧洲日本这几个经济体都有各自面临的压力和困难,股市就是最明显的指标。

星未来资本总裁管涛:市场竞争已进入下半场,寒冬更要开放心态

从资金的层面,资管新规从上游切断了许多母基金及基金公司的募资渠道,人民币募资比例大幅下降,许多基金明显放缓甚至停止了投资的案子。 一年多前行业里一些敏感度较高的基金公司就开始了募资为主,减少投资,加大退出的动作。但等到大部分基金或者创业公司都反应过来的时候,市场的募资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政策方面,“4+7”带量采购等政策的落地,市场有了一个猛烈的调整,尤其是制药企业进入了整体调整下行阶段。

最近我参加的一个移动医疗行业创业社群的活动。对比5年前大部分参与的创业者都信心满满,摩拳擦掌,现在许多创业者都显示了对行业的悲观心态,纷纷觉得医疗行业是一个非常难以被改革和创新的行业,如果没有创业,现在停止创业计划,如果已经创业,最好尽量继续融资,做好过冬甚至倒闭的准备。

作为亲历这一波上升调整的医疗健康投资人,我最近一直也在思考:是否市场真的机会已经很少了?我们是否该调整投资策略?情况没有那么糟,尤其医疗健康领域创投机会一直存在。

医疗投资有抗周期属性

首先,抗周期是医疗行业特色。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元素是供求关系,当市场变差,需求下降,经济活动自然会降低活力。但医疗健康行业在全世界都是最抗经济周期的行业,原因很简单,我资金有限,信心不足的时候可以减少高消费,但是必需要医疗服务。

宏观经济学上讲一个社会的最终通货膨胀的数字就是医疗健康行业的消费增长率,而无论任何一个社会的医疗健康的水平如何,人们都还是永远要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

2018年,我在美国与西海岸的一个医疗服务集团交流,他们首席医疗官就说到我们的医生永远不够用,病人永远抱怨服务还可以做到更好更细致,因此我们的增长动力永远存在。因此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医疗健康领域的基本需求肯定是存在的。

中国医疗行业空间巨大

中国的医疗行业改进空间还很大。许多人觉得中国医疗行业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少,医疗器械不好做,因为很容易单产品到天花板,服务遇冷,因为公立体系还是太强势,私立的高端医疗又增长乏力,生物医药现在有不少公司已经在香港流血上市且许多公司还在拼命追赶。以前的几个明星研发人员出来就能拿到巨额天使投资已经不可能再现了。是的,这些说的都是事实,可是真的就都是问题,没有机会吗?

医疗健康行业确实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一些传统的医疗行业从业者会非常容易被政策的短期变化带着走,比如今天出了多点执业的策略,明天出了“4+7”带量采购政策,后天出现了注册申报新规的讨论稿,大家会集中精力应对这些政策。但这些政策延续性真的不够,如果只是跟着这些策略去看问题很容易过分看重短期影响,而忽略长期需求。

聚焦解决矛盾的中长期需求

实际上政策可能会短期调整,但目标肯定都是要解决矛盾,满足中长期需求。这个道理就像十多年前中国的通讯产业由进口替代完成自主创新,再走向世界的逻辑很相似。这几年新药公司开始出现,但市场占比还远远不够。医疗器械的普及率也在变高,但大部分高端产品细分还是国产化率还是非常低。

医疗服务方面,虽然过去几年市场出现了不少优质私立医疗服务机构,但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且市场的影响力还非常之低。像中国这样的人口与经济大国,医疗健康行业一定不可能完全依赖于进口,因此实际上给中国公司的机会还是非常之多,只是增长模式会发生变化。如何变化,后面我们再讨论。

寒冬正是孕育伟大公司的时刻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医疗健康行业应该多参考学习日本而不是美国。因为在进口替代,老龄化,控费,医药企业海外扩张等各个方面日本的发展经验都更具备可复制性。日本在1988-2010年老龄化过程中,为了降低社会的医疗成本压力,日本政府对本土的制药企业有过长期的持续降价要求。但是这一策略并没有消灭日本的本土制药企业,相反倒逼了本土制药企业不断推出高毛利产品(创新药)以及整合并购,然后再海外扩张的道路,跑出了武田制药等一批国际化竞争力的好企业。在日本股市长期低迷的情况下,此类公司的表现远远优于大盘。见下图。

寒冬帮助你冻死对手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寒冬是帮助你消灭恶性竞争对手的时机。过去这一波医疗创业投资热潮中,资本起到的作用有许多不好的地方。从我个人观感来说, 大量资金的涌入让许多不该拿到钱的公司也都募到资金。而真正好的公司面临的竞争对手在加剧,人力成本等各项环节都在猛增,资金效率异常低下。

与互联网行业本质上寻求垄断不同,医疗行业大部分公司的发展道路是缓慢的,很难短期内通过资金的支持打败竞争对手,通过垄断来提高盈利。在这逻辑下,大家都有钱的结果是都很努力,确无法提高市场占有率,竞争非常低效。而寒冬到来的时候,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我认为还是可以继续得到支持,反而是逆势扩张的好时机。

