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鲜传奇、钱大妈、叮咚买菜,看万亿社区生鲜的打开方式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从生鲜传奇、钱大妈、叮咚买菜,看万亿社区生鲜的打开方式

口述 | 翁怡诺

整理 | 长歌行

2018年,资本进入寒冬,但 社区生鲜 却火了,融资密度远超过其他赛道,它被称为电商行业的最后一块肥肉,同时也是最难啃的骨头。我们既看到 叮咚买菜 、美团买菜这样的前置仓、到家模式,生鲜传奇、 钱大妈 等创新型的到店模式,也看到类似于小区乐、邻邻壹的社区拼团模式。

互联网创投十年的尾声时刻,一众创业者不约而同地,开始深扎到社区生鲜这个领域,以各自不同的场景与模式,来锁定一部分消费者,扩展更多的可能性。

为什么是社区生鲜?里面不同业态的核心价值和趋向是什么?阻碍其规模化的矛盾点又在哪里?面对2019年,社区生鲜将进入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围绕这些问题,近日,野草新消费专访了弘章资本创始合伙人翁怡诺。神秘、低调,是翁怡诺带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但深耕消费零售领域,在近几年投资家家悦、蓝月亮、好享家等行业独角兽,以及生鲜传奇、钱大妈等社区生鲜明星企业,也让他在产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一个多小时的深度交流中,凭借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和透彻的逻辑思考,他为我们展现了社区生鲜一个完整清晰的图谱。

为什么是社区生鲜?

在2018年,社区生鲜开始得到整个市场的关注,其中也有很多项目获得融资,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节点火起来?

1、为什么是生鲜?

在我看来,它本质上还是对流量的诉求,现在大家都还想再做一个有平台能力的事情。

实际上它有几个要点:

第一,高频。

第二,供应链的可靠性。

所以,在商品结构里面,你会发现真正高频高损耗的生鲜品类,B2C电商一直没有攻破。我倒不觉得一定要线上线下融合,跟随整个流量变化,生鲜品类的企业发展都非常快,实际上有围绕这个品类构建平台的可能。所以,大家做了很多创业的尝试。

2、为什么是社区?

从零售的发展来看,地产其实已经进入到了城镇化的尾声,无论是一二三四五线城,都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其中,也构建了很多新的小区,形成了新的生活便利需求。

过去的一些大卖场,离消费者都比较远。而且在大卖场中,生鲜只是其中的一个品类,本身的SKU要达到两三万,它的方便度就比较差。

因为从大卖场的零售理论来说,生鲜是起到一个聚流的作用,但并不是一个核心的盈利品类,这是我们当年看大卖场的一个基本逻辑。

之前在社区也存在农贸市场这种形态,它们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要求,菜市场一直在外迁。

另外,有一部分菜市场类似于集市,都是直接的C2C,其实无法保证好供应链,甚至直接就被超市替代掉了。

但是,现在消费者有愿意为便利性付出溢价的需求,这就使得离家更近的社区生鲜形态,变成一种稀缺的资源,来更好满足消费者今天的需求。年轻化的消费者会进一步对到家服务形成消费行为和习惯,社区流量在手机互联网形成了留存和裂变。

很多创业者也看到了这种底层的需求,做了很多创新,有门店端的,有社区团购,也有高密度前置仓,不同的形态都在尝试。

3、区域做深做透,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那在整个零售中,这种业态将往哪个方向演变?

生鲜本身是零售的一部分,只是说现在要更突出在品类中的占比。

当前,整个零售为了变得效率更高,其实在越来越往吃的方向推进。中国人的餐饮习惯中,对新鲜、制作、烹饪的要求非常复杂,吃的方式也不同,这就导致生鲜很多板块都具有本地性,是一个区域性的生意,很难全国化。至少,目前还没有一种生鲜模型是可以复制到全国的。

如果要规模化的话,其实就是把本地区域做深做透,这是它唯一的生存之道。于是,在各个区域都涌现出一些不错的生鲜零售公司。

至于零售盈利的核心,则要求你快速获取更多的区域流量,实现阶段性垄断,最后实现供应链端的盈利,本身它也是一个编织网络的过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定是需要在足够的密度之下,才有可能盈利。

不同社区生鲜业态的可能性在哪里?

