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所说的“计划经济”,其实是这个意思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者按】11月19日,马云 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提到了“计划经济将会越来越大”,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甚至吸引来了一众“ 苏联式计划经济 ”的拥趸。改革开放已经这么多年,难道一个很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家会宣扬那种落后的经济体制?当然不是,本文为读者解读了马云演讲中提到的“计划经济”究竟是什么意思。

本文发于公众号“创事记”,作者是苏清涛;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未来三十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计划经济将会越来越大。”11月19日,马云在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中说了这么一句话,随后,网上就炸开了锅。绝大多数报道用的标题都是“马云:在未来,计划经济会越来越大”,但并没有解释马云口中的“计划经济”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还有几篇文章,通过分析前苏联解体的原因来暗示“搞计划经济没有好下场”。

然而,先别着急。待搞清楚“计划经济在未来会越来越大”的真实含义后再反驳也不迟。

马云在演讲中的原话是这样的:

因为数据的获取,一个国家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可能被我们发现。在没有发现X光和CT机之前,中医是没办法把肚子打开来看一看,所以中医的号脉,望、闻、问、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指挥系统,但是X光和CT机出来以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信在数据时代,我们对国家和世界的经济数据的明确掌握,就像我们拥有一个X光机和CT机那样......进入数据时代以后,请大家记住,数据就是对未来的研判。信息IT是对昨天的总结为主,而数据是对未来的研判和预判。“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我们必须学会上医治未病,未病就是可能出现的问题。

所以, 马云口中的“计划经济”,跟前苏联和中国在1992年之前的“国家计划”并不是同一回事,它指的是一种 大数据 和 人工智能 ,能让资源得到更高效配置的经济机制。

人工智能拯救不了苏联式的计划经济

这并不是马云第一次“唱好计划经济”,早在2015年9月,在接受台湾“中央日报”专访时,马云也曾表示“2030年计划经济将成为更优越的系统。”

实际上,马云也不是将大数据与计划经济联系起来的第一人,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计划经济,大数据”检索会发现,早在2013、2014年,就有不少人在讨论“大数据能不能拯救计划经济”的问题了。

根据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一书中的观点,计划经济在实践上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并不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人可以掌握到足够的足以做出科学决策(中央计划)的经济信息。于是,各个市场主体进行“分散决策”所形成的“自发秩序”,便成了唯一行得通的经济运行机制。然而, 在市场经济中的“分散决策”下,我们看到的是,由于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供给和需求经常被错配,结果,社会总是生产出大量多于实际需要的产品,产生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不过,在即将来临的大数据时代,“无法掌握足够的决策信息”这个问题貌似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得以解决,因此,很多人对通过“以需定产”来避免浪费的计划经济的幻想便重新被点燃。然而, 无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多发达,它也永不可能助我们回到苏联式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数据其实是“事后诸葛亮”,如果用它来总结消费者过去的需求,还是不错的,但 计划经济需要计划的是未来的生产和消费 。以过去的信息为依据来应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需求,很难成功。即使是超级人工智能也无法用未知的参数来计算未来。因此, 即便是有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们仍然找不到那一个“全知全能”的人来做计划的主体。

2、 大数据的产权是分散的,它被掌握在多个不同的市场主体手里 ,而每个市场主体都不愿自己手里的数据轻易被别人使用,中央政府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数据,因此,中央计划无从谈起。

3、如果一个国家禁止除政府之外的机构采集和分析经济数据,规定经济数据是国家机密,这样的话,由全知全能的中央政府来根据数据调节经济,应该能够奏效。但问题在于,有谁会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国家呢?

消费者掌握主导权的“ 新计划经济 ”

既然无法回到苏联式的计划经济,那么,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影响下,我们将会进入一个“新计划经济”的时代。

新计划经济,是美国学者安迪·波拉克和英国学者斯蒂芬·博丁顿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的具体含义是: 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生产信息和消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在灵活的物流配送体系下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分配、消费进行计划指导。

过去的计划经济之所以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只从供给一方考虑问题,消费一方没有发言权,也便失去了产品的价值发现功能,时间久了,产品的定价便会偏离价值太远而造成巨大损失。而在“新计划经济”时代,以需定产,所有的生产都会按照消费需求进行,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费者是谁,并且知道这件产品的标准是怎么样的。

当下很火热的“C2B”模式,正是新计划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所谓“C2B”,就是消费者提出要求,制造者据此设计消费品、装备品。“以消费者数据为基础的消费者喜好和需求画像倒逼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等制造业供给侧的多个环节,这就是C2B的本质。”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潘永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C2B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前端,它们或是提供相对标准化的模块供消费者组合,或是吸引消费者参与到设计、生产的环节中来;在内部,它们提升组织能力,以个性化定制方式服务于海量消费者;在后端,它们积极调整供应链,使之具备更强的柔性化特性。

