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投资视角,高特佳解读国内互联网医院
本文为国内著名医疗产业投资机构高特佳的两位投资经理所著,从互联网医院的概念、发展简史、管理机制、功能定位、发起主体等维度分析、审视互联网医院的诸多问题与投资机遇。
一、互联网医院概念
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的医生和患者,为承载在线复诊、电子病历共享、在线医嘱与在线处方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核心要点:具备医疗机构药店资质;具备线上、线下协同的资质;具备专业的医疗人员和诊疗规范。
(截至2017年底,在各地已开办52家互联网医院,以宁夏银川分布密度最高。)
二、互联网医院发展沿革史
1、业务演变历程
A、信息化医院:医院内部的信息化提升,如HIS、EMR系统。
B、网络医院:医院对患者开放了一些非核心业务,如在线挂号、远程诊疗等。
C、互联网医院:医院主要的核心业务开放给患者,打通了“医+药+险”三个环节。
D、智慧医院(未来):大数据、云计算、AI等发展到最高水平,医疗资源完全数据化分配,达到个人精准健康管理。
2、政策是核心驱动力
三、互联网医院最新管理机制
2018年4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强调了目标:“我们明确要求,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分时段的预约诊疗和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结果的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一些线上服务。”
1、组建要求
互联网医院必须落地在实体医疗机构,实体医疗机构作为依托。(银川互联网医院是一个特殊时期和特殊地点的产物,没有实体支撑与政策相悖,下一步需要与实体结合)
2、营业范围
复诊,不允许初诊、肿瘤、儿童疾病等。
根据互联网医院要提供服务的原则,互联网医院诊疗科目要与批准的实体医疗机构相关诊疗科目要一致。
3、业务分类
核心的互联网诊疗业务,包括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和处方等。
非核心的业务,比如网上挂号、预约诊疗、就诊提醒、手机支付、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等。
4、监管要求
申请层面:互联网医院申请按照“放管服”的原则和要求,后续在互联网诊疗的管理办法中做出明确的规定。
监管层面:线上线下医院一致监管。
数据层面:所有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平台,需要及时将数据向区域的全面健康信息平台进行推送、传输和备份。并将所有诊疗全程留痕,公开医疗服务操作过程,明确参与医疗服务人员的相关责任。
四、互联网医院功能
互联网医院的本质还是“诊疗服务供应”、“医疗资源配置”、“医+药+险全流程配置”。
1、诊疗服务
在线工具性辅助—在线诊断—匹配并供应线下诊疗服务—精准诊断+主动健康管理。
线上:便捷就医、在线问诊,在线诊断、电子处方
线下:医学影像、手术、线下会诊等。
线上线下融合:医疗服务的本质不仅仅是线上医疗服务就能够解决,必须能够与线下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术、会诊等实现无缝对接。
2、医疗资源配置
扩大医生资源连接—提升基层医生质量—激活医疗大数据资源。
医联体、医生多点执业等会使得医生资源由院内/医联体内往全国范围内调动,如精准预约,为大医院输送对症患者—向上转诊。团队协作,大医院、大专家能力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向下教育。
将专家的技术经验和基层医生的时间进行有效结合,让资深专家专注于对症病患诊疗、经验传承,让基层医生共享专家的经验及品牌,形成高效的线上团队医疗模式。
医疗大数据资源盘活,使数据成为新医疗资源,释放对于精准医疗和主动健康管理的决策价值,对于患者、保险、药企等付费方有巨大的意义。
3、医+药+险全流程配置
互联网医院一定朝向医药险全价值链的打通,这是未来主要盈利所在,创新药品配送、用药管理、医保对接、开发商保产品,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医疗控费机制,实现“可控医疗”目标。
五、两种发起主体模式
从互联网医院的发起方出发,有医院和互联网平台企业两类,二者之间的最大的差别源于基因不同,大家做互联网医院的背景资源也不同,但最终互联网医院的功能都是一样的。
1、医疗机构为发起主体
简介:医疗机构作为主要发起方,参与建设的有互联网医疗、医疗信息化、药械企业。
案例:浙大一院互联网医院。
优点:依托医院设立“网络诊疗门诊科室”;依托线下接诊点提供医疗服务;远程问诊处方开单率较高。
缺点:这种模式更多集中于以一家大型优质医疗机构为核心节点,向下垂直扩展到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释放的是单家优质医疗机构的资源能力。单个大医院可有效调配的医生资源紧张,并不能本质上缓解大医院的拥挤,基层医院无病可看的困境。
在横向拓展价值链(医险药)和纵向跨区域连接(连接更多层级,特别是跨区域医疗机构)上整体乏力,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这一顽疾。
