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企业创新最强劲的驱动力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打败微信的绝不是下一个微信 ——奇虎董事长周鸿祎

在宏观经济研究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研究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出现增长的停滞——“中等收入陷阱”理论。该理论其实是一个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定用语,与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收入没有特定关系。 其原定义为: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

进入这个时期后,由于“路径依赖”和“思维惯性”,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系统性风险。在此阶段,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

将此理论引入到传统产业转型分析,意图旨在说明: 当传统产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原来依靠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会失去动力。要摆脱对传统要素的依赖,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就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互联网+”刚好就是“创新驱动型”最大的驱动力。

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因为昨天的“解决方案”形成了路径依赖和难以解决的惯性屏障,造成了今天的“陷阱局面”,错失了发展机遇期。

在工业化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未能及时转换发展模式,而是继续推进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即使在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后,还是维持“举债增长”,使进口替代战略延续了半个世纪。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因国内市场狭小,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使其过于依赖国际市场需求,极易受到外部冲击。

一个国家都如此,何况一个企业一个人,我们往往不愿意割舍过去的成功与光荣,最愿意走自己的路,但是却陷入了“路径依赖”和“思维惯性”,用已知去预测未知,进入了转型的陷阱。

互联网对通讯技术的最大突破,就是它不是单向的了,它是双向的,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实际上它就是24个小时,时时处处万物互联,无时不在连接,给传统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性颠覆作用。当一台智能手机的运算能力超过当时美国登月飞船的运算能力,当一个手机节点能够连接万物的时候,你又怎么去认识这个即时力量对产业体系的变革起到的催化作用。

延续性创新保持领先地位,并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所有新技术的跟随者都能和领先者保持一样的出色。格力出了一款好空调,海尔能继续跟上;海尔推出一项新的冰箱技术,海信立马能跟上。

但是对于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破坏性创新,你会发现你对这一市场几乎一所无知;传统厂商,在强大线下资源的优势之下,放弃传统渠道的阻力巨大;亏损卖产品,商业模式布局不足——入佛门六根未净,下地狱狼心不足,进入了两难的局面。

但是偏偏一些边缘化的互联网基因企业,尝试过用论坛卖手机,还主要针对对手机发烧的屌丝们;先行者在悄然不息中建立了巨大的先发优势,而且建立了难以模仿的优势,让传统企业措手不及、节节败退。

这种巨大的优势难以在传统经济时代重新追赶。可以付给卖场更多入场费,来进攻渠道;可以把店面装修更好,来提高形象;可以模仿一样的菜品,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可以挖掉对方的技术人员,开发新的专利。

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完全不一样。你的用户一天只有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不可能关注几十个发烧友的论坛,还要产生内容。用户的大部分朋友都在微信上晃悠,不会在其他社交媒体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当聚集了一批粉丝,互联网新兴企业给传统企业留下的就是大量的壁垒。随着互联网集聚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迁移数量越来越多,留给线下的传统消费者越来越少,最后吞噬了没有转型的传统企业。

正如凯文•凯利所说:消灭你的,决对不会在你的竞争对手中产生。

打败微信的绝不是下一个微信,颠覆传统的行业互联网竞争模式也被不断颠覆,所创造的优势难以靠模仿和抄袭来建立,唯一只有靠互联网化转型的创新。

企业于是在“自生”、“自灭”、“自宫”、“重生”中完成了一轮轮涅槃。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化。这种变化正在呈数量级别的倍增,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变化频度。

颠覆性技术彻底改变原有的产业形态、原有的组织模式。但是这些技术,对于一个产业而言,不仅是先进技术,而是让技术形成产业,为社会、为家庭、为个人提供舒适的生活,快捷的服务,对整个传统产业的颠覆。

技术到产业,就是从新兴技术到新兴产业的转变过程。但是传统企业们,如果逃不过路径的依赖和思维的惯性,可能就不会这样热衷于创新。

熊彼特早就说过,创新就是创造性的毁灭。 实际上就是新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对传统产业创造性的毁灭,“互联网+”才是传统企业进化的正确道路,否则就如同当年的柯达,并非看不到数码技术的威胁,只不过他对现有技术的利益包袱太大,无法从自己的路上走出。

你可以继续延续你的道路,可以远远眺望“互联网+”,沿着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可以走下去,但是会掉进别人挖的坑,然后悄然无息的被他人给淹没,被市场和世人逐步忘却。

本文作者王吉斌/彭盾,王吉斌微信号:wangdapang888;亿欧网专栏作者;文章节选自 《 互联网+ :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 ,亿欧网独家首发;转载文章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此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