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金融的“创业方法论”,周鸿祎的消金野心有多大?
曾说过不做互联网金融的周鸿祎在2015年涉足金融业,一年后,360金融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从360内部分拆出来。无论对内还是对外,360金融都不愿意被看作是一个富二代公司,除了部分业务线继承360的金字招牌,他们觉得自己和其它的创业公司并没有太大区别。
“老周对金融业务这算是个很中肯的评价了。”刘威说,他在2014加入360负责投资事宜。之后被委以重任,担任360金融董事长,掌舵整个金融业务的运转,“我们不是富二代公司,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金融公司,创业一直是我们的状态,创业者是我们的定位。”
在拆分两年后,360金融旗下子业务已开始朝着IPO的方向迈进。对创业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令人艳羡的成绩。但在这两年间,无论是公众、媒体、还是业界,都对360金融有更高的期待,认为 360金融应该做一个搅局者,去和腾讯的金融业务、蚂蚁金服抗衡。
1、追赶者360金融
2015年7月21日,360旗下理财平台“你财富”召开了一场媒体沟通会,“360金融”这个品牌也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两年前的2013年10月,周鸿祎的表态还是打算“守住安全领域产品这块阵地,不准备涉足互联网金融。
“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是各自有各自的地盘,不会一股脑都做网络银行、做支付,但现在似乎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做金融。”周鸿祎在那次演讲中说,他直言自己“看不明白”:“我想我们最近还是踏踏实实做好安全领域的产品,不打算涉足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 在当时还是时髦的新词,银行和基金公司沉浸在余额宝带来的冲击与热潮里。作为第一批探索者,大的互联网公司正在小心翼翼地开始探索和尝试。
在周鸿祎这番表态发出不久前,百度宣布了与华夏基金的合作,其金融平台最快将于当年10月下旬上线;微信则与中国人保财险达成合作,为8月正式上线微信支付提供保险服务。
然而在余额宝叩响互联网金融大门之后的两年里,BAT和京东、小米都借着利率市场化完成了金融业务的布局,苏宁和携程也通过各种方式悄悄向金融业渗透,当互联网金融方向逐渐清晰的时候,360低调进场。
“360开始做金融的时候,BAT都已经进场了。在那个时候,我要思考的是360有什么资源,360金融要怎么做。” 刘威说。当时,业界也对这个拥有超过5亿PC用户和近8亿手机软件用户互联网巨头充满了期待,这也促使他们需要加快步伐。
“从金融业务的角度讲,360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他们有流量,有自己的商业体系,也有资金实力;但缺少场景、没有牌照。”一位第三方机构分析师称。
与腾讯、阿里相比,360缺乏商业场景,也没有支付账户和强劲的支付需求和主要金融牌照。巨大的用户基础、数据和安全公司的金字招牌是360拿的出手的优势。
刘威将360金融的优势归结为安全的品牌和海量的用户。“站在金融角度,过去用户信赖一个持有牌照的金融机构,因为有国家的背书。到了互联网金融发起的时候,大家要看商业品牌。”他说。同一时期,移动互联网让用户与金融产品的交互方式发生了变化,数据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的打法是在监管框架下有所为有所不为,所有业务先布局,哪个需求大、跑得快,就集中力量做大”,刘威说,“作为后来者,不能求大,只能求快。”
按照他提供的数据,到去年年底,“你财富”平台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他们的贷款导流业务则在不声不响间做到了“融360的一半”——其官方数据显示,这项业务已经服务了1300万人,促成贷款金融超过300亿。
在P2P公司咸鱼翻身的2016年,360金融也在当年9月推出360借条,它为借款人提供名义上不超过20万元的中长期贷款。伴随着令人啧啧称奇的互联网金融上市潮,360借条也成为360金融集团发展速度最快,最受关注的业务。2017年,它为数百万借款用户发放了近400亿元贷款。
这些贷款背后的放款方是与之合作的银行及金融机构,360金融则在其中提供技术。这种技术输出模式在2017年前后成为市场的主流,互联网公司依靠流量和数据管理能力帮助金融机构获客、排查风险。金融机构则在背后提供资金,承担风险。
