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利大于弊,“一禁了之”解决不了问题?
交通部 科学研究院最近的报告显示,在 共享单车 推出之后,广州和深圳的拥堵程度分别下降6.8%和4.1%,同时 自行车 出行的占比从5.5%翻倍增长为11.6%。第二季度参与抽样的20座城市中,共享单车用户累计骑行11.98亿公里,节约汽油8388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4661吨,减少PM2.5排放14.1吨。
自行车出行对减少拥堵和节能减排的贡献显而易见。中国曾经是自行车大国。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城市自行车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后很多人开上了汽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城市中的住宅多为高楼,地面停车场所主要是为汽车服务,基本上没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而每天将自行车搬回高楼上的家里非常不方便,基本不现实。
加上城市道路设计上更多考虑汽车的通行需求,忽视了自行车、行人等的需求,使城市道路上骑自行车经常是困难重重。这些都大大打击了人们骑自行车的积极性,于是城市街头自行车的身影越来越少了。
当汽车越来越多地带来了严重的拥堵和污染问题,政府希望通过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尤其是轨道交通来解决。
但是,即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地铁越修越多,公交车也越来越多,但仍然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地铁站到家,从地铁站到公司,超出舒适步行的范围,而骑自行车其实是非常好的解决办法。
共享单车这两年发展突飞猛进,是切实摸准了用户的需求,切中了用户需求的痛点,只要用一部手机,随时都可以解锁一辆自行车骑行,用完之后又可以在最方便的地方还车。正是由于共享单车的便捷,彻底释放了民众对自行车出行的需求。
这从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报告中广深两市自行车出行占比翻倍的数据中可以得到印证。以前骑自行车需要自己买,而且不能很方便地从一处携带到另一处,自然就没办法骑车,而共享单车不存在携带问题,可以随骑随走,骑车的次数自然就多了。
当然由于共享单车发展初期过于追求速度,企业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共享单车也出现了过度投放、挤占人行道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规范管理逐渐解决。比如通过电子围栏技术,让骑车人归还自行车时将车停在指定的区域内。
也正是出于对共享单车利大于弊的认识,交通部等10部门2017年8月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共享单车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方便公众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重要方式。
我们注意到文件的标题是“鼓励和规范”,对共享单车,首先是鼓励的态度,在鼓励的基础上对其运营进行规范,而规范的主要方向是引导有序投放、加强停放管理等。此前有一些城市有关部门以影响城市市容、未经审批等理由禁止共享单车投放,无疑是与交通部文件精神相违背的。
这些小城市的道路承载力完全可以承受共享单车,按照文件应该属于鼓励的范围。即使存在部分乱停乱放的行为,也应该通过加强管理解决,而不是一禁了之。
【垂直行业峰会来袭!】11月3日,亿欧将在上海虹桥元一希尔顿酒店举办 “汽车消费新模式——GIIS·2017汽车新零售商业峰会” ,聚焦当下行业热议的以租代购(LEASE)、汽车消费金融、汽车超市、新车B2B/B2C交易、渠道下沉等话题,为莅临参会的各地渠道方(SP)、从业者等专业观众提供一场产业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