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遇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如何调整才能相互助力?
【编者按】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2016中国改革论坛”于12月4日在北京举行。 互联网金融 千人会创始会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 创新 研究院院长黄震教授受邀出席大会“金融改革与创新”论坛, 并作《 互联网+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演讲。他认为,要实现互联网+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度框架的保障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制度框架,最核心的两个点没有解决,一个是数据权益没有确权,另外是我们国家的法治化没有真正的实现有法必依,法律空转的情况非常严重,让这些制度发挥效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能实现。
本文转载于新浪财经,作者黄震;由亿欧编辑整理,供行业人士参考。
以下为演讲内容:
境外中国游客为了购买更舒适的马桶刷曝银联卡的事件表明, 旧常态下的产能过剩是因为在旧生产条件下的需求被满足之后无法再跟上新需求的变化而导致。真实情况并不是真的供给已经过剩,而是新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本身就是一种错配。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才提出新常态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和降成本,同时供给时必须运用新的手段和金融支持, 供给侧改革 本就和互联网金融存在天然的联系,互联网金融可以起到促进供给侧改革的作用。
首先,互联网金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中小企业 融资 难、融资贵是至今没办法破解的世界性难题,但是有办法缓解。 通过互联网金融可以提供新的供给途径、新的渠道、新的产品、新的制度设计。由于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结构性的需求变化,现在老百姓对于资金主要需求已变更为如何保值增值,面对巨量的金融需求传统金融机构并没有适时的匹配新的金融供给,这时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带来了便捷的投资理财产品和金融渠道提供给老百姓,例如余额宝等产品创新,互联网金融就是结构性改革实际的践行者。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有限,企业主诚信意识不够,同时企业的管理比较落后,企业的资产缺乏配置抵押担保等。 现在在新的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有可能缓解问题或增加破解手段。比如诚信问题,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征信的出现使得诚信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法;我们建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是以众筹作为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底部,使得融资渠道得以改善;对于企业管理,在全面互联网化之后,账本管理等等都有一系列的新的技术支持,例如金蝶、用友软件、挖财等可以帮助小企业主记帐,从而破解了中小企业过去没有办法形成完整帐簿的问题;还有抵押品信贷模式,,通过大数据风控,跟踪实时动态了解其信用状况,信贷不再需要抵押品。
过于曾经以小贷公司、担保公司为主的民间金融作为破解方式,结果只能说明国家政策的出发点很好,但最后没能解决问题,其根本在于缺乏技术手段的支撑。这些年我主要倡导用技术手段促进法律政策落地和市场的透明度弹性的实现,都需要用技术手段来促进、破解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
全球化的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现在已被污名化,现在出了E租宝事件,一些地方政府不敢谈互联网金融,其实大可不必。 对于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无论是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其实都是一个时代正在催生一种新的金融服务形式,一个新的时代下产生的新的金融标志,只不过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最佳的表述还是互联网金融。过去叫金融互联网是指金融机构采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方法,但金融的本质没有改变,只是用这些工具来促进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下建设一种新金融,用技术手段来改变金融。科技金融并不是用金融来支持科技,而是用科技武装金融,但并没有准确表达当下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特点:互联网新技术推动金融的变化,金融科技更是如此。 20年前美国就提出了金融科技,用一些技术手段支持金融发展,我们到美国做交流时发现美国找不到一个合适词的和我们对应,然后迫不得已用20年前的这个词跟我们来重新对接。2013在美国的时候,美国人说,你们中国人弄的这些,我们居然不知道怎么和你们对话!现在用金融科技和我们对话,其实还是比我们低一个层次。
互联网金融是跨界融合,特别是到了深度融合阶段出现的一个新鲜事物。原来叫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和金融互联网处于不同阶段的事物,
互联网和金融为什么能融合,有三个原因:
一、互联网和金融的产品的数字化,特别是货币数字化。
二、跨时间和跨空间的特点。在金融的设计上和互联网的设计上是共同且暗合的。
三、一系列契约的组合。 金融是一系列的合约组合,只是合约性质有时不一样,但不管性质是否一样,它是一个阀锁,把不同的主体链接起来的方式是一致的,所以能够内在的契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生事物。其新特点是去中心化,使资源配置效率更高且更优。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互联网金融怎样提供新的服务和新的供给,有一个特点是供给创造需求,不仅是需求需要新的供给来满足。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过去我们看到的是技术要满足原来旧的需求,但是进入互联网2.0之后,供给、驱动和创新产生新的需求,供给创造了需求,于是产生了P2P、众筹等新的模式。中国金融结构造成互联网金融从没有牌照,发展到在互联网2.0时代的突破——民间金融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同时这个时间点中国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从1.0时代到2.0时代就是一个渗透的过程,从2.0到3.0则是溢出的过程。起初技术产生影响,从而造成社会影响产业,最终影响到老百姓生活的过程,这就是互联网+金融和 金融+互联网 不同的结果。
金融+互联网是用技术手段提高金融的效率,但是互联网+金融是要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互联网环境、互联网资源下创造新的金融,所以新金融与移动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智慧金融、共享金融、法治金融等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特征。 未来的技术支持,环境变化会产生新的金融形势,就是为什么不断有新的名词出现的原因。
