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分流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分流

【编者按】作为一种医疗服务的辅助手段,线上医疗的发展受制于自身的特质和当前的医疗体制,难以在医疗核心领域获得真正的发展。

本文发于村夫日记LatitudeHealth,作者为Latitude Health ;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发展, 互联网医疗 的发展受到了重视,重新在市场上有了热度。近日,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互联网咨询服务的作用。作为一种医疗服务的辅助手段,线上医疗的发展受制于自身的特质和当前的医疗体制,难以在医疗核心领域获得真正的发展。 但随着 线下医疗 服务进入应急状态,在线咨询和问诊到了重新审视其定位的时刻。

从过去几周的发展方向来看,医院自有平台主要集中在为医院线下病人进行分流,比如,很多医院将门诊全部改为预约制,择期手术暂停,提供长处方。而互联网医疗平台公司则依旧采用互联网的方法,通过免费咨询和问诊来拉新,另一方面则 通过找企业赞助来弥补由此带来的成本。

总体来看, 互联网在线下医疗机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公立医疗机构和部分原先并不重视的民营医疗机构都开始搭建互联网平台,以满足由于用户无法就医所引发的部分需求。 由于线下医疗机构的主要覆盖范围在周边,主要依赖口碑效应,已经有着稳定客群的公立三甲和高端民营机构原先对线上医疗并不是有着特别的需求。但在疫情到来之后,线下医疗机构的客流将在一段时间内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推动了其对互联网工具的真正重视。一方面是希望能够留住原有的客户,通过线上服务来加强互动,特别是针对慢病和部分小病用户;另一方面,通过线上渠道对用户进行疫情教育和指导,医疗机构可以拓展新用户,为线下机构导流。

当疫情最终退去之后,这些医疗机构的互联网服务将相对有个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对周边客群的影响力,这将进一步降低其对原有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医院自身互联网医院或其他工具的发展,其对自身医生的线上服务需求也会加大,这会导致优质医疗资源向线下医疗机构拥有的平台转向,压缩平台型公司的空间。

而且,对医疗机构来说,在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加快之后,如何转换更多有价值病人将更为重要,这也推动其更重视自身互联网建设,而不在乎是否能在互联网本身获得收入。

因此,随着医院对互联网工具使用行为的日益成熟,市场将从以互联网平台为主的局面进入到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平台并列的阶段。在这一并列的过程中,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或其他工具的作用将逐步突出,尤其是有着优质医疗资源的医疗机构,而平台型互联网医疗公司则将更多的聚拢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成为一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线上服务平台,其更多的功能在于开具慢病处方、缓解焦虑,为普通患者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等更适宜基层展开的业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平台的高年资医生将在未来出现服务频次下降,而在所属的医院自身平台则出现上升,最终导致互联网平台日趋成为低年资和基层医生汇集的平台,向基层医疗机构的线上化演变。而 高等级医疗机构则更集中在维护和吸引自身的客群,虽然囿于体制,公立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平台发展不会太快,但随着趋势的确立,其未来的发展将逐步加速。

不过,由于医共体的发展,农村地区线下医疗机构加速整合,一旦医共体的互联网医院发展起来,不利于互联网平台吸引农村地区用户。而城市的医联体整合较为松散,平台的机会仍然较大。因此,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服务对象将更多的集中在城市,成为城市基层医疗服务辅助提供商之一。

2014年以来,从挂号和轻问诊切入的互联网医疗本身就缺乏满足医疗核心诉求的能力,却被资本市场不合时宜的推动去意图改变医疗体制。 从此次疫情来看,互联网医疗平台公司更多的是提供健康指导、预防和心里疏导等,这也符合其更偏向医疗外围的发展趋势。坚持大健康的产业方向,做医疗外围,更多的满足用户的简单咨询和问诊的诉求,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辅助角色,更合适成为未来互联网医疗平台发展的定位。

不过,由于中国医疗体制的以药养医全面改革仍需时日,互联网平台的收入目前仍然来自药品而非服务,在医疗支付体系改革的背景下,这导致其收入来源面临持续的挑战,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发展。推动线上大健康服务的发展并由此获得规模化的收入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医疗平台公司的真正考验。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