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董事长王涛:平安十年“医疗梦”
【编者按】回顾2016年的时候,移动医疗绕不开的就是 平安好医生 ,年终5亿美金的融资“炸弹”、年末10亿元的收入传言,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行业的心弦。近日,平安好医生董事长 王涛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披露了平安好医生建立的前世今生及部分运营数据,也解析了新的一年里平安好医生的战略、战术。
本文转载于经济观察报,作者李意安;由亿欧编辑整理,供行业人士参考。
在过去的三年里,他 一手组建打造了平安系继陆金所之后的又一独角兽企业。这位自诩可在零下3度,8级寒风中打球的“铁杆”,天生有股狠劲与韧性,或许正是如此特质成为马明哲选择他作为执掌平安好医生帅印的人。 在项目启动的将近三年时间里历经两次战略转型,即将迎来一个有望连接用户、机构、智能设备等诸多参与方的平台时代。
在商业环境的风云变幻中锐意革新,走出前世代之条框,才是次世代语境那种将来时的力量。
今年5月A轮融资获得30亿美元估值,创下全球移动医疗初创企业单笔最大融资及A轮最高估值两项记录之后,平安好医生一战成名,于是人人都知道了,保险起家的马明哲还有一个医疗梦。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梦,马明哲已经做了十年。
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CEO王涛回忆,加入平安之际,马明哲曾和自己聊起10多年前“三网合一”的想法, 所谓“三网”,指的是医网、药网、信息网。 事实上,他不但这么想了,而且这么做了。将近十年前,平安曾经收购过一枚医药电商的牌照,但由于彼时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三网合一”念头最终囿于种种限制未能成功落地。
然而,一念既出,万山无阻。2013年前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马明哲再一次看到了可能。这次,他将目光投向了王涛;一个人与一种开放生态圈的故事亦由此缔造……
一个人与一种生态圈
“无论医疗还是保险,这两个万亿级市场都是十分传统的行业,很好奇两者通过互联网能够催化出什么神奇的化学反应。”出于这样的好奇,王涛接受了挑战。
其实,在来到平安好医生之前,王涛的职业履历一直聚焦于互联网领域,作为一个纯技术背景的高管,曾先后任职于微软、金山和阿里巴巴。双方一拍即合。
2013年12月王涛加入了平安,2014年8月平安健康险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2015年4月平安好医生APP上线,仅仅19个月之后的今天,已经跃升为中国互联网用户求医问药的最大线上入口。王 涛透露,截止11月底,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1.3亿,同时,第三方 大数据 服务机构Quest Mobile 2016年10月发布的中国Top2000 APP榜单显示,平安好医生月活跃用户2138万,人均月使用次数71.8次,月度活跃用户数排名所有医疗类应用首位, 而据Trustdata数据统计,其健康商城频道月活接近1000万用户,占据移动医药电商市场日活跃用户数的97%,为第二名壹药网的20倍。
但在王涛看来,更有价值的数据呈现在后端。 “我们眼下合作的公立医院已经达到2000家,其中760家是三甲医院,合作诊所5000家,自建医生团队1000人,其中70%来自三甲医院,我们是和医师协会合作,对接整个数据库档案库对接,严格把关医生从业资质。目前团队非常稳定。”王涛透露, “我们希望自己是一个连接用户、保险公司、医保、医院、诊所、检验检测机构、新兴智能设备和以及各类健康服务提供商的综合性平台。”
故事的精彩时间节点从这里开始。
2016年5月,平安好医生融资5亿美金,估值达到30亿美金,打破了全球范围内全球移动医疗初创企业单笔最大融资及A轮最高估值两项记录。
“2015年年底我们开始筹备A轮融资的相关事宜,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我们对自身的业务模式进行了二度的梳理和定位。”王涛告诉记者,“当用户数已经达到近亿的量级,相较一年之前已初具平台雏形,用户需求也开始逐渐变得多元,这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更轻更快的模式去将更多、更专业的产业方串联到我们的平台上来,因此,我们制定了从构建闭环到走向搭建线上开放平台、打造健康医疗线上生态圈的战略升级。”
而事实上, 尽管彼时平安好医生项目才刚刚启动两年,却已经经历过两次战略上的转型。
早在项目组建之初,平安好医生的自我定位是“ 健康管理 +移动医疗”,希望构建一个健康管理和在线问诊的服务。 2015年,通过线上问诊获得初期的用户积累之后,平安好医生开始由单纯的在线问诊走向了“医”和“药”的结合,通过收购了合肥快易捷和江西纳百特,拥有了B2B和B2C的药品交易流通牌照,并通过和上海华氏大药房、北京国药等第三方的合作不但构建了线上供药的能力,同时在8个城市完成了送药上门的试点服务。
“除此以外,我们在健康管理层面与国内几大体检中心合作,为用户提供线上体现预约支付、线下服务再回到线上进行体检报告解读和健康计划跟踪的服务,并为客户建立起了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O2O2O’(Online-Offline-Online)的闭环。”
A轮融资到位以后,平安好医生以平台战略缔造开放生态圈的想法逐步清晰。
