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原董事长姜建清最新演讲: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正处于战略“迷茫期”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工行原董事长姜建清最新演讲: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正处于战略“迷茫期”

【编者按】姜建清是原 工行 董事长, 拥有逾30年的金融业工作经验。本篇文章是 他昨天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主要讲了三个方面:金融和人生、金融和变革、金融和风险。他说, 在破釜沉舟、财务重组、改制上市的时期,在金融发展模式调整,信息化、综合化、国际化转型的过程需要马拉松精神。

本文发于浙商国际财经评论,作者姜建清;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首先祝贺大家,通过艰苦的学习,圆满毕业了,收获了友谊、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能力。你们即将带着满格电的动力,开启新的人生历程。祝愿大家在海阔天空的人生大道上走出属于自己的宽坦大路。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些与金融相关的话题。我想讲三个方面。

第一:金融与人生

金融是一个有着历史积淀的古老行业,已延续千年,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息贷款的历史甚至早至《旧约》圣经年代,楔形文字的借贷泥版,古希腊、古罗马的神庙、中世纪宗教对金融的禁锢,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银行复兴,从金匠到现代银行,历史上无数次的金融危机的摧残,波澜起伏、风云激荡,但金融业依然老而弥壮,历久弥新,是因为金融业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在持续演化、不断完善发展。

它成功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资本则推动了社会发展。 虽然古老的金融业被认为是传统产业,但它又能持续自我创新驱动,领先嫁接最新科技,这正是它基业长青的秘诀。金融与实业同生同荣、兴衰与共,金融的要义就是服务实体经济。金融被视作现代经济的核心,牵动各方关注和期盼的目光。

回顾历史,大至一个国家政权、小至一个企业或个人,多少因为举债不当、金融问题而导致多年来的心血灰飞烟灭甚至破产倒闭,而多少又因为金融的有力支持而实现了国富民强、干事创业的伟大梦想!

虽然有时人们对金融带有偏见,甚至不时受到社会严厉批评指责,然而人们还是信任地将全部身家性命托付给它。对待金融始终有不同诠释,它是折射人性最好的镜子,就像它的孳生物-金钱,被人诅咒又被人热爱。 金融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多么像人生。

金融与国家强大与兴盛密切相连。中国是一个金融古国。但近百余年来,苦难的中国积贫积弱,弱国焉能有强金融?一战前的1913年,全球前20大银行均为西方列强占据,中国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银行,其总资产仅占当时全球最大银行的 7.2%和2.8%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期,财政收入并不能支持经济的赶超发展,金融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经历了经济周期和危机之后,人们越发理解了尊重金融规律的重要性。中国金融的发展和调整、改革一直相伴而行,调整、改革的过程,并非浪静波平、顺风顺水,其间大多曲折艰辛,一波三折,是在危机和忧患中开辟、铺就出来的道路,是在质疑和挑战中不断突破、重生的过程。

特别是一些重大关口的变革抉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却又无前人之路可循,无既成模式可学,一切都在摸索、探索中走过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金融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一代一代金融家们伴随着新中国金融成长和成熟,金融家的人生离不开时代的际遇。

个人的际遇都是时代赋予的,个人的价值都是时代造就的,变革的时代给每个人带来了机遇可能。回想往事,正是因为改革开放,社会更加多样性,经济更加多元化。和父辈、兄长们不一样,我们这一代人在理工科之外有了金融、管理、法律等学科和专业选择。我们选择金融是幸福的,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使我们有幸能参与这场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业改革。

见证了中国金融业勤于探索、善于借鉴、勇于创造、敢于超越的改革精神。亲历了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从主营存贷汇等基础业务扩展到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横跨投资银行、基金、金融租赁、保险、全球商品和货币市场交易等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从以算盘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银行走向信息数据化高度发达的现代银行,从本土银行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大型跨国金融集团。