当然了,也需要做一些策略的调整,下面我们就重点谈一下我个人对目前市场的应对策略建议。

回归基本面,提高标准

首先,提高标准。2012年的CMEF主馆区被十几家龙头公司占领,上百家小公司只有在简陋的临时搭建展区,他们的销售额加在一起可能都不如主馆的任何一家公司大。后来我逐渐发现这就是中国医疗创业行业的一个缩影。由于监管较高,市场分散,许多小公司都能找到生存的方法。由于对行业的看好,许多资本过去几年的进入也确实把钱给到了许多技术或市场的标准并没那么高的公司。本质上大家还是觉得各有各的生存之道,有一定的局部或区域优势就可以野蛮成长。

市场竞争已进入下半场

无论是技术的标准还是运营能力的积累,如果没有真正高标准的竞争力,甚至是面向全球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创业公司将很难再获得资本的支持。风停了下来,“猪”一定也会掉下来。

对于还并没有足够积累的初创公司,从一开始就必须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主赛道不行,我们就边缘突破,新领域切入,但无论多小的领域,技术或者商业逻辑的标准一定是很高的。要让投资人相信在你的细分领域,你就是能够比市场上的大公司还有机会发展起来。一切回归基本面,没有任何积累的创业模式,在医疗健康行业里面已经几乎没有机会了。

寒冬就要苦练内功

医疗行业的特点之一就是慢。无论是新药研发,器械申请注册证,还是医疗服务的品牌与运营能力的积累都需要时间。

目前阶段的创业公司一定要回到产品本身,提高产品的这正竞争力,抓好内部管理,苦练内功。作为核心创始人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与认知水平。不要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要相信苦练的内功,在风口再次到来的时候一定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实际上追风的人一定会死得很惨,而做好充分准备,“等风来”才是正道。

寒冬更要开放心态

医疗健康领域一直是高门槛行业,创业公司数量永远不可能与互联网行业相提并论。另一方面,中国的医疗健康领域缺乏世界级龙头公司,在人才供给及产业基础方面仍与美国等发达市场有较大差异。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会有多个龙头企业的出现。即使出现龙头企业,并购整合也一定会是必然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创业公司,我建议在仔细分析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后,要仔细想清楚究竟是自己发展,还是被有协同性强的龙头公司并购是最佳的道路。或者说可能不是被被收购,而是合并的方法,把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集中起来形成真正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公司。

这一点很不容易,对创始人对公司都有非常大的挑战。但我觉得至少应该更加开放的讨论和探索方法。这不是为了简单的销售收入合并做大,而是真的为了优势互补的情况下做强。因此保持开放心态,首先增进了解,多合作的方式磨合一段时间再考虑抱团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我们复星星未来资本会在2019年设计并推出一些好的方法来助力这一趋势,敬请大家关注并支持。

储备1年以上的现金流

市场差的时候,永远是现金为王。我发现还有不少创始人在关注宏观经济的短期变化趋势,期待资金面的宽松和市场的“回暖”,认为下半年可能会恢复到之前的融资环境。这让我想起有一种极端的说法叫“宏观经济学是个伪科学”。这一说法是想提醒大家,对于宏观经济的判断永远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结果,我们不能把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寄托在这一判断上。还是要做好相当一段时间的融资困难的准备。

不过分纠结估值高低

对于创业公司,尤其是需要资金长期支持的创业公司,一定要迅速融资,不要过分纠结与估值的高低。觉得实在不划算的估值,哪怕少融一些资金,少稀释部分股份也要保持公司至少1年以上的现金储备。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机会到来的抓住机会,获得逆势增长。要知道,大部分公司的倒闭并不是业务本身的发展差造成的,而是现金流的断裂造成的。以前那种集中见一批投资人总有人给TS的时代一定是过去了,我觉得几乎不会再出现了。千万不要再抱有幻想。

寒冬起步的伟大案例

最后,除了我之前提过的日本医药公司逆势成长的案例之外,我还是想举一个寒冬期起步的伟大公司的例子,那就是日本首富柳井正所创办的优衣库。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许多公司都受到非常大的冲击,而优衣库正是在普通市民消费能力下降之后推出的高品质低价格的新的一种商业模式。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作为创业者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机会,但问题是你真的看清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与需求了吗?并且真的认真努力积累了吗?创业者永远喜欢的就应该是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机会,能主动适应变化的创业者才会不断的把公司做大。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真的可以说一句,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悄悄来临。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和医改政策纵深发展,我国医疗服务行业也正迎来一个新的升级阶段,即是从“规模”向“价值”的变革。医疗产业与新技术逐渐融合,单纯“走量”的医疗项目不再是投资首选,大量“伪需求”将在消费者“用脚投票”下出局……如何能够转危为安,借力打力,最终在资本寒冬后的2019脱颖而出?

2019年7月25日-27日,亿欧大健康将主办 “GIIS 2019第四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 ,峰会以“雁栖健谈——从【规模】到【价值】的医疗变革”为主题,围绕医疗大数据、医药创新、非公医疗和科技医疗四大细分领域的市场环境、投资热点和产业变革等话题展开探讨。与此同时,亿欧大健康将会在3月-4月陆续举办: 医药创新产业沙龙(3月22日) 、 医疗大数据产业沙龙(3月29日) 、 非公医疗产业沙龙(4月26日) 、 科技医疗产业沙龙(4月19日) 。欢迎大家关注!

活动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85

星未来资本总裁管涛:市场竞争已进入下半场,寒冬更要开放心态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互联网资本寒冬资本寒冬创业者互联网下半场资本寒冬原因诺亚财富红杉资产钱景财富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