三一重机(上海南浦)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李斌举例介绍,过去因为不可能一双脚做一个模具,所以不能按照每个人的脚生产鞋,但智能制造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看中了某一品牌和款式的鞋子,只要你用手机将自己的双脚拍一张照片发到这个品牌的企业,这个企业就能运用技术手段将你的双脚数据化,并把这些数据输入到鞋子的制造系统,系统通过柔性化生产系统便可以给你生产出只有你穿才合脚的鞋子。”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里,产品是生产者说了算,消费者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买或者不买。而 C2B却引起了一场“消费关系”的大解放 ,未来的消费关系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得生产什么,这是一个逆向生产的过程。并且,生产商之间比拼的不再是价格,而是谁能最先对接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完成消费者需求的精准程度。此时,不会有库存,也不会有恶性竞争,社会成本极大地降低。

整个社会的供应关系将被摧毁重建。

这也是工业4.0的本质,工业4.0将在未来实现工厂、消费者、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最终实现万物互联,从而重构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即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手段,使工厂实现定制化生产(按需生产)的过程,从而实行从消费需求——工厂制造——后续服务的一体化。

零库存,减少浪费

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相比,“新计划经济”最大的好处是消费者的需求在先,生产在后,两者精确匹配,因此,不会产生库存(生产过剩)的问题。

看下面两个例子就很清楚了:

1、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农民选择农作物一般都比较喜欢跟风,去年种什么比较赚钱,今年就会种什么,最终每年被跟风种植的作物就会跌价,没人种植的作物价格就会飙涨,等反应过来也晚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衡。这样的自由市场其实是浪费极大的,也容易产生类似“蒜你狠”的投机倒把行为,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和农民。

2、而未来的“新计划经济”就会通过信息收集全国各农作物的市场需求(比如类似淘宝天猫这样的平台就可以进行大致的统计),从而引导各地农民进行种植计划,种植计划进行全国对比之后发现某种作物种植的人太多了,于是可以引导一些人修改种植计划,最终可以大致达到种植计划对口市场需求的目的,这样依靠大数据和信息化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和浪费。

在工业品市场上,库存和压货是吞噬厂商利润的黑洞,也是商品价格难以下降的拦路虎。 压货和库存是利润的天敌,中国零售商品的零售价往往是成本的5倍,眼镜、珠宝、奢侈品零售价往往是成本的几十倍上百倍,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就是层层库存、压货加价和终端零售成本高昂造成的。 倘若通过新计划经济实现了“零库存”,消费者将不必为厂商的库存和浪费去买单,因而,物价将可能大幅度下降。

新计划经济还将推动生产和消费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前进。如上文提到的李斌说,智能手机的功能在众多消费者那里只用了不足10%,这是因为目前手机只能批量生产,而且消费者的个性定制得不到技术支持。这些无用的功能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产品中,这些无用的功能在生产时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要耗费巨大的能源、人力,同时产生巨量工业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工业4.0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取每个消费者使用产品的个性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为其生产一个独一无二的产品。试想,去掉了一半以上的功能,我们节能减排的压力还会像现在这样大吗?我们想要个APEC蓝还用费那么大的劲吗?”李斌感叹。

两种不同的计划经济

从上面的分析看,基于大数据的“新计划经济”确实很不错。它跟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有着 本质区别

产权制度不会发生改变,不会回到“公有制”;

市场主体择业自由,而不是被“分配”;

计划的主体是采用了人工智能的企业,而不是自认为“全知全能”的政府官员;

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及供应链管控上,而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是靠市场完成的,不是由政府“规定”的;

经济的参与者,是完全出于自愿的,而非强制性,并且,参与者是自组织、去中心花的,而不需要一个领导来决定每个人干什么;

计划只能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比如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或一个产业链上进行,整个国家范围内的、跨行业的经济活动,它计划不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更加计划不了;

“新计划经济”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寻求更加精确的市场定位,降低信息成本,更透彻的市场信息,更集约的对口生产,可以减少“劣汰”的浪费,大幅增加“优胜”的比例。

搞清楚了这几条本质差别,再回头来看马云的“在未来,计划经济会越来越大”时,自由市场的支持者们就不必感到恐惧了,与此同时,那些计划经济的拥趸们,也没必要兴奋了。


2016年最后一场行业盛会,第二届创新奖评选再度来袭,12月23日,北京亮马桥四季酒店,见证新资本、新产业、新技术、新理念带来全新变革。科技赋能产业, 见证下一个商业风口!

马云所说的“计划经济”,其实是这个意思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马云未来30年计划经济马云 计划经济会越来马云 计划经济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