从曾被西方认为“技术上已经破产的银行”,登顶百年来多少银行家盼望的全球金融业顶峰。正是伟大变革的时代,才让我们施展的舞台这么大。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特征,每个时代人们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不一样。在我从事金融工作时,并不深知金融的意义。在之后的工作、学习和职业历练中,越来越理解了金融的深刻涵义。理解了金融的经济性,正是金融发挥了中介作用,资产实现了转化,经济发展有了推力,财富得到增值,效率、福利得以提高。

理解了金融的社会性,对于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世界的意义。一个健康的金融是与社会经济有机联结、共兴共荣的。正如罗伯特·希勒所说的,“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金融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的目标,即社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门功能性学科。”金融业是接触社会、接触企业、接触人最多的行业,个人干事创业的梦想、家庭的幸福平安都离不开金融功能的发挥。

它是服务型产业,但它与实体产业联系最为密切。 它是创新型企业,今日关于 金融科技 的谈论差不多要占金融论坛内容的一半以上。它是年轻人向往的职业,所有高校几乎没有不设金融专业的。对职业的理解就会产生热爱,热爱就会产生兴趣。持久而强烈的兴趣,使从事的职业成为了事业。

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职业生涯。如果能享受事业带来的幸福,持续求知、持续进步,就十分享受过程的成就感。人生的成功是感受到快乐,是快乐的过程均值,而不是期末时点值;是内在的自我认知和体验,并不是外界他人的评价。别人眼中认为你是成功者,而你内心是不快乐的,那就不是真的成功。 理解所从事的职业、在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同时,多一些金融历史的深度和厚度,多一些社会责任和使命,多一些情怀和格局,多一些诗和远方 ,人生会更加的幸福圆满。

第二:金融与变革

当前世界金融业正面临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和科技周期的叠加影响。当你们离开校园时,正面临一个巨大转型、迅速变化的金融时代,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战略“迷茫期”。你们将是变革的一代,不仅仅指金融行业的变革,你们个人的职业生涯都可能变化。因为变化,你们会感到兴奋、感到困惑、或感到痛苦,但终究是幸福的,亲身经历、见证或参与变革者是幸运者。

在三十多年前,选择金融专业是幸运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当时从事金融业的年轻人带来了广阔的舞台。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因为有机会参与中国波澜壮阔的 金融改革 事业。今天,在你们接力跑的金融生涯中,中国金融业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业务更复杂,机遇和挑战更多。但选择金融专业的不确定性是比过去更大了,我不仅仅指中国金融从业人员已经近570万人,高校金融专业已有“产能过剩”迹象。

我指的是,经历了过去几十年兴盛繁荣的中国金融业,也进入了深度调整阶段,面临着同业和跨界的机构挑战、“去中介化”的功能挑战。虽然金融业中介功能依然需要,是不会消失的, 但承担支付、融资、风控和数据处理功能的中介机构、岗位是可能被替代的 。未来的金融可能不是一个场所,但它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服务。

展望未来,你们的竞争者可能不是你们的同行和同事,而是新的金融科技。以移动互联、 大数据 、 云计算 、 人工智能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它的演进创新已经改变了金融模式、业务和产品。

它将进一步打破金融交易和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带来客户需求偏好的改变、服务的便利性和覆盖面改变,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大幅提升;带来了商业模式、理念和金融文化上的一系列变化。未来金融领域的变化,或许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快。在融资领域,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会提升资产转化过程中风险的把控能力,信贷决策也是博弈过程,会超越依靠实践和失误积累经验的传统做法。通过学习积累胜败经验,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机制来判断、决策信贷。

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将实现质的提升; 区块链 技术会在支付等多领域发挥作用,提升安全性;VR技术会在信贷现场调查等领域崭露头角,非结构化的图像数据为远程决策者提供身如其景的感受;智能投顾会改善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远程移动互联技术会导致传统银行营业服务模式的颠覆。

你们是幸福的,因为有机会参与这场金融变革。机遇就蕴藏在变革中,理想实现在挑战后,你们要亲身去认知、去尝试、去试错,努力把“为”变作“成为”。你们的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未来最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必然是应时应需而变,除旧布新、革新鼎故。持续变革是保持活力的关键。未来的金融家,或是懂科技的金融专家,或是懂金融的科技专家。 终身学习、持续充电、勤于思考、敢于实践是金融从业人员知识不被快速折旧的关键。

