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需要“今日头条”
【编者按】一对一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只不过教师产能太低,导致供给端的问题很难解决。
作者认为,技术积累的量变一定会带来模式的质变,未来班课和一对一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一个既有班课体验和价格,又有一对一服务和效果的产品并不是不可能。
本文转自公众号“半杯白酒”,在不更改原意的情况,亿欧做了略微删减。
大家好,我是半杯白酒,这是我的第八篇文章。今天想和大家聊下我自己对于在线教育3.0的理解。
先回顾下在线教育的历史。在线教育1.0,是录播课时代。在线教育2.0,走进了直播课时代。直播课时代相对于录播课时代的进步,体现在两个“感觉”的进步上:1. 加入上课交互,包括师生交互(提问,连麦等)和学生间交互(打字交流),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2. 加入辅导老师管理,比如催上课,催作业等,增强了学生的作业“自律感”。
但是,感觉这种东西,有时候不是那么靠得住的。上课时产品经理看着聊天区哗哗滚动的留言是很high,但是真做数据分析,就能看出来究竟有多少比例学生参与聊天;下课产品经理看到辅导老师的熬夜工作更high,但查下作业率、打卡率就知道这种不带感情基础的弱管控效果怎么样。
当然“感觉”的进步肯定也有用,在线直播课的比录播课的接受人群确实是更多的。不过,这好像不是在线教育公司疯狂热衷大班直播课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大家都想得到的,就是高毛利率。
在线大班课为什么毛利高?这看上去是个很蠢的问题,但分析清楚现象本质对我们总结事物发展规律很有用。因为录播课时代在线教育体量很小,我们分析这个问题暂时把他开除。相比小班课(包括线上和线下), 在线大班课是典型的工业化大生产思路下的产品。 工业化相对于农业化的最大进步就是通过引入机器和流水线作业,充分提高人效,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利润。那么问题来了——在当下的后工业消费主义时代,一个仍停留在工业时代的产品思路的产品能跑多远呢?
预测未来很难,但互联网行业已经跑出了可借鉴的轨迹。当年的新闻门户网站连败报纸、杂志甚至电视台,风光几何,大家也把他们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现在也被以 今日头条 、抖音为代表的个性化内容推荐产品写进了历史。
有人可能认为,新闻或者娱乐内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千人千面,所以个性化内容推荐产品对比标准化内容产品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学习这件事,同样水平同学的内容和难度需求是差不多的。这句话确实是对的,所以在线大班课也在努力做到更加精细化的分层,以及内容更加多样的短期班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这样级别的个性化,确实能够满足学习体验上的个性化需求——我在内部会议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在线学习产品内容设计第一原则是听懂,第二原则才是有用,因为听不懂学生五分钟就不想听了,没用的话学生可能半小时才不想听。但是,学生能够长期学习的前提条件不仅是学习体验,更是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依赖两部分——学习效率和重复频率, 我甚至认为后者更重要一些,因为“遗忘”才是学习最主要的关键词。
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是不同的,每个学生达到最好学习效果需要的重复频率是更是相当个性化的。有的人就是学的快忘得快,有的人就是学的慢忘的慢。重复频率的个性化不光体现在“输入频率”层面(老师反复讲),更体现在“输出频率”层面(学生反复练)。在线大班课在“输入频率”方面是无法做到个性化的,“输出频率”更不用提了,因为连“有效输出”都很难保证。
有人可能觉得,想要个性化高效率,可以多花钱去上一对一啊。又想少掏钱,又想个性化,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如果当年张一鸣也想“上哪找那么多编辑给你们出内容”,就没有现在的今日头条和抖音了。 谁也不能否认,一对一学习确实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只不过教师产能太低,导致供给端的问题很难解决。 不过我相信技术积累的量变一定会带来模式的质变,未来班课和一对一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一个既有班课体验和价格,又有一对一服务和效果的产品并不是不可能,当然,其业务形态、成本结构和现在的班课产品和一对一产品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在这方面,我想举个例子,就是猿辅导的 斑马英语 。
斑马英语是今年跑的比较好的产品导向的教育产品,其研发思路和传统教培产品有很大区别。产品导向思维一般会深入事物原理层面去找优化,而不是在经验层面去优化。比如当年制造飞机大家的第一思路都是搞个像鸟一样的大翅膀,这就是经验层面优化;而莱特兄弟是深入了解流体力学,从而成功设计出了固定机翼。斑马算在线教育3.0吗?我觉得还不算,算2.5吧。但斑马的思路是有3.0范儿的—— 做轻讲授环节,做重练习环节,改变成本结构,这是非常符合学习规律的。
当然,教育是个大的复杂的市场,不同细分领域的成功经验放到其他领域可能就会失效。关于在线教育3.0,其具体形式不要预测,但其基本产品逻辑一定如上所言——
1. 做轻讲授环节:碎片化、去直播化(直播的优化空间太少了)、游戏化、社交化(去直播化是真正的游戏化和社交化的前提,所以现在网校搞的都是阉割的游戏化和社交化。至于为什么,可以好好想一下抖音和快手为什么能抢来直播软件的流量)。
2. 做重练习环节:“重复”这件不美好的事情,必须要靠教师的参与才能持续进行,这点毋庸置疑。做重的思路一个是在个性化学习路径设置,一个是在学生学习认知改变和行为管控。值得一提的是,在个性化这件事中,学生对自己的判断往往是相当不准确的,老师的规划要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当然现在有的公司用ai号称能提高效率,这玩意长期看肯定有用,但短期没那么重要,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效率很低的行为,提高那点效率效果不会太明显。
3. 改变成本结构: 技术发挥更大的价值一定是在于强化人而不是代替人, 分析出人的核心价值并将其效率最大化是正确思路,“高毛利”价值观或者“可能有效果”产品观都是不可取的。
今天的文章有点标题党,其实和真正的今日头条并没有关系。既然蹭了人家,最后便写一下自己对于字节跳动教育业务的几点看法吧。
1、字节跳动对于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毋庸置疑,大佬入场对行业发展是好事。说好听点,目前教育产品策略主要以跟随为主,但有点太随便了吧……也可能是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不懂。
2、3.0出来前,2.0的在线大班感觉是个无限战争。虽然现在还不咋地,但长期看有钱、有流量、有老板决心的清北网校应该能一直玩下去。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创新效应会越来越不明显,不下牌桌,多抄,慢慢耗着呗。当然前提是内部统一不打架,搞定组织力问题。长期战况参见长视频行业优爱腾。
3、感觉字节跳动才是最应该跑出来3.0模式的公司呀,毕竟有成功经验,这是换道超车。当然,个人感觉,在教育行业,“Develop a company as a product”的思路可能并不比“Develop a company as a country”的思路好使。这点可能需要字节跳动在教育行业打第一场胜仗自己才能体会出来。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