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要重视创业精神
昨日,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在深圳举行。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赵勇,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演讲。
赵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分析了教育是一个相互创造价值的过程。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各方应该学会重新定义有价值的能力。而他也表示,创业精神是未来教育应该关注的问题,而未来教育的本质是让人不变成机器,让人继续成为人。
本文转自芥末堆,略有删减,供行业人士参考。
教育的本质是相互创造价值的过程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大家都分析了很多,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相互超度的过程,相互创造价值的过程。抱怨多是因为相互超度的过程变成了相互蹂躏的过程,老师不愿意做,学生和家长也不愿意做,严格意义上叫学校绑架了教育、家长绑架了教育。
我今天讲讲如何解决教育相互蹂躏的问题。
为什么要追求考试分数和相互蹂躏?国内的家长和老师、校长们不敢改,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教育是改变命运的过程,所以必须要有分数。
最近看了很多的衡水一中、毛坦厂的文章,我们不敢改、不能输在起跑线是我们选拔机制的问题。就相当于认为只有考好之后才能够进好大学,只有进到好大学才能找好工作,“学而优则仕”才能往上走,这就是认定的路子。
重新定义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
现在人工智能很火,但是人工智能教育当中绝大部分在办坏事,为什么在干坏事?我在国内看一个很轰动的消息,学校用人工智能监控学生的注意力,保障孩子们每时每刻都要有专注力,知道每天你多少人高兴、多少人不高兴,这叫大数据作恶。
其实教育在人工智能本质的问题不在于这个问题,其实人工智能是给我们松绑的问题,人与技术其实是一种相互之间协同发展的技术问题。技术的发展永远超越教育,而教育在技术发展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定义什么叫有意义的能力。什么叫做没价值的能力呢?比如在铜器时代,石器时代会打石头的能力就没有价值了。
未来的教育要重视创业精神
所以要考虑的是未来的教育要干嘛?现在任何一个课程的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定了一个标准: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而老师、家长就朝着这个方向走。学生的自杀、压力、学渣、差生都是用一个标准判断,导致绝大部分的人才可能性都消失了。
教育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叫人的多样化,分为智力、潜力、兴趣、动机、家庭背景,人是非常多元的。只要你按照某一个标准判断肯定就有差异,差异变成差距之后就很方便对人进行安排。
但整齐划一的人才能从事的工作已经被机器化了,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创新性的工作。未来的工作非平等,不是平均的发展,人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要解决的是怎么样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他的个体独体性的问题,只有独特以后才能卓越。
在未来教育里面,创业精神很重要。今后很多工作不是为你准备好的,而是要创造工作。从就业人才到创业人才,自己创造机会。要跟家长说,要让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过最好的生活、过幸福的生活,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能力。
现在国外很多的公司和大学已经改变新的教学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你的文凭不解决问题,你的教育经验也不解决问题,他们在乎你能干什么。智能机器时代人最大的本色是不变成机器,最大的能力是人继续成为人,这是教育的本质。我觉得这个话很好,人工智能时代给我们一个理由,今后要成功就是让人更加成为人。
相关推荐:
人工智能对教育格局的影响,这几方面不能忽视
教育人工智能面临发展难题,技术路径如何突破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