“ 平安有综合金融的优势 ,在集团首席保险官李源祥的带领下,所以平安体系内无论是业务协同还是交叉销售能带来非常好的助力。 而平安体系之外 ,我们会采用服务输出的方式去完成合作,以前通过APP引入更多的合作方,而未来则会通过插件的战略在合作伙伴的业务场景中完成嵌入, 下一步,我们还会大量地和医生、外部专家、全科诊所、分类诊所以及各种医疗大家康的服务提供商合作。”王涛告诉记者,这将会是平安好医生2017年最重要的一个开放平台的思路,“这是我们打造健康生态圈,构建‘中国特色’HMO平台过程中至为重要的一环。”
除此以外,王涛透露, 未来,平安好医生将成立医疗大健康生态圈的孵化基金,帮助生态圈上的合作伙伴一起孵化诊所、技术和服务供应商。
“ 第一期预计将在2017年1月启动, 我们会联合一些合作伙伴共同投入10亿人民币,选择管理团队优秀、有较好的商业化机会并且与我们平台业务有良好支撑作用的初期项目进行深入合作。”王涛表示, 未来平安好医生会时刻关注生命科学等尖端技术的突破,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疾病预测预防手段的发展,并与国际前沿的技术实验室加强合作。
“我们并不担心盈利模式,因为当我们完成了开放平台的缔造之后,可能触发的盈利点是非常多的,医药电商、打包健康类服务的O2O产品、广告、保险合作等,除此以外,未来利用我们的大数据沉淀跟医院、药厂以及健康领域的服务提供商共同探索的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王涛笑言。
怎样一个“中国特色HMO”
接下来,不妨聚焦“中国特色HMO”,它关乎平安医疗梦的保险控费与普及程度。
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的概念在美国并不新鲜,但在中国仅仅处于萌芽阶段。
“HMO的宗旨之一是通过平时‘预防为主’的保健筛查,减低总体医疗费用。因此,在海外成熟国家的HMO体系中,首先强调的是健康管理,防患于未然,一旦生病,惯常的做法先找家庭医生,然后再求诊于医院。但我们测算过,如果按照美国的模式建立那么多全科诊所的话,可能要几十万家才能实现全民HMO,这既不经济,也不科学。现在国家也在做分级诊疗,希望大家先到社区卫生所再到上一级的医院去,但中国人口太多,而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医疗水平又极为参差,因此我们通过互联网方式来实现全国覆盖。”王涛介绍称。
“平安好医生想要实现的目标是引导用户首先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然后一旦生病,要区分究竟是小病还是大病,小病线上诊疗,线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平台上有一键挂号,为用户预约医生,我们对医生有评价机制,避免客户在线上转线下的过程中上当受骗。当然线下的一些检查和诊断是目前线上无法完全替代的,因此线下诊断也能够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度,有时候能够重新为线上一些业务实现流量上的反哺,尤其是一些健康管理的内容,比如咨询、健康计划、减肥、戒烟、慢病管理、癌症预防等等。”
而对于中国的保险公司而言,平安好医生希望真正为其实现有效控费。
“在中国,主要的医疗服务体系的支付是由政府医保完成的,跟商业保险的关系非常少。而商业保险也很难通过和医院体系的打通实现控费。”王涛表示,在平安集团健康医疗的整体布局战略指引下,2016年平安好医生联手平安系险企在控费层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
2016年12月17日,平安好医生与香港盈健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于上海市黄浦区开设首间定位于综合医务服务的旗舰店香港盈健诊所。 “盈健诊所的项目可以看作是我们医疗孵化基金的一次试水。目前我们的合作模式是,盈健诊所独立运营其品牌,而我们作为参股的投资方,可以就其线下诊所进行一些业务上的模式探索,比如如何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怎样实现更有效的控费等,一旦试验出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将来就可以大规模复制到与其他第三方的合作中。”王涛表示,“而除了通过HMO帮助保险控费, 另一方面,我们也尝试打通了一些医院端, 比如通过和深圳南医大、重庆西南医院等医院合作,进行了一些商保直赔的探索,免除了客户垫资的过程,让客户的体验更流畅,这套模式被实验出来以后可以复制到全国各地,也可以推广到一些三甲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而缓慢的推进中,政策的破冰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曙光。 2016年8月,国家卫计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医生多点执业的藩篱被打破。除此以外,部分区域开始试点互联网医院,医保的异地结算也正在慢慢走向开放,一些省市甚至开始尝试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对平安好医生而言,虽然现在数据上看我们已经是行业第一,但在蛋糕不断膨胀的前提下,我们不但要成为行业第一,更要不断地超越自己。”王涛说。
他的不远梦想是,未来三到五年,平安好医生的任务是更深入地打造服务闭环。 他认为,这也符合马明哲董事长以及投资人的期待,让平安好医生的估值货真价实,而且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