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互联网+”带给监管部门的4个纠结
在7
月
30
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的研讨会上,知名网络经济学家、国科大吕本富教授认为:
“
双创
”
、
“
四众
”
、“共享经济”和“互联网+”等扩张性战略的落地实施,为
“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调结构
”
等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起到了非常大的保障作用。以
“
共享经济
”
的典型代表、拥有
1300
多万注册司机的滴滴出行为例,它不仅为自己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以吸纳就业的形式帮助钢铁、煤炭、水泥和石化等许多不景气的传统企业所富余的大量劳动力、复退转军人找到了新的就业途径。这不仅对解决全社会的打车难、降低社会车辆的闲置率、保护环境等难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维持社会稳定方面的贡献也十分显著。毫无疑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央所打出的这套
“
组合拳
”
是正确的,有效的。
但是,凡事总有两面。由于 “ 互联网+ ” 从思想到路径、工具,都充满了创新性,与传统社会和产业的运营规则、治理体系有太多的不同,这就决定了 “ 互联网+ ” 给政府带来的也不全是正能量,至少在短期内还有诸多的 “ 不良反应 ” 。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太黑在这次会上阐述了 “ 互联网+ ” 带给政府的 4 个纠结。因为当时的时间有限,未能仔细讨论,再次撰文以供大家参考。
纠结 1 ,私家车转网络约车。
长期以来,为了管好满地乱跑的出租车,政府以 “ 经营权 ” 的形式确立了出租汽车公司的专营模式,特别是不允许私家车提供出租服务,构建起了出租市场的政策壁垒、资质壁垒和资金壁垒。但是,在规范市场发展的同时,这种模式也因理不清的利益纠葛而逐步走向了垄断,进而导致了供给量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和民怨载道的结局。多年的胶着之后,平地出惊雷,滴滴出行、神州租车、 Uber 等网络约车平台横空出世,给民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平台一诞生就深深地刺痛了各方的神经,在一片唇枪舌战、电光火石和刀光剑影之中艰难前行。幸运的是,滴滴们最终还是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民众的千呼万唤中最终出台。这标志着我国的出租市场,乃至诸多的管制、垄断领域将有可能逐步走向新的商业文明。但是,这两部法规的出台只是一个小纠结的结束,更大的纠结才刚刚开始。随着数以百万甚至千万的私家车争相涌入出租市场,驾乘安全、纠纷处理、交通拥堵等问题都将向监管部门的体力、耐力和智力发起挑战。虽然 “ 开闸 ” 之举应了民众的呼声,但如果管不好闸后之事,老百姓恐怕也不会轻易答应。所以,交通出行的 “ 大考 ” 即将到来。
纠结 2 ,私厨共享。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个话题 “90 后都有病 ” ,其主要观点是说 90 后都得了 “ 懒癌 ” ,得到了诸多 90 后的大力 “ 点赞 ” 。因为罹患此 “ 病 ” 的原因除了懒,还有 “ 忙 ” 和 “ 不懂 ” 等因素,所以 90 后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服务,比如外卖订餐。这种模式是近年来的 “ 大网红 ” ,以至于引得百度都对 “ 高大上 ” 产生了信仰上的动摇,分身做起了 “ 百度外卖 ” 。由于 “ 产 ”“ 吃 ” 的时空分离,外卖模式使得食客的现场监督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外卖者就干起了黑心的勾当,以次充好、在脏铺里加工屡见不鲜。今年 “315 晚会 ” 就对饿了么等平台上的违规商户进行了深度曝光,引起网民一阵 “ 呕吐 ” 。 8 月 6 日,《新京报》记者再次痛斥 ” 北京惊现三无“外卖村”,黑作坊用手拌粥、厕所洗菜,办假证挤进百度美团 ” ,让消费者还没放下的心悬的更高了。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外卖模式正在悄然、快速地发展,这就是 “ 私厨共享 ” ,典型代表是 “ 回家吃饭 ” ,其注册饭友已超过 100 万人,日成交 2 万余单,单日交易额近百万元,预期年交易额达三千万之多;平台上的供需双方交易得不亦乐乎。这种模式倡导的是退休老人、空巢老人、厨艺爱好者或需要小成本创业的人在自己家里做饭,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卖给消费者。从写入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 “ 分享经济 ” 来看,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方便群众生活和吸纳就业,如果能大面积普及,社会效益将十分显著。但是,从监管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与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中有关食品的加工环境、经营者必须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加工许可证》等一堆证件的要求确实不符,是不折不扣的 “ 违法行为 ” 。如此一来,“私厨共享”可能是继私车转网约车之后又一个很快会让政府纠结的创新。
