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信贷进入“大额”时代:腾讯、阿里、百度产品纷纷提额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线上信贷进入“大额”时代:腾讯、阿里、百度产品纷纷提额

近段时间,多位业内人士在与消金界(微信ID:cfwnews)交流时,不约而同提到了信贷额度提高的趋势。

在各项成本攀升后,不做大额信贷,似乎只有死路一条。

消金界了解到,蚂蚁花呗与蚂蚁借呗,目前都在鼓励用户“升级”,升级之后信贷额度会相应提升。小编的信贷额度提升幅度达44%(具体额度保密呦)。

消金界还询问了另一位蚂蚁借呗的用户,他的额度变化更加明显,从一开始的8000元,逐渐提升到12000元,今年五月份,更是直接蹦到24000元,额度实现了翻倍。

一位用过微粒贷的小姐姐也坦言,一开始微粒贷给到她的额度是8000元,有段时间经常使用,额度上升到了14000元。今年3月份,她再使用微粒贷借款的时候,发现可借额度已经涨到了27000元。

京东金条的人也有类似的反馈,在一篇介绍京东金融最新动作的文章评论中,一位读者留言额度突然提升了不少。

除了ATJ系的消金产品,刚在美国上市的小赢科技,在今年8月,也开发了一款新的个人 消费金融 产品——“小赢钱包”。该产品前置信用额度高达6万元,并能享受长达36天的免息期。

这么高的纯线上信贷额度,他们都是家里有矿,不怕借款人不还吗?

为什么提升额度?

一方面,这与平台的经营压力分不开。

消金界发现,近期各大平台的成本都出现了大幅度上升。

以趣店(NYSE:QD)为例,2018年第二季度相比2017年第二季度,收入成本增长了387.8%,营销成本增长了68.5%,行政费用增长了154.8%。

无独有偶,拍拍贷(NYSE:PPDF)2018年第一季度与2017年同期相比,经营成本增加了224.2%,销售和营销费用增加了354.5%,行政费用增加了158.6%。

更为重要的是,行业获客导流成本普遍上涨超过50%。像乐信(NASDAQ:LX)这样的大平台,其二季度人均获客成本,也从前一季度的108元上升到138元。

成本大幅度攀升,为了保证盈利,压力势必会传导到产品端。因此,提升额度,扩大单位信贷产品的盈利水平,成为必然的选择。

另一方面,能这么干的平台,也因为有“家底”。有钱还在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手里有数据。

截止2018年6月30日,拍拍贷积累注册用户已达7810万人,借款人累计1240万。趣店注册用户总数则有6790万,活跃借款人为400万。

有了大量的用户,才有数据积累,而数据可以帮助优化 风控 模型。

某位做纯线上信贷业务的从业者告诉消金界,“小额分散”仍然是纯线上 信用贷款 风控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提升额度要进行客户分类,会给借过钱并还清了的客户上升信用等级,二次借款的时候会提升额度。

业内人士称,这是目前主流线上信贷产品普遍采取的做法。

蚂蚁借呗、腾讯的微粒贷、京东金条,都是基于自己的生态体系,构建风控的白名单,对体系内信用好的客户开放,然后再逐渐的提升借款额度。

早在多年前,捷信就已实现2万以上大额信贷。当然,他们并不是纯线上的信贷。

捷信内部人士向消金界透露,他们线下门店的白户客群,如果有过3C等产品的分期,还有良好的还款记录,平台方会批线上信贷,额度一般会超过2万元。

因此,这轮信贷额度提升,原因还有数据积累后的自信。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背后的风控技术已经走过了一轮周期,并验证有效。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经济承压运行下,信贷风险确实越来越高。

首山金融副总裁郭雷就表示,目前风控手段没变,客群也没有变,欺诈风险却在不断的上升。

对于纯线上的信贷产品来说,这无疑是危险的。平台方都在用技术解决风控难题。

然而现实是,一些主打低额度的信贷平台,或许都称不上有实际的“风控体系”,他们主要靠高定价覆盖风险损失。

业内人士告诉消金界,这种做法局限性明显——无法扩大规模,想要走大额路线很难。

现在各项 成本高涨 ,再加上监管加强,想要靠提高定价来覆盖风险损失已经不切实际。

因此,现实倒逼平台提升风控水平,尤其是对用户还款能力的确认。

消金界从飞贷了解到,他们的信贷产品笔均额度高,而且能向全网开放。

之所以能这么做,对方回复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平台计算能力强,飞贷的风控平台可以在毫秒间完成数据解析,再进行多模型的评分比对,以给借款人最适合的额度。

另一方面,用户管理周期长。飞贷对用户进行生命周期管理。

微粒贷的风控在业内也被称道。当然微众银行凭借腾讯的关系,拿到的数据多只是一方面。

另外,消金界(微信ID:cfwnews)在朗迪峰会上,听到腾讯云金融风控业务研发负责人李超介绍,他们帮助微众银行,构建了一整套机器学习风控模型,底层是基于神经网络,能对黑产进行挖掘,检测用户是不是填写了虚假信息。

微众银行的信贷实现了小于0.3%的坏账率。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线上信贷大额化后,授信群体可能会收缩,会影响平台的用户规模。

但在信贷风险有恶化趋势的情况下,走大额化,不失为维持或提升利润的手段。

就目前看,信贷不做大额,企业会被成本拖累死, 要是做了大额但不升级风控系统,平台可能会被不良干趴下。

线上信贷以后的趋势肯定是,谁掌握了更强大的风控技术,才能长久地活下去。尽早投资技术,以技术驱动,平台才不会被“马太效应”淘汰。


在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智能融合、技术推动的新形势下,数据、场景、流量是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基石,在这一基础上延伸出的智能解决方案、智能风控、反欺诈、智能营销、智能催收、智能投顾等业务百花齐放。虽然过程坎坷起伏,但终点明确又清晰。未来,金融科技将成为金融产业下一阶段竞争的核心生产力。

2018年11月30日北京国贸大酒店 ,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金融科技创新者论坛】火热报名中: 抢票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08

线上信贷进入“大额”时代:腾讯、阿里、百度产品纷纷提额

随意打赏

阿里银行网商银行阿里线下实体店阿里小微信贷阿里线下超市阿里金融信贷百度教育信贷阿里信贷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