现在围绕社区生鲜,我们看到了盒马鲜生、生鲜传奇、钱大妈、叮咚买菜等,与消费者距离不等,定位不同的各种业态,

1、盒马鲜生:大店下沉还需验证

简单来说,盒马鲜生核心就是大店,为了覆盖到家这部分比较高昂的成本,它要把客单价做到很高,这个模型才可以成立。

从内核上来讲,它是想做一个既有线下客流往线上导,也有线上客流往线上导的大型O2O。这个模型同样依赖于零售的密度,目前数据上表现比较好的,主要还是在一线城市,二线市场就没有完全验证。

至于以后它能不能继续下沉?我认为,如果它要下沉到二三线的话,模型可能要改变和做更多新的探索,把原先那套东西移植过去,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2、生鲜传奇:跑到200、300家店,才算是阶段性胜利

生鲜传奇的模式的经营哲学也非常清晰,它是以一个单一层次为一个流量密度来执行的,一定要把一个城市打透,这个事才会变得顺利。

它做标准化的逻辑,就在于快速的可复制性,用标准化带来效率提升。另外,它认为SKU数不能太多,只要做到满足一个社区消费者刚刚好的SKU数就够了。

为此,它摸出了一套商品组合的理论和逻辑,然后用高度定标的方式,使得其可复制性能够快速体现出来。因此,它做的是一套标准化的组合。

另外,它也强调要不断地提升供应链,特别是做自主品牌。因为自主品牌的毛利和消费者的感受,都会更好一些。

所以,从长期看,我认为这个模式是一个高效率零售的模型,从某种程度上,谁先跑到一定规模,就算到了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当然,现在生鲜传奇也在做数字化和到家服务的尝试。但这些都是以门店基础和重心来做叠加,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纯流量的玩法,核心还是服务好两公里之内的社区人群。

3、钱大妈:生鲜专营连锁,一场速度和区域的较量

钱大妈发展很快,更像百果园蔬菜和肉的版本,实际上是生鲜连锁专营店,SKU数量远远小于零售店。所以,它的特点就是自己做供应链,以加盟的方式去开疆扩土,开的速度肯定会更快。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区域的限制,因为其内核是供应链,以此来提升效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广东人对新鲜要求程度特别高,这是它的一个营销点。这套东西换了一个地方,消费者的认同就不一定一样了。

我们此前投的家家悦,才是山东区域市场生鲜零售最大的公司,也是A股的上市公司。我相信,社区生鲜未来是多模式并存的一个状态,大家都在摸索出一个套路,谁都不能说自己已经成功了。

现在还是看谁跑得快,当你有足够大的规模时,就能有更大的机会盈利,先把一个城市打好,有能力了再抢第二个城市,一点点推进。

4、叮咚买菜:高密度的前置仓,能否形成可复制的效率?

除了以上以门店为基础的模式,到家服务的模式现在也比较火,经过这些年移动互联网的教育,到家这种需求肯定是有的。从逻辑上来说,门店类型企业的投入产出和规模盈利,比较容易测算出来。但叮咚买菜这种高密度的前置仓,模式上其实是很打动我的。

不过,到底它的效率能否形成可复制的效率?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点。

第一,规模上能不能带来盈利,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假设需要去验证。现在这个模式成本也不低,需要更高密度的网点,才能抵消成本的上升。

第二,其实它也是一个区域流量垄断的生意,必须做深供应链,才可能实现更高效的经营。

而且,这类的平台性公司,会是一个个台阶的向上发展。某个阶段做流量比较凶,到了下一阶段它就需要沉淀供应链,等供应链慢慢磨合,要再突破去提升流量,这样来做持续性的拓展。

同时,它是一个比较重的生意,像叮咚买菜这种高密度的前置仓,无论是它的暗仓,还是营运到家服务,其实都是自己提供的。也就是说,零售商自己在做门店、交互、获客这套体系。

它的内核其实与零售商没有区别,只是说我把明店变成暗店,把坐商变成行商,它在店里也要分点,有各种盈利上的操作,实际上它的成本到底能比门店降多少,也是一个疑问,还在尝试的过程当中。

5、社区团购:从B2B快消衍生出来的新市场

社区团购,是团购模式的一个,或者说是最近社交电商的迭代版本,因为有了强大的微信流量池以后,它可以把一部分流量分出来。

这种模式在以社区为单位的范围内,实现了消费者转换,内核实际上和快消B2B很像。但快消B2B并不具备很深的控制力,反正对小B来说,谁给得更便宜我就跟谁做。这些有小店场景的,实际上相当于社区里的坐商。

而社区团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社区里一些团长,有闲暇时间和社交能力,项目方用互联网的工具,让更多社区里的人跟着她一块买东西。所以,往往宝妈(团长)的家或者她指定一个地方,就变成了自己的店,等于用互联网虚拟的场景,替代了门口的夫妻店。 

社区团购做供应链给团长,然后团长负责获客,形成一种分工合作。但团长相当于一个小加盟商,对它的管控实际上跟夫妻店的管控一样,会很不稳定,这家或者那家找我都可以做,反正有好几个品牌。如果你把她变成直营,又会失去活力。

所以,它的演化到底是轻加盟、重加盟,还是一个中间形态的加盟,大家对这里面的管控关系还没有理出来,包括如何才算做的好,还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

但因为找团长还是一件相对容易干的事,你给工具让她自己去获客,总体的体量起来会快一些。

相比于门店,本质上这是一种分流的形式,而不是迭代,你抢了那一点流量很正常。这也会是一个非常区域性的生意,也需要一个个地方打。

因为有些社区生鲜门店本身就是一个平台,它的供应链、SKU数量非常完整,是作为一个标准化的零售体系存在。在社区里,团长能卖的东西是有限的,并不是一个高效率的体系。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生鲜门店在做社区拼团,说实话,会做门店的互联网能力比较弱,它本身有自己的经营哲学,对它们来说,拼团更多是做一些尝试。能不能演化出一套既有门店又有互联网场景的模式,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说把店长给变成团长,但都还在不断地演化当中。

6、谁能区域垄断,谁就能赢得一局?

