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工厂创始人李钦:“云化+AI”将成为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
10月18日上午,由亿欧公司、EqualOcean主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广外)、四方网盈联合主办的“2019大湾区科创峰会-势能·工业数字化论坛”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成功举办。三百余位来宾共聚一堂,探讨工业数字化的现在和未来。
云工厂创始人兼CEO李钦 发表了“ 工业互联网 的核心方法论”的主题演讲。云工厂“致力于成为制造业的亚马逊”,开创了零件和整机在线制造的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实现了制造从图纸到产品的全流程在线化。李钦提出,目前中国 工业软件 的发展趋势已经明晰,云化+ AI 化将成为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
以下是李钦的演讲原文,由亿欧经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大家上午好,今天讲的主题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方法论”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在行业这么多年的看法和做法。
我创业做云工厂之前一直做精益生产,是通用汽车的评估师,在中国这个岗位没有几个。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我跑过一千家左右大大小小的工厂,有50%的时间是在不同的生产现场,为他们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同时我也是广东省工业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所以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工业互联网的未来趋势之一,整个工业全场景的业务将会是一体化的,而在过去的若干年,工业软件提供的是单点式的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将工业场景全链条打通?
第一 ,我们很清楚做软件最痛苦的是不同软件之间的数字化打通。因为软件的框架不一样、数据库结构不一样,做数据调用太难了。西方工业软件巨头普遍的做法是先收购再工业改造,但这个领域又太大了。我们认为,想做全工业很难,但针对垂直领域打通是可行的。
而且我们觉得做工业软件,大部分的业务不存在太强的技术门槛,核心的难点在于对业务流的理解。怎么实现数字化不存在太大的认知门槛,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场景最后都可以做出差不多的产品。
第二 ,用户规模。有很多公司说花了几亿做数字化系统,那么究竟有多大的价值?我们可以反问一个问题,现在已经有多少用户了?全世界任何一个行业,规模都是数以十万家的客户群。做通用的解决方案,但只服务几十家客户,价值是不大的,未来一定是追求规模效应。
整体来讲中国的工业软件落后发达国家几十年,追上别人做了几十年的东西很难,但我们互联网发展得很好。我们的“云工厂”做非标五金、塑胶的零部件,60%都是从中国做出去的。
目前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业软件的趋势很明显、很清晰,首先是云化和智能化。今天很多很多工业软件都往云化走,像Adobe、美国在线CAD的平台也有非常大的用户群。
云化是一个很大的趋势,而且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 。云化有很多底层的东西都要重构,基于这些做定制,需要大投入。但是中国这种事很常见,特别是中国大企业,靠政府和融资做了非常多底层的东西。
第三 ,AI化。
随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AI化会在工业软件带来越来越多的场景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想法,CAD过去的设计都是一个线一个线的描出来,拉一个线做一个面成一个体,一点一点画出来的模型结构。当AI加入之后会有很大的助力,首先说模型,目前画一个轴,可以用语言指令描述一根轴让它自动画,这对于客户来说是个极大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云化+AI化是很好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另外,还有时间的关系,时间会证明一切。如果给中国大量的创新型公司足够长的时间和资源,最后产业链会出现不一样的成绩,中国工业软件会出现不一样的形态。
云工厂最核心的是中心方面,可以理解成我们是美团外卖、滴滴、淘宝这样的互联网平台 。我们做的是非标的五金零部件。中国的钢板、塑胶、注塑的结构件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类似美团外卖开店,整个订单执行全闭环数字化。比如传统的报价,正常情况下发给工厂两三天价格才可以回来,效率很低。但在平台上几秒钟价格就出来了,如果是人工约束机制四个小时价格就回来了,这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拿到价格,执行订单。
在后期给工厂进行数字化深度打通时,我们利用ERP深度赋能。企业上平台开铺,可以在线接单,在线回复客户的报价,管理客户,同时可以管理订单。订单流进入到系统都是自动的,客户做出一个BOOM,全过程到最后出货没有人重复做BOOM,包括生产端大家的排产、质检、上机、下机等。现在平台端上的客户有一千家左右。
另外一端,也是用SaaS深度赋能,我们设计了一个Sdear平台,这是针对非标制造领域做的应用。该平台单一账号登陆,全模块的功能都有。最关键是实现了产业链的打通和连接,全闭环数据流一体化。客户在这个平台当中研发下单,订单在哪一个设备上做,什么时间点,工人做了什么处理,质检报告如何,Sdear系统都可以兼顾。
最后需要强调一下,我们做的是产业互联网,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链交易和全流程的数字化打通,云工厂是针对非标、研发制造的企业,全产业链的制造平台,谢谢大家。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