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编者按】 中小银行 面临的 信用风险 ,受到所在区域紧急运行状况、自身经营理念以及监管政策等方面的多重影响,要从源头上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合理有效管控,银行就必须要树立稳健、可持续的经营理念。

本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19年11月刊,作者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经亿欧编辑,供业内人士参考。


2009年以后,中国的债务水平持续攀升, 尤其是企业部门的 财务杠杆 ,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速 。但与此同时, 实体经济 的增长则从2012年以后持续下滑。债务的不断累积,对应着的却是投资回报的逐步降低,企业的利润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回流以覆盖融资成本,导致企业的偿债压力开始增大,这对银行意味着信用风险的持续上升。

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2 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 。与实体经济的下行与结构调整相对应,银行业的信用风险也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持续上升,不良率和不良贷款出现“双升”,并一直持续至今。 截至 2019 年第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达2.24万亿元,接近2011年末数据的6倍,不良贷款率1.8% ,较2011年末上升了0.81个百分点。

从增速上看,银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在2017年之后趋于平稳,但不同类型银行之间的分化日益明显。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2017年以来,信用风险稳中有降,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出现了小幅的“双降”,股份制银行则“一升一降”,不良贷款余额小幅上升,但不良率出现了下降。而与此同时,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的压力还在持续上升。城商行不良率从2016年末的1.48%上升至2019年6月末的2.3%,上升了85个基点(BP),同期不良余额则从1498亿元上升到3771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农商行不良率从2016年末的2.49%上升至2019年6月末的3.95%,并曾在2018年中达到过4.29%,同期不良余额则从2349亿元大幅上升至5866亿元。

中小银行面临更大的信用风险挑战

一是受所在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影响。 本轮银行业的信用风险上升,主要源自于实体经济增速的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风险暴露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特征,主要集中于产能过剩行业以及这些行业相对聚集的区域,从上市银行的数据来看,批发零售业(不良率9.75%)、制造业(不良率4.8%)和住宿餐饮(不良率2.93%)是信用风险相对突出的几个行业。中小银行业务开展的地域范围相对狭窄,如果区域经济调整剧烈,必然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上升。目前来看,中小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分化,结构调整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区域,中小银行信用风险压力较为突出,而实体经济运行良好的地区,中小银行的运行状况则相对较好,信用风险已显著改善,部分银行已出现不良的“双降”。

二是受中小银行自身经营理念的影响 在实体经济持续下行的同时,少数中小银行仍抱有“规模至上”的发展理念,在实践中,脱离自身的管控能力,盲目扩张异地业务,更有少数银行,出于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利用同业、理财等“影子银行”业务来规避监管、扩张规模,“金融空转”“脱实向虚”愈演愈烈,埋下诸多隐患。2019年以来的几起中小银行风险事件,就是这些机构之前脱离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约束,盲目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所造成的结果。

三是受监管政策的影响。 为引导银行充分暴露信用风险,推动存量风险的处置,银保监会于2017年出台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划入不良,并对银行拨备覆盖率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在监管的有力推动下,截至2018年末,大部分银行已经按照要求压缩了逾贷比(逾期90天贷款占不良贷款比例),多数银行逾贷比均压缩到了100%以内。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早期的信用风险暴露不真实,实际不良要远高于账面数据,导致逾贷比大大超过了监管的要求。也正因此,中小银行的不良率数据从2017年之后开始显著上升。需要指出的是,监管强化导致中小银行不良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大幅上升,并不意味着银行实际风险的增加,而是让存量风险更为充分暴露,推动中小银行加速存量风险的处置。

四是受中小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 。控制信用风险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贷款的形成。近年来,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随着管理精细化以及风控系统的逐步完善,信用风险的生成已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但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的中小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缺乏对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无法制定有效的信贷政策以防止系统性的信用风险;内部管理薄弱,“重抵押、轻管理”,对信贷管理体系和风险处置流程建设的投入不足;客户信用风险评级系统不健全,对客户的风险评级大多参考客户经理的主观判断,由此带来了诸多的风险隐患。

五是受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能力的制约 。除防范风险的生成外,存量风险的及时有效处置,也是降低信用风险的重要途径。在过去几年中,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信用风险平稳向好,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其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有关。在实践中,银行处置不良贷款主要有核销、转让、重组以及自主清收等方式。大型银行凭借自身能力的优势,并积极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和高效的模式。而绝大多数的中小银行,由于理念和能力的缺乏,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瓶颈,内部处置速度慢、流程长,往往会贻误最佳的处置时机,导致最终的贷款本金损失率较大。缺乏消化存量不良资产的能力,也是中小银行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打造核心能力,化解中小银行信用风险

聚焦主业,回归本源。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换句话说,风险其实是银行经营管理的结果。因此,要从源头上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合理有效管控,银行就必须要树立稳健、可持续的经营理念。从2012年以来,在实体经济持续下行的同时,金融机构出于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利用同业、理财等“影子银行”业务来规避监管、扩张规模,“金融空转”“脱实向虚”愈演愈烈,埋下诸多隐患。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频频暴露,就是部分机构之前脱离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约束,过度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的结果。在回归主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经济、金融形势,及时调整经营发展理念,从规模至上转向质量至上,健全资本约束机制,制约风险资产的过快扩张,与此同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精细化管理,控制信用风险。预计随着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持续,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还将持续存在,并成为银行信用风险最主要的来源。针对这类信用风险,银行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客户分类管理,优化行业客户结构 。对于产能过剩行业客户,银行应根据自身行业政策标准和客户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夯实客户分类名单,加强对客户分类管理相关工作的监控和检查。同时实现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精细化分类,准确辨识风险所在,实现风险的有效分类管理。 二是做好行业信贷限额管理,控制行业总量性风险三是防范产能过剩行业相关行业风险 。在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开始出现后,银行应当及时关注产能过剩行业的相关行业,及时采取增补抵押担保、总量控制和各种风险缓释措施,对严重产能过剩行业的上下游行业采取压缩融资,实现有序退出等方式以合理控制风险。四是关注产业政策的变动。产能过剩行业受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银行应当及时跟踪产能过剩政策,对产能过剩政策所针对的行业和企业尽快采用压缩、转让、控制等措施防控风险。

加强内部协调,提升信用风险处置能力。信用风险的管理涉及从授信到不良贷款处置的全部过程,其间会涉及不同的业务条线、不同的业务部门。要提升管理效率,中小银行在内部管理上的提升和核心能力的建设必不可少。首先,进一步提升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定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信用风险已成为中小银行业务经营的约束和短板。不良资产处置不仅有稳定资产质量重要作用,在创造利润、释放拨备资源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中小银行要在强力遏制不良贷款增量的同时,将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作为风险管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不良资产处置队伍配置,优化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实现资产质量管控目标。其次,强化行内部各部门的协同。积极协调资产处置、风险管理、信贷管理、授信执行、法律合规以及各前台客户部门,建立前后台协同互补、部门间联动合作的风险处置机制。第三,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共同化解复杂客户信用风险。对列入重点管理名单的大额不良贷款,针对某一处置项目组建一个专门的处置团队,团队成员由前中后台各部门人员共同组成,在确保信息传递通畅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各展其长、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化解大额不良贷款风险,能够更好地提高处置成效。第四,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渠道。 一是加强与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业服务商的合作,创新交易模式和交易结构;二是探索运用“互联网+”模式处置抵债资产(如:阿里拍卖平台等),提高处置透明度,提升处置价值。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