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大闸蟹冷链受青睐还不够,中国冷链建设最缺的是这个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恰好是一年中螃蟹最肥美的时候,双节效应加上国人消费水平升级,大闸蟹已经替代月饼成为这个特殊假期最受欢迎的食品和礼品。
经营大闸蟹的各类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自然是喜上心头。然而,却有一部分消费者面对垂涎已久的美食却如鲠在喉,因为寄递来的大闸蟹还未到餐桌,就因为各种原因的延迟交付而死掉变质了。在许多社区,我们经常能看到,整箱未及蒸煮而腐败发臭的大闸蟹被丢弃在垃圾箱内。
之所以发生这一幕,冷链末端的配送失误应是最大原因。
常温下,大闸蟹脱水后生命周期只有20个小时左右。 假若处于摄氏5度左右的低温潮湿环境中,螃蟹会因休眠而延长存活期;绑起蟹脚,还可使螃蟹减少体力消耗。两个方法叠加就可以让大闸蟹保质72小时。绑起蟹腿可以在捕捞螃蟹时顺带完成,而要让大闸蟹处于低温潮湿环境且保持在72小时之内完成蒸煮,就只能依靠高效冷链了。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冷链在中国却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据了解,欧美日韩在 农产品 、果蔬和肉禽上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95%、98%和100%,而中国去年在果蔬、肉禽和水产品上的冷链流通率仅有22%、34%和41%。
与此相对应,中国2016年的GDP达11.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14.84%,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2万亿元(折合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5.5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中国狭义奢侈品消费额高达1204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市场总量的44.5%;2016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额也达到了913亿元,同比增长80%,预期2017年生鲜电商交易额将超过1500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中国冷链市场既不缺需求,也不缺供给,更不缺资源,缺少的是结构合理而均衡的冷链基础设施。 这其中既有冷链企业小而散、难于覆盖全冷链而易产生“公地悲剧”的原因,也有公共财政投资没有投放到本应投放的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领域的因素。如此一来,导致冷链成本居高不下,仅冷运成本就占总成本的40%以上,企业由于难以获取边际利润而缺乏投资动力,使得冷链系统极易产生“断链”。
十年间,阳澄湖大闸蟹价格上涨了1.5倍。2016年,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为2100吨左右,今年由于围湖养殖面积降低了一半,预计产能仅有1400吨。需求增加的同时供给却减少了,必然导致大闸蟹价格上涨。
其他品种的大闸蟹价格一样水涨船高。伴随着大闸蟹开湖季的到来,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闸蟹的销售额增长近500%,且平均单价上涨200元左右。去年全国大闸蟹的年产量约80万吨,产值超过500亿元,预计今年的产值将达到778亿元。
大闸蟹日渐升高的价格和随之带来的高额利润,让社会资本投资相关专门冷链成为可能,从而在专门冷链的基础上,形成边际成本低而边际利润高的冷链体系。
周期短、需求大、数量少且利润高的大闸蟹冷链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资本的青睐,而“电商+高端生鲜冷链”模式也让传统的生鲜冷链获得了创新。在大闸蟹市场竞争,仅仅通过冷链是很难获取高额利润的,因为冷链的高成本和短时限会令企业存在亏损风险,但如果将大闸蟹销售与物流配送融合,则很容易实现“信息流”、“商品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从而实现高收益的产业生态链。
快递业的龙头企业顺丰曾经在大闸蟹配送市场上独步天下,历史上约80%的大闸蟹配送订单都是通过顺丰快递到消费者手中的。顺丰还与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合作了十年,一度垄断了95%的大闸蟹配送市场,并建立起了顺丰优选这样的大闸蟹专门销售渠道。
看到这一高收益高利润市场的并不仅仅只有物流企业,拥有渠道优势的电商对大闸蟹市场更是趋之若鹜。京东、天猫、1号店、苏宁易购等都已积极投入到这场高端生鲜冷链的角逐中。
依托号称全国最大的生鲜电商冷链宅配平台,京东物流为阳澄湖大闸蟹提供了包含物流、运营和营销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据了解,针对阳澄湖大闸蟹市场,京东物流今年继续沿用航空+冷藏车的运输矩阵,增设航空线路近20条,并优化冷链车运输路线,辐射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有近300个城市可以做到48小时内鲜活送达,其中近150个城市实现了24小时送达,上海、苏州等城市更可以实现6小时极速送达。同时,京东还推出了“死蟹赔付险”,消费者签收时若出现大闸蟹死亡现象可以“即刻赔”。
阿里自然不甘落后。前不久,天猫宣布与菜鸟网络和安鲜达公司联合提供极速配送,部分区域的消费者最快6小时就可以收到阳澄湖捞起的新鲜大闸蟹。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甚至推出了定时送达服务,送货时间以30分钟为一个单位,解决客户最后3公里至5公里的配送需求。
面临巨大挑战,顺丰今年也开始积极采取措施,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在增加航空专用全货机、陆运专属干线和高铁寄递的基础上,顺丰又增加100多条专线,以保证大闸蟹寄递工作做到“专货、专线、专运”。
激烈的大闸蟹市场竞争让冷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大闸蟹因时效问题变质的现象却依然屡见不鲜,这要归结于冷链末端在寄递时所产生的非标准行为。
标准化的生鲜冷链在处理冷链末端的非标准行为时,难免会出现差池,而“互联网+”的优势恰恰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互联网和物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生鲜电商,更应在末端配送上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探索冷链末端的柔性配送能力。
(作者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了解更多“蟹战”请戳:
为蟹而斗的京东、天猫、顺丰,他们的终极目标是?
生鲜电商供需两旺,流通不畅,如何破?
【新零售行业峰会来袭!】 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提“新零售”,自此“新零售”已成为当下电商界最热词,各电商大佬反复提到“线上线下融合”。如今,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模式也上升至新的风口,入局者蜂拥而至……
从旧到新,从传统到智能,零售经历着种种变化。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做到真正的落地执行?怎样借力实现销量和渠道的裂变?现场演讲嘉宾将在峰会上碰撞出精彩的火花,这将是一场新零售思想的盛宴。
“新零售 智能未来”——2017亿欧华东峰会: http://www.iyiou.com/post/ad/id/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