2、互联网平台为发起主体
简介:互联网企业为发起方,参与建设有政府、医院、医疗信息化企业等。
案例:微医乌镇互联网医院、阿里互联网医院等。
优点:全国的医生,全国的病人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链接。
缺点:之前受限于政策,没有医疗机构资质,这些企业仅能够提供咨询、预约挂号等医疗非核心服务,无法实现医疗服务闭环,这也导致企业难以盈利,纷纷寻求转型升级的路径。
当前政策虽然利好,但是互联网医院究竟能否“全国的医生在一个互联网医院上看全国的病人”还需政策进一步明晰;纯线上的医生如果没有线下作为支撑依然开单率依然难以上升。
六、互联网医院发展思考
1、互联网医院有助于为医院导流,一些通过远程无法给出明确诊断的复诊用户将直接进入线下医院。
公立医院需要提升服务性收入,对于能够为公立医院导流和扩大其总体营收的服务项目,公立医院非常欢迎,而对于不能为其补充收入缺口甚至要拆台的模式,公立医院将会非常排斥。
机会:专业导流能力强如手术患者导流多的互联网医院,能够得到公立医院的信任,获得更有知名度的公立医院支持。
2、互联网医院占用医生时间和精力开展低价值业务,不利于集中优势开展公立医院的高价值服务性业务。
如果医院与DTP业务相关,而互联网医院还要在药品收益上面需要分成给第三方,公立医院则损失了利益。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自己发展互联网医院还是允许医生加入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则需要权衡。
机会:公立医院自建互联网医院在未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出台后,不利于社会资本参与,所以需要去考察私立品牌民营医院形成良性合作的互联网医院。
“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分时段的预约诊疗和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结果的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一些线上服务,”意味着公立医院被被动式的进行互联网医院建设,利好平台及前期有过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机构。
3、互联网医院只能复诊,禁止初诊。
机会:即对拥有较多初级医疗体系的医联体有利,在便利的完成初诊后,则会流回到线上互联网医院。
七、投资维度
互联网医院的本质是“诊疗服务供应”、“医疗资源配置”、“医+药+险全流程配置”。但是投资的核心在于“医院、医生、患者、政府、药企、保险”这六大付费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简而言之,即“医、药、险”。(“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暂待以后讨论。)
不管是轻问诊,还是披着互联网医院外衣的远程诊疗都面临着客单价过低的问题,其测算的市场空间无法支撑其在资本推动下过高的估值。
这其实是传统的医疗体制“重药轻医”的问题,互联网做为一种工具,只是提高了某几个环节的效率,并不能实质的解决病人支付意愿强弱的根本性问题,医生诊疗费用的提高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我们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焦灼,以价值投资的心态静待花开。
从医切入药:以“轻问诊”为主的移动医疗企业(如微医、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向药品切入,以电子处方或处方共享平台做为连接形式,药品的真正核心驱动力在于医生,当然也绝对不能泛泛的以医生的注册数量或者活跃度作为评价指标,而是要以“病人咨询-医生开出处方单-下单支付”的转化率为重点。
另外,受限于病人的心理作用以及政策原因,线上首诊相对于线上复诊更加难以转化为实际的处方药订单。
从药切入医:网售处方药的政策逐步收紧,互联网医药电商也在纷纷转型。
市面上大致存在两种方式或兼而有之:其一是向上游获取处方,如上药云健康的处方药流转平台,七乐康的互联网医院,健客和1药网去收购医院;其二是向下布局院边店、药房托管、DTP药房等迎接处方药外流,如妙手医生,国药在线,健客等。
两种模式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后者属于“强资源、重资产”的运营模式,对经营能力要求极高,需仔细评估其协调医院、药企、病人等各利益方的能力。另外,To医生or医院需要区分开,各有利弊。
本周精选
1、银川互联网医院“有人管”了,复盘2014年至今建立的55家互联网医院
2、杠杆在上,支点在下,看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玩家如何四两拨千斤
3、原始冲动之后,也该让诊所“垄断”一下了
亿欧推荐:2018年6月13-15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和亿欧公司联合主办的“ 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 ”将在上海长宁世贸展馆举办,诚邀各位一起助力“AI落地,产业升级”。
活动详情: 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