金融科技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能否形成全球性的相互呼应和匹配,大家可以看到,美国主要是技术市场,而中国是应用市场,由于中国有巨大的消费人口,所以创新的技术要找到中国应用才能形成一个大的市场。
互联网金融是全球化的事物,不是简单的中国化,很多人说中国有互联网金融,而为什么美国没有,其实美国早在互联网条件下通过创新,找到了新的金融,只不过没有中国这么大的产业,因为中国应用人口多,过去成就的领域多,用互联网技术来打造的市场更大。
从过去的利差模式到佣金模式,从资本金约束到资产流动的资产证券化,从债权营利模式到股权营利模式搞投贷联动,线下到线上的获客模式,从实物担保到大数据风控,从过去同质化竞争到联盟,由于结构技术已经发生了变化,支持大家在这方面共享。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点是由于我们的制度框架有问题,怎样消除二元金融结构,创新的制度如何跟上?我们提出柔性监管、软法治理。虽然这种办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西方人提出的金融沙盒或砂箱的方式也差不多,并不一定人家方式的比我们的更成熟。在进行结构性改革时,制度框架的完善和制度设计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借助互联网金融,我们做了一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试验,我觉得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特别是在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从去年7月到今年,一个又一个的文件使我们中国的制度框架已经基本成型,而且走在世界最前列。因此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应当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天,其经验模式也许可以移植到整个国家,从而帮助我们国家实现全面的治理现代化。
互联网金融如何助力实现其他领域的“三去一补一降”?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基于这些新的基础设施,新的技术手段,会带来一系列的金融方法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
很多人把互联网仅仅当做工具、渠道或者一个平台,这都是对互联网的理解远远不够的思考方式。 现在是一个新世界,互联网既是基础设施也是生存条件、环境、资源等,需要我们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把互联网金融和其他各种产业紧密链接起来,共同协作。特别要运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来构建中小企业的寿命周期在各个层面的问题,而不是融资就是融资,以及企业管理都可以在大数据环境下进行优化。
比如大数据助力征信、风控和营销一体化, 我提出互联网条件下要有一体化构建的思维,因为基础设施都连在一起,所以大数据金融在征信、风控和营销条件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另外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成本,特别是有了移动支付后,不仅移动了资金,还沉淀了数据,从而使实时动态的需求能够得以呈现并进行匹配。有了这些手段就可以实现精准化、定制化生产。以前因为没有这个技术条件,我们想精准化服务也没有办法实现。
互联网有一种场景发现和场景嵌入的功能,就是定位系统。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知道用户在哪里,需求是什么,什么场景下需要金融的支持,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嵌入式服务,而不是让我们排几个小时的队去等待。如果有这种金融服务,对我们的效率是极大的提高,从而降低成本,自然可以实现。再就是去库存,现在有了去产能和去库存,有了互联网的技术,可以发现需求在哪里,从而提高供给。
前年在经济体改会上我提到互联网经济的新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货物的运行,让数据多跑路,让货物少跑路,从而提供了效能。例如现在很多企业不需要库存,小米手机直接把生产厂商的货运到用户手中,中间不需要零售店也不需要批发店,这就是大数据的精准匹配,匹配才是当前结构性改革需要实现的一个最根本的结果。我们很多是资源错配,所以才出现结构性的扭曲,现在通过大数据可以精准匹配,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得以实现。
互联网+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方向,反映到最底层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创新。这是一个硬壳,必须基于技术创新驱动整个金融和产业、社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的普惠化条件下,技术RCT普惠导致数字化服务普惠。
现在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 当下很多人身体进入了21世纪,但是头脑还停留在20世纪,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虽然他描述的都是真的、正确的,但是已经过时了,供给侧改革根本的就是要用民生需求得以满足和价值化。
现在很多需求已经出现,但是没人提供服务,因为新的供给创造了新的需求,也没有价值化,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更深层的问题,我们看不到旧的结构中供给的不足。
如何实现供给与需求在变化中的适应性、灵活性,这就需要一种技术手段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匹配,真正把市场化、效能最大化。用技术手段,让它增加信息透明度和匹配精准度才能实现。
过去的市场化总是出现市场失灵,是因为没有大数据的支持,现在有了大数据的支持,市场失灵可以进行逆周期的干预和调整,增加的第三只手就是柔性之手——数据的柔性之手。过去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现在增加柔性之手,很多领域出现了柔性制造、柔性设计,提高了对市场和政府过去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解决出路的可能性。
要实现互联网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认为制度框架的保障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现在设计了互联网金融一整套的制度框架,但是最核心的两个点没有解决:
一、数据权益没有确权。出现现在每个人没安全感,数据被别人随时随地偷走。
二、我们国家的法治化没有真正的实现有法必依。我们立了很多法,没有落到实处,法律空转的情况非常严重,很多问题不是没有法律,而是因为很多法律没有被用起来,没有被激活,要实现这样的制度框架,更需要的是能够让这些制度发挥效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能实现。
2016年最后一场行业盛会,第二届创新奖评选再度来袭,12月23日,北京亮马桥四季酒店,见证新资本、新产业、新技术、新理念带来全新变革。科技赋能产业, 见证下一个商业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