第三:金融与风险

在金融业,唯一不变是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的悠久历史甚至可以回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苏美尔年代,当时的楔形文字借款合同要素几乎与今天相同,还款时须当众砸碎泥版合同予以销账。而近代出土的完好泥版说明NPL(不良贷款)古已有之。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无处不在,信用规模日趋扩张,信用结构日益复杂。

随着金融市场广度、深度不断增大、产品体系愈益复杂、金融的开放度愈愈益扩大, 金融风险 愈益增加。风险管理是金融的核心要义,金融业则通过风险的识别、监测、处置和管理从而创造效益、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

金融是繁荣的推手,但危机也与金融有关。金融风险像海浪一样,多少年一个轮回,一波一波地冲击着社会经济稳定的礁石,反复出现、永不消亡。中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

但也遭遇过多起较大的金融风险。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机构,本身具脆弱性,尽管金融风险与市场环境瞬间剧变相关,具有特殊性和偶然性,但自身的过度扩张、盲目创新、忽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忽略基础性风险的防范才是导致风险的罪魁祸首。中国金融业多少沉痛往事,告诫后来者莫忘风险及莫蹈前车覆辙。因此,把住风险是优秀金融家的底线,风险管理是金融业立身之本。

金融家们今日正在书写着明天的历史,假若不敬畏市场规律、不敬畏金融法则,那么所犯的金融错误又会演进为明天的悔恨。无论金融创新和金融形态如何发展,金融的本质和功能是不会变化的。金融业是一个讲求平衡的行业,金融的资产负债表就是T型表。要求金融业管理者必须平衡好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长期与短期的关系,规模、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切忌过分追求短期功利。金融家负有不可推却的对存款人的信托重任,尤其要审慎。

英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家斯迈尔斯有过这样一句名言“ 无论你的心灵是在极地的上空浪漫地翱翔,还是在尘世的黑洞里艰难地探索,你都应该记住:明智、审慎和小心翼翼地自我节制是智慧和幸福的源泉 ”。

虽然从事金融职业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金融家或银行家。但金融业的特殊性、内部架构的复杂性、风险的滞后性,金融家需要经过风险的检验和历史的审视。金融业“剩”者为王,金融家稳健甚至保守是行业的优良文化传统。我曾多次讲过,金融家俱乐部不欣赏百米短跑选手,尊重的是马拉松冠军。我常回想起那么一天。2000年2月的一天,我去中组部接受担任工商银行行长职务的谈话。

在路上自己心情十分沉重,因为我深知当时工商银行面临的巨额不良贷款的沉重压力,在1998年年中,工商银行按五级分类计算的不良贷款高达47.5%,此外还有巨额的财务包袱。在汽车的广播里,报道着北京正在进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我突然想到,银行改革和发展不就是一场马拉松吗,不能只盯着100米、1000米、10000米,不要期待短暂时间的掌声响起来。

往往企盼短暂成绩和荣誉的选手是跑不到终点的。 我和同事们坚持跑马拉松,终于取得了成功。在中国银行业面对巨大困难,被西方称为“技术上已经破产”的年代要有这种精神;在破釜沉舟、财务重组、改制上市的时期,在金融发展模式调整,信息化、综合化、国际化转型的过程需要这种精神;在今后你们充满挑战的职业、事业生涯中也需要这种精神。跑马拉松需要技术、速度和激情,更需要毅力、耐力和恒心。

今天,站在新起点、处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困难之多、挑战之多、风险之多,一点儿也不亚于上一个时期,需要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每个人的人生成功就在于坚持、在于毅力。 你们从毕业的那一刻起,就奔跑在马拉松的路上、攀登在崇山峻岭的征程。人生就是在奔跑过程中接近和实现目标,美好风光不仅在沿途更在高峰等待着你们

谢谢大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