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盛泰资本:疫情不会改变医疗产业核心投资逻辑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银盛泰资本:疫情不会改变医疗产业核心投资逻辑

【编者按】截止2020年2月27日13:27新冠肺炎 疫情 ,全国累计确诊78630例,现存确诊43285例,现存疑似2358例,现存重症8346例,治愈32598例,死亡2747例。

本文发于多肽链,作者为银盛泰;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回顾人类文明时曾说,人类长期被饥荒、瘟疫和战争3个问题所困扰,但这些课题在新世纪正在逐步消失。

而瘟疫,从2003年中国的SARS疫情、2009年美国的H1N1流感、2014年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再到此刻我们正在经历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的生命,对每一个企业的冲击仍然非常大。

以史为鉴,2003年中国经济本身处于上升阶段,因此经济增长受SARS影响造成短暂创伤,尤其是第三产业,后回归复苏。

而今,经济“弱企稳”遭遇疫情“黑天鹅”, 医疗行业 更是首当其冲。此次疫情对医疗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在疫情中除了风险是否还有机会?

研发创新仍是长期趋势

医疗产业作为穿越周期的行业,一直是全球各大资本的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究其原因,医疗产业是以临床患者需求为导向,例如疾病种类及发病率等。

疫情等突发事件在不改变疾病种类,结构及发病率的情况下,不会对医疗产业带来长期影响,也凸显了其抗周期性的 投资 价值。

从全盘来看,医药领域,自2015年以来,国内医药产业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如两票制、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加速了国内仿制药行业的优胜劣汰及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也迫使传统仿制药企业向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积极创新转型的方向发展。

伴随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以及我国加入并成为ICH管理委员会成员,在国内企业直面全球竞争,创新转型的同时,也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内创新需求大增,医药服务外包向中国转移,中国创新药服务外包也迎来爆发。

医疗器械领域,同样面临着产品创新、国产替代及国际化竞争的挑战。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如迈瑞、微创、乐普等优质企业,但行业集中度较低,高端器械、耗材还是依赖进口,未来创新、国产替代及并购机会巨大。

也就是说,消费服务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升级,优秀医疗服务企业,生产水平较高的传统药企业也有望迎来快速成长。

催化医疗细分市场发展

在这次疫情中,医疗健康产业受到了高度关注,在抗击疫情中发挥出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

※医疗用品市场将出现新增长

经过此次疫情,公众的卫生医疗知识将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对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强。

在诸如疫苗研发、抗病毒药物生产以及酒精、口罩、手套等医疗用品方面,整个市场将出现新的一波增长。

※加速医疗产业数字化转型

医疗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会在本次疫情的推动下而更加深入。 

科大讯飞的AI智能问诊随访系统协助基层医生对社区村镇进行区域人员筛查和诊断,阿里达摩院AI算法训练辅助核酸检测效率提升,以及为避免医院中交叉感染,微医的线上问诊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了医疗人员紧张情况,并且避免了更大程度的疾病扩散。 

本次疫情会进一步推动未来医疗系统的全面数字化建设,尤其是远程医疗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的应用。 

AI智能问诊随访辅助诊断会渐渐成为常态,同时AI技术也会更加深入的应用到传染病防治的传播防控、出入境港口管理中,为相关科技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加速推动医疗改革 

除去小规模区域性的短期疫情,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继2003年非典过后的第二次全国性疫情。 

虽然我们在应对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经验,但也可以看到在应对如此大规模疫情时,我们的医疗系统和响应机制尚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疫情过后,传染病防治体系大概率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疫情的预警以及人口密集流动人口比例高的一二线城市的疫情防治常备系统方面。

例如上海市,在2003年非典过后即筹备了复旦公卫分院金山应急隔离中心,在本市疫情防控中起到了的关键作用。

预计在疫情后,筹备类似的重大疫情集中防治中心会成为一二线城市的传染病防治体系标配。筹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备系统等会为相关企业带来大量采购需求。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