纠结 3 ,互助金融。
钱这个东西对身处现代社会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想做事但缺钱怎么办?先人们在几百年前就想到了这个问题,陆续创造了 “ 钱庄 ” 和 “ 银行 ” 这样的机构来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以解缺钱之渴。可事与愿违,银行历来是 “ 嫌贫爱富 ” ,不喜欢 “ 雪中送炭 ” ,只愿意 “ 锦上添花 ” 。这使得社会底层的人们很难解决资金问题,只能依靠民间借贷,甚至遭受高利贷的盘剥。在另一个场景中,为了让受损的人有所补偿,先人们创造了 “ 保险 ” 这个模式。事实上,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公司和以省钱为目的的投保人是一对天生的冤家,挖空心思地相互算计,表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互相骂对方是流氓。在这种心情下的合作效果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是保险费水涨船高,老百姓嗤之以鼻。这两种情况都促使了 “ 互助 ” 思想在金融领域的萌芽,并最终在互联网时代绽放为草根的 “P2P” 和 “ 相互保险 ” 两朵奇葩。问题是,这两种模式都因为存在监管困难而被现行法律睥睨和拒绝,披上 “ 分享经济 ” 外衣的民间金融互助给监管部门的胸口又钉上了一颗铁钉,怎么办呢?监管者不敢有高层的 “ 浪漫思维 ” ,他们的态度很明确,不行!比如,保监会方面曾多次表示:由互联网平台推出的互助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保险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正常权益,保监会将加大对这些平台的监测和甄别力度,对于打着互助计划的名义而实际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的,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问题是,民间金融互助的发展速度已经证明了老百姓对它的认可,不在法律和监管上快速跟进,简单地一刀砍死,合适吗?
纠结 4 ,社会化医疗。
在太黑看来,经常宣布胎儿是 “ 怪胎 ” 的医院才是不折不扣的 “ 怪胎 ” 。为了让医院尽可能好地给自己服务,老百姓同意政府给医院尽可能好的政策: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要血给血,就差给命了,还不收税。可是呢?出厂几块钱的药在医院卖到几十块,几十的药可以卖到几百上千,一颗假牙本身没多少钱,三甲医院动辄收费几千上万! “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 是许多病患家庭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在贫困山区。调查显示, “ 因病致贫 ” 和 “ 因病返贫 ” 是当今中国贫困人群的主要致贫因素。有病固然有损,但医院的 “ 血盆大口 ” 才是吞噬病人财富的主要原因。 所以,类似于美国 Theranos 这样的独立医疗服务机构就有可能成为医院的 “ 掘墓人 ” 。 Theranos 的创新之处是把原本属于医院日常业务的 “ 验血 ” 给切了出来。这家创新型公司所发明的血液检测方法只收取不到医保和医疗补贴费用的一半,比较低廉,但却能提供 240 多种常见的血液检测服务,检测结果可供协议医疗机构使用,这就大大减少了传统模式下患者到各家医院重复验血的次数。 2015 年 10 月《北大西洋月刊》曾邀请了硅谷 101 位 CEO 、投资人和智囊团成员对硅谷现在的技术、政治和文化进行了一次投票。其中,“哪一家创业公司会改变世界?”的投票结果显示, Theranos 仅次于特斯拉位居第二,其估值也曾一度超过 90 亿美元,足见大家对 “ 分拆医院业务 ” 这种模式的认可。但不幸的是,这家企业近期因为在技术操作上不够认真而官司缠身,濒临关门。但它带给我们的“共享验血数据”的启发却值得思考,至少证明曾经是铁板一块的医院,其某些业务是可以分割的。 以此类推,如果操作上足够严谨的话,类似 B 超、 CT 以及核磁等昂贵的检测服务,借助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设备、云计算平台,都有可能实现共享。因此,我们大胆预测一下,在未来,备受诟病的医院可能被逐步 “ 肢解 ” ,除了实在难以分拆的业务之外,其余的可能都会被剥离,医院社会化、碎片化也许会成为趋势。到那时,医疗监管会不会让政府头疼呢?
互联网对社会各领域的冲击还在持续,其路径、广度和深度也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清晰预测的。越是市场化程度低的领域,基于互联网的变革空间越大,与现行管控制度的矛盾就越深。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借助先进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堵不如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就是 “ 疏 ” 的鲜活案例,值得点赞!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周长青;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