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ject进军中国,宝马、大众、戴姆勒联手打造电动出行“国际银联”
文丨郝秋慧
编辑丨周到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春风不断,销量持续上涨,充电桩作为配套设施亦成为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中国充电桩市场以设备商为主,特来电、国网公司、星星充电位列前三,保有量占市场近80%,三者却无一是车企背景。与中国不同,国外充电桩市场多为车企主导,试图在能源转型期抓住电动化新机遇。
2012年,7家德系巨头在柏林联合发起成立了 Hubject ,他们分别是 宝马 集团、博世、 戴姆勒 、西门子、大众集团、Innogy、EnBW。
Hubject的基因来自于汽车制造、能源、科技等领域,真实身份是一家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商,致力于为CPO(充电桩运营商)/OEM(电动汽车制造商)/EMP(充电供应商)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电动出行价值链构建的咨询服务。
为保证德国汽车工业在电动化时代具备领先优势,德国总理默克尔提出2022年100万辆新能源车上路,2030年新能源车达1000万辆,碳排放减少37.5%,2035年煤电全部关闭。面对严峻局势与高压政策,德系企业必须做出表率,于是汽车、能源与科技企业抱团合作,从新能源车的起点即 充电服务 切入,意图渗透进全球的电动出行生态。
切入电动出行生态,Hubject要做“国际银联”
Hubject并非服务于C端车主,而是服务于CPO/OEM/EMP等B端企业。在接受亿欧汽车采访时,Hubject中国区负责人云倩认为,在电动出行的生态系统中,当市场上有大量的CPO和EMP时,互联互通的服务商的角色至关重要,他需要解决不同区域、体系和运营者之间的认证、支付与数据共享需求,“Hubject要做的是电动出行生态中的国际银联。”
云倩尤为强调Hubject的B端服务商身份,直言不提供直接面向C端的任何服务,而是打造聚合平台,打通车企、供应链、能源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为⾏业提供eRoaming(聚合充电)、ISO15118(即插即充)以及e-Mobility电动出⾏产业咨询服务。
如Hubject将CPO集成到OEM或EMP的产品中,帮其获取充电订单,做“后台的后台”,并帮助主机厂制定公共充电方案及私人充电方案。“车企并不缺IT公司、咨询公司及数据合作对象,而是缺乏能帮助他们提供整体充电解决方案的第三方公司。”
据云倩透露,目前Hubject已经服务了奔驰、宝马、艾迪、保时捷、斯柯达、拜腾等多家车企,其基于ISO15118(即插即充)标准的Plug&Charge解决方案已经部署或即将部署了多款车型,包括宝马i系列、奔驰Smart EQ、奔驰EQA、奥迪etron、保时捷Tycan、大众ID等,后续Hubject将基于中国国标研发适用于中规车型的Plug&Charge解决方案。
只争朝夕,外来者Hubject的中国挑战
2017年10月,有新闻报道Hubject将以“德国电动汽车充电站支付方式研发商”的身份进军中国,直到2018年8月Hubject中国才正式成立,对外身份也变成了“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商”,云倩称中国市场变化太快,只争朝夕,一个模式必须适应市场有所调整,但肯定的一点是“中国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市场,如果我们不落地中国,Hubject就不可能做到全球最大,提供的也非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充电服务解决方案。”
Hubject看重中国新能源的政策红利与巨大市场。据中国充电联盟透露,截至2018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33.1万台,与2017年相比,公共充电桩数量增长近40%,根据十三五规划,截至2020年,全国将新增充电桩480万根,这是目前Hubject覆盖充电桩总量的48倍。
但在复杂且竞争残酷的中国充电桩市场上,外来者Hubject做互联互通绝非易事。崛起的中国自主品牌凭借着模式创新与技术升级抵抗“外来入侵者”,国外巨头如Google、Uber、Airbnb均在中国市场惨遭滑铁卢;中国充电桩市场有车企队、国家队和资本扶持队等多方对抗,大刀阔斧地在市场初期抢占先机,Hubject虽出身名门,但股东均是德系企业,仍需在中国市场寻找有强有力的支撑,才能站在制高点上号召产业上下游互联互通。
“目前正处于油车到电车的转化期,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好这几年,到2024年,充电模式会变成一个新的形态”,云倩向亿欧汽车坦言,“当下对Hubject最重要的是速度和效率,一个企业的成功一定是抓住了时间窗口,并足够快速地验证落地。在短期内,Hubject必须走通一个可复制的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做一个更好的市场的验证,这是一个最重要、最困难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事情。”
以下为采访实录:
1、Hubject在中国市场的导向是什么?
云倩: 我们的目的是把互联互通做好、做精。我们是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有7个不同领域的股东,不归属于某一家公司。经过市场的跌宕,所有参与者更加开放,市场的发展将推动参与者意识开放,大家都是价值链上的互相赋予者,我虽然利用你资源,但我赋予你价值。我们在中国市场上最核心的是解决生产各方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分配。
2、Hubject的特色与优势是什么?
云倩: Hubject跟充电桩企业不一样,我们不建桩,不做电站,不去分成,我们为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服务,为出行端和OEM服务。Hubject是一个轻资产公司,目前中国团队有十几人,我们的技术是简单的,但重要的是与市场各方的利益分配,让大家都能够分享新能源增长带来的成果。
我认为现在是充电2.0时代,充电是个第三方的事情,是互联网、线下运营、硬件与消费形态相结合的场景,是地产生态的一部分,是充电运营企业的纵深化运营,我相信充电桩市场大有可为,这是我从EVpower加入Hubject的原因。
3、未来5年规划是什么?
云倩: 我们目前只做标准化的基础业务,中国消费品牌太多,生态过于复杂,待我们自身造血功能具备后,再做纵深。我们必须在2年之内做到中国充电桩市场最大范围内的互联互通,接着做好纵深化,5年之后Hubject将进入一个平台稳定期。
4、你认为充电桩市场面临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云倩: 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国家突然刷新充电技术标准。但我认为这种风险很低,中国的国家标准短时间内不会做大幅度刷新,否则投入的软硬件造成的沉没成本会比较高。
5、如何看待中国充电桩市场的竞争格局?
云倩: 我认为充电是出行的起点,亦是当中的关键点。国内充电经过几年沉浮,充电桩企业开始由车企来主导。但市场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国内将逐步会涌现某种意义上的联合,当前中国充电桩市场需要的是“聚合”,而非“割据”。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燃油车企借增值税下调实行降价。在燃油车统治市场百余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厚积薄发的时刻何时到来?
6月14日,在亿欧公司于上海虹桥世贸展馆举办“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上,亿欧汽车将承办作为本届年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在本届峰会上,我们将与来自主流整车厂、核心三电系统供应商、头部充换电服务企业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的顶级大咖共讨“后补贴时代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与创新机遇”。
嘉宾及议程: https://www.iyiou.com/a/xnyqc_shanghai_2019/
编辑:周到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