“腾讯、阿里走过了几年的筹备期,我们第一年就走过了这个阶段,我们的优势是循着他们的成功经验,摸索成本比较低,速度也更快。”,刘威说。
在各项业务布局完成后的第一个自然年,360金融交出了一份能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单。
2、360金融的产品方法论
无论周鸿祎还是刘威, 他们对360金融的自我认知都是“BATJ金融业务之后的第二梯队” 。
“不用央行的数据,贷款年利率能做到18%以内,我觉得国内不超过五家,可能BATJ,再加上360。”刘威说。 低成本的贷款促进了借款用户的增长。到去年年底,360借条成为了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不合并同一公司不同App)个人贷款App。
按照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17年11月, 360借条以308.65万的月活用户数,位居网络借贷类应用之首。
这款产品同样赶上了消费金融兴起的末班车,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京东白条、蚂蚁花呗和大大小小的分期电商公司完成了市场的培育,剥离了场景的小额贷款在2016年开始飞速增长。
在当时,市场的共识是并不是有场景才能做金融,一边是需求、一边是流量,这些东西足够养活一家金融公司了。 去年在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几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几乎都没有场景优势。
“来自360内部的流量差不多只占整体的20%,而且这部分流量需要按市场价向360付费购买。”刘威说。另外,这部分流量并非独占,别的商业公司可以用同样的价格从360手里获得。
比起流量,刘威更愿意把高速的增长归结于360的品牌效应——按照他的说法,同样打广告,可能愿意用360金融的用户就会比其他品牌多,资金利用率得到了提升。
“决定作用的还是产品本身。“刘威称——比如用市场上最低水平的利率和最快的放款速度去获取客户。按照刘威的说法,他们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就能对几百万的用户访问进行风险评价,最快的时候,用户两分钟就可以从360借条拿到钱。
“去年有5家在美国IPO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他们没有场景,也没有流量,它甚至都没有品牌化,它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对了合适的产品。”刘威说。
此前接受采访时,刘威曾表示,互联网公司做金融业务,有的在早期就定下宏大的架构,有的则是一个个产品推动,后者是360比较认同的模式。他称,360金融集团更像是一个孵化器,在内部孵化项目。哪个做得好就拿出来IPO,别的业务继续探索。他们也设立了金融领域的投资基金,但受制相关协议,一些被投公司还不能公布。
无论出于品牌还是估值,刘威都愿意把360金融看作一家科技公司、或是以数据和产品为主导,去服务金融机构的创业公司——他们的核心技术团队前期来自360,从事大数据、建模和算法等工作。刘威称,有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风控模型得以更加完善,这些技术帮助360借条在坏账控制率上有了更好的改进。360借条的坏账率低于千分之五。
至于其他的业务,刘威的想法依然是“做得好就集中力量做,做不好就先放着”。
3、牌照的逻辑
与个人贷款业务的增长相反,360金融在其他业务上的推进相对平稳,金融牌照成了掣肘。
“国家级别的金融牌照就有18种,地方的有几十种,把其中的一个做好就已经是很大的公司了。”刘威这样解释360在金融牌照上面临的处境,但他也提及,牌照需要大规模的资金,至少在目前,360金融手里的资源还不足以支撑更宏大的金融野心。
在这之前,360金融拿到了网络小贷和保险经纪牌照,另外,360还参股了消费金融持牌公司晋商消费金融。但在银行、保险和基金销售等牌照方面,360金融目前还没有太大动作。
小米、新希望集团与红旗连锁发起的民营银行在2016年年中获得银监会的核准,雷军在当年12月27日在微博将新网银行的名称公之于众,美团则在同年年底通过吉林亿联银行拿到了银行牌照。
360在金融牌照上的出手则显得相当谨慎,在2016年9月,曾有消息称360打算以4.5亿元收购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但这一消息随后被360金融否认。
而在2014年,360公司研发奇付通系列支付产品时,便有消息称他们向央行申请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但在控制数量的监管思路下,牌照一直未能获批。之后,小米、美团和滴滴都通过收购拿到了支付牌照。
