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系结构性调整的政策趋势
【编者按】 在支付方推动的改革下,政策将持续推动市场和监管环境转型,从一个扭曲的医疗市场回归正常。在这一进程中,各方的利益将重新调整,这也将产生新的市场机会
本文发于村夫日记LatitudeHe alth,作者为Latitude Health;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医改自2015年以来呈现加速,随着国家 医保 局的成立,支付方成为改革的主力。随着支付方的政策密集出台,药品和服务市场将面临巨变。不过, 这一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仍需要较长时间的博弈和推动。
医保改革的动因不仅仅是因为老龄化导致的制度存续性的长期危机,更关键的是医保自身制度性的变革需求。长期以来,医保管理较为粗放,骗保率高企,监管层不仅缺乏精细化管理工具,也缺乏管理的权力。另一方面,中国医保的保障水平不高,长期以来维持广覆盖低水平,要加深保障却面临资金匮乏。因此,医保改革的核心是通过结构化调整,在加深保障的同时降低无效支付。所谓的无效支付是指骗保和大量不合理的支出,无效支出不仅浪费了医保资金,也导致医保无力来加深保障。
为了达到医保改革的目标,主要 改革的焦点集中在对产品进行甄别和价格调整,对服务的支付进行精细化管理。 改革的启动首先集中在产品,原因是产品占据了医疗开支的主力,而且存在大量的灰色利益链,挤压水分比较容易。而在以药品和耗材为主的价格调整之后,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也将随之展开,在住院领域的DRG支付和门诊领域的点数法将是主要的手段。但服务领域的链条较长,改革并不如产品容易,特别是如何扭转医生的经济动力将是改革的难点。
为了保证改革的进展,医保自身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首先是改革现有的筹资体系,取消城乡居民医保的个帐,未来对城镇职工医保个帐也将逐步缩小。在个帐弱化的同时,门诊统筹将逐渐强化,以保证个人的权益。在筹资上的改革主要为了强调医保的共济作用,减弱个人套现的冲动,以维持医保总盘子的规模。
其次,是权力上收,这分为提高统筹层次和建立统一的医保待遇清单。 通过提高统筹层次,改变原先碎片化的医保管理,加强共济能力。这也是医保基金出现地区不均衡之后,其他国家或地区普遍采用的方式。而统一医保待遇清单主要是通过加强中央的权力,以避免原先各地政策差异形成政策洼地,从而导致医保改革出现倒退。
最后, 医保与其他社保的整合。 随着过去几年生育保险的当期穿底,将其合并入医保以保证可持续性是政策的既定目标。但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生育保险已经产生结余,合并之后可能反向支撑医保。而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则主要基于老龄化社会的需求。但之前长护险在地方只是试点,且资金主要来自医保,这消耗了医保资金,显然不利于医保的发展。未来长护险将建立独立筹资体系,这对整体的护理服务市场和支付都将产生很大的变革。
而在服务领域,监管层主要的目标是应对支付方可能的冲击,进行提早改革。 为此,卫健委在2019年分别提出了对公立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进行绩效考核,以加强公立医院自身的改革动力,特别是针对病案首页质量的提高和编码统一这两个支撑体系的强调。另一方面,医联体的建设从原先的较为宽泛向更为紧密的医共体转移,通过在县域建立医共体,导致地区医疗资源的事实垄断,以提高自身和支付方的谈判能力。
而 在 社会办医 领域, 虽然政策频出,但面临着公立医疗机构日益集中的趋势和人才的匮乏,自身的发展长期呈现多而不强的格局。特别是随着支付方的系统改革,弱小的民营医疗机构将面临更大的调整。
最后, 在药品领域 ,尽管修订版的《药品管理法》已经实施,在具体从生产、流通到零售领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政策强度无法与医保对药价的调整相比。面对集采和谈判,药企首先是如何生存下去,然后是如何发展。当然,市场的洗牌对大型药企比较有利,由于其产品线丰富和资金充裕,在产品结构调整和并购双重的发展模式下,抗风险能力较强。但对中小企业压力较大,这会加大市场的并购力度和洗牌,推动行业集中度加大。
而 在药品零售领域, 虽然集采和药品谈判在院内挤压了药品销售,但零售渠道不可能成为行业的救命稻草。医保带量采购导致药价快速下跌,院内药价的下跌导致零售端药价的连锁反应,从而使得外流的处方不再有高额的收益,即使只从药品买卖的角度来看,部分药品已经很难产生符合零售端期望的利润,这导致其经营这类处方药的意愿度不高。
总之,在支付方推动的改革下,政策将持续推动市场和监管环境转型,从一个扭曲的医疗市场回归正常。在这一进程中,各方的利益将重新调整,这也将产生新的市场机会。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