不同的社区生鲜模式,其实都是在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口。但和日本不同的是,中国零售商所有最终的模型都是吃独食的模型,也就是全都自己来做,从最源头一直到门店,能挣的钱都自己赚。原因在于,大家互相之间还都不太信任,没有形成一个社会化分工的体系。

大家都是把手伸到对方的利益链条里去,最后只能自己干。所谓专业的让别人干,几乎是没有什么价值会从这个环节分出去,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毫无疑问。

简而言之,在中国,零售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生意,它一定要规模垄断才能生存,就跟阿里、京东一个道理,老一老二还行,老三就没了,不只是说能不能赚钱的问题。

在某个层次或者区域也一样,一定要这样才能活下来。但是中国这么大,这么复杂,吃的东西也特别不一样,所以不可能一家生鲜企业可以做到全国,这种巨头是不成立的。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它们的模型都会以区域市场为中心来发展,最后都会变成区域龙头。

像是我们投资的家家悦,用了20年时间在山东发展成一个营收140亿元收入的零售企业,它其实只做深了几个二三线城市。

目前,社区生鲜的状态是百花齐放,几种模式都在快速地抢流量。最后,谁阶段性能够垄断区域流量,谁就阶段性赢了一局。

 2019社区生鲜将走入深水区

1、为何投资生鲜传奇?

首先,最重要的还是人。我跟中国很多的超市老板都熟,生鲜传奇王卫实际上是中国零售超市的一个中生代领军人物,40多岁,年富力强。而且他本身特别接地气,运营能力强,又特别善于学习,包括人品也很厚道。

整体来说,他在零售圈子里面认同度非常高。而且他经营的这套模式,是先用自己的钱摸索出了20家店,在区域城市有一定的可复制性。从四年前认识,我们用了很长时间来跟踪,基于一种高度信任,才决定去支持他快速地发展。

当然,这个模式也不是有100%确定的东西,我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迭代和演化需要他去做。

过去这一年多,生鲜传奇的发展速度还是在意料之中,基本上是根据我们测算和计划的进度在走。意料之外的是,社区生鲜又出现了很多新模式,比如说社区前置仓,这件事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 

流量端的投资布局一直是我们的强项,无论哪一种风潮来临,我们其实都会花精力去专门研究。

但对我们来说,最核心的不是风口,而是理解商业的内核,看明白这是一个什么事儿。所以,流量模式这端我们会不断跟踪、快速研究,在一个时间段内寻找下手的可能性。我们弘章资本的投资风格总体上会偏性价比、谨慎,不会以太高估值赌一个风口。

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个特别新的东西或者突然发生的行为。而且,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验证它的逻辑。

2、2019年,社区生鲜将走入深水区

对于社区生鲜的创业,我认为:

第一,这是一个特别难的行业,所以不要轻易创业。

第二,这个行业的门槛很高,它需要比较高的投资强度,不是小钱就可以去做的生意。

直营难度会更高,C2C短期容易跑到一定的规模,但长期看,它的单店模型容易被其它模式打掉,所以最好不要轻易做。

同时,如果他没有玩过一定规模的话,是做不出来这套供应链体系的,这是非常难做的事情,不光要会玩流量,而是需要常年的供应链积累。

至于最终是直营还是加盟?我认为没有所谓的趋势,其实都是由创始人基因决定的。实际上这是两种经营哲学,两条路上都有很好的成功案例,但因为参数不太一样,这导致了它们并不能够兼容并存。

单就社区生鲜这块来说,2019年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认为,到2019年,2018年尝试的几种模型,会从概念走到深水区,走向一定的规模。所以,到底是效率提升还是下降,是价值创造还是毁灭,到今年,是该用数据验证,到交作业的时候了。


此前,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数据显示,90后在中国网民中占比达28%,居于各年龄段首位。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说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仍然是中国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而在尼尔森中国消费趋势指数调查中也得出: 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
为了抓住时代的核心消费群,“品牌年轻化”俨然成了众多品牌讨论的话题。那么, 如何挖掘出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Ta们的消费趋势是什么? 这次,亿欧品牌实验室邀请了多位品牌实践者就 “读懂年轻一代的消费趋势” 为主题发表观点,共同探讨。

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90

从生鲜传奇、钱大妈、叮咚买菜,看万亿社区生鲜的打开方式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野草新消费;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无人便利店加盟苏宁便利店无人便利店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