由于缺少牌照,360金融目前依然需要对接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接口。“有了支付牌照才有自己的金融账户体系,所以互联网公司大多是先买一张支付牌照,把数据和用户掌握在自己手里,然后再去拿其他的金融牌照。”上述分析师告诉全天候科技,“360和百度类似,自身的账户体系存在感不强,但是百度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支付体系。”
在人们的期待中,360金融能够与其他互联网巨头一同分食,或者至少当个搅局者,但牌照是个跨不过去的门槛。
“360金融的思路跟别人还是不一样,对我们来说,哪个发展得快,就加大力度做哪个。其他的业务做得好就做,做不好就不做。”刘威说。前者显然是突飞猛进的360借条。
后者则以360保险为代表,在缺少牌照的情况下,他们的保险、股票、征信等业务“都还在孵化中”。同样,他们也没有定下明确的计划,去获取券商、保险乃至银行等牌照。
4、下一步关键词:IPO、区块链
“如果把360金融当作一家普通的金融公司,他们其实做的挺不错的。但是大家会觉得360是巨头,应该做出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跟腾讯、阿里去抗衡。” 上述分析师称。
在过去两年里,360很少就金融业务对外发声。去年11月,360集团与工商银行在北京签署了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前一个月,他们也和民生银行签署了类似的文件。但与BATJ和银行的联姻相比,360对这些合作并没有做什么宣传。
在2013年表态不做金融业务时,360刚刚在PC搜索市场从Google和百度手中抢下了20%的市场份额,而在互联网安全服务领域,360则是当仁不让的老大,100亿美元的市值也是仅次于BAT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到了2014年,360集团开始在移动端布局,但并没有复制PC时代的辉煌。同样,他们的智能手机业务也难言顺利。2016年7月15日,360完成从美股退市,开始回归中国A股。
同一时间,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正在政策宽松期申请或是收购金融牌照,等待时机成熟,但360并没有太大的动作。一些分析称,360在私有化上花了太多的钱。至少在短时间内,业界很难看到360金融在牌照或是其他业务上有更多动作。
刘威接下来依然会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360借条的增长和风控模型的匹配上,他预计,360借条能在今年实现1000亿的贷款规模,8到10亿元的利润。他们在去年已经实现了单月盈利,但算上前期的研发投入,360借条在2017年还是出现了亏损。
不过360借条依然是金融集团旗下跑的最快的一家公司,刘威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会考虑上市。
“互联网金融目前很乱,国家监管很合理。但是如果业务本身做得非常健康,等到三五年以后,没准就可以独立分拆上市” 在2016年8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周鸿祎曾对此表态,他称如果短期内还不能上市,360也可以考虑再将其收购回来。
去年12月,360金融还宣布成立360金融区块链研究中心。之后,他们与Qtum量子链、新比特币(BTN)基金会宣布,将在区块链底层技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成立区块链底层技术实验室,推动中国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场景落地。
刘威并没有透露太多360金融在区块链上的进展,他表示包括 智能合约、区块链结算方案 等技术都还在内部研究中,但他相信经过了去年下半年重大的技术变革,区块链的前景会相当令人期待。
区块链也许会是360金融弯道超车的一个机会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A股,依然有很多人视360为比肩BAT的巨头,并期待他们能做出新的东西。
“团队一直在挑战繁文缛节,文山会海,程序复杂的公司文化。”刘威说道。在360大厦,刘威的办公室经常被85、90后小伙伴们作为头脑风暴的小会议室。开完360金融年会后,他经常穿着红色的年会帽衫出现在公司。他喜欢创业感觉,一群互联网人金融化,一群金融人互联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