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决定P2P生死存亡的资产端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复盘:决定P2P生死存亡的资产端

除了庞氏骗局, P2P 平台的腐朽和死亡,都是从 资产端 开始的。

但资产端离我们投资人(出借人)太远了,看不到,摸不着。业务也复杂,逻辑一道道,东绕西折,弄懂就非常烧脑,何况还要思考里面的门道。

很多人对资产的理解基本是“标签化的”,比如车贷好信贷差什么的。其他几乎都“视而不见”。

“远”是很难跨越的认知门槛。认真花精力研究,其实能掌握的信息也总是相对有限。综合看免不了雾里看花,能有机会去平台查标也只是管中窥豹。

人活着有太多局限性,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并不丢脸。

在投资中,“敬畏风险”这个词从来就不是谦词,就是害怕。在冒险回报率不高的时候,害怕可以让我们怂一点,多退几步,少踩雷。退到不能再退,也可以放弃。

复盘:决定P2P生死存亡的资产端

过去我们常见的P2P资产,主要有 小额信贷 (线下)、房贷、车贷、企业贷(企业信贷、企业抵押贷、供应链金融、保理)等。这几年线上放贷大热、又增加了 现金贷 、线上小额信贷、 消费分期 (也有很大一部分消费分期在线下获客)等。

很多平台的业务会涉及一类资产,也有些平台会涉及好几类资产,遇到有“收集癖”的,也会发现把所有的资产种类都尝试一遍……

但总体讲,专注的于某类资产的平台相对会让人更安心一点。

静态讲,在金融市场单个资产类型没有好与坏。但放到P2P这个场景里,P2P平台做某些贷款有着天然的劣势。

比如企业贷,抛开自融抽血与跟银行抢生意不说,小额几万几十万的的借款企业看不上,大额几百上千万的风险过度集中。

把几百万几千万的业务用大量的空壳公司拆换来突破监管限额则显得一厢情愿,人家监管给时间整改不是改时间耍小聪明。

理想状态,P2P在资产端可以百花齐放,365行,行行出一个P2P。但复盘这些年各类资产的市场表现,除了血泪的教训,在幸存者中我们也发现,有长期存在价值、比较适合P2P模式的资产基本要符合两个特点:小额分散+重信用管理。

就目前来看,仍然有关注价值的也就线上信贷类资产、小额信贷、重信用车贷。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来分析一下P2P线上信贷类资产平台的风险。

1.0

“线上+信用”贷款是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P2P不做,其他进入金融机构也会大力发展。

因为比较新,线上信用类资产门下的贷款产品界定还非常模糊。很多人把“现金贷+线上小额信贷”统称为现金贷。

也有人把“消费分期”往现金贷里归类。

前者情有可原。后者稍微有点犯浑,虽然现在很多现金贷偷梁换柱成消费分期在开展业务,但明显没搞明白监管的定义。

在《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文件中,现金贷被这么描述: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

真正踏踏实实做消费分期的,“场景”是其最显著标签。如果没有骗贷,理论讲消费分期应该是线上信用资产中质量最高的。

为什么要界定?

因为监管。

除了消费分期,线上信用类资产政策风险是相对较大。

随着互联网 征信 的出现,2016年-2017年线上小额信贷获得了野蛮发展的窗口期。

其间,姑娘的裸条事件喧嚣一时。整个线上借款人群的“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十分突出”。

现金贷本质也是线上小额信贷,但其暴利、引发的社会矛盾最多,所以最受关注。一度所有的线上小额信贷都被媒体称为“现金贷”。另外,那时候不管是信贷技术上、还是从业公司上当时也的却很难区分谁是现金贷、谁是线上小额信贷。

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对于现金贷可以说是一刀切的打击。

在当时的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夜之间几千家现金贷公司关停。

从那以后,线上小额信贷和现金贷才真正分离。

本质区别,前者总体在坚持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从业机构一般有小贷牌照,或者是比较正规的P2P机构。

后者竭泽而渔,不管借款人死活,榨到最后一滴血。目前依然拥有几百上千亿的黑贷市场。这个吃人的市场,良心一点,月化15%。黑心一点,500借7天,砍头息150,然后7天后还500多。

上个月有脉金融事件之后,现金贷问题再一次被媒体广泛关注。

复盘:决定P2P生死存亡的资产端

不过据我了解,目前市场还是有一些小型P2P平台涉足现金贷业务。一个12个月的借款,90%的资金让借款人在头三个月还掉……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年化几百上千的暴利行业,监管不釜底抽薪,从不缺前赴后继者。

监管希望把线上小额信贷卡在综合年化36%以内。但实际操作下来,正规的线上小额信贷公司、甚至某些P2P巨头依然在通过砍头息等方式在突破红线。

归根结底,目前能操作的小额、短周期的线上信贷如果按照监管要求,盈利压力非常大。可能利息收益都很难覆盖获客和运营成本。

想想信而富,应该算是踏踏实实做事的“老实人”,但一直争取盈利但一直不盈利的情况,也让人揪心。

监管继续打击现金贷是必然的。

线上小额信贷有没有监管风险?大方向应该是整改和规范。长期讲,两个市场的用户人群和从业机构会越来越泾渭分明。

2.0

很多人说,雷潮中表现最好的就是现金贷平台。几乎找不到一个有点知名的现金贷平台雷掉,也没出现到期退出难。

这里语境的“现金贷”也包括一些线上小额信贷平台。

而同期,同样小额分散的线下小额信贷有一小部分暴雷,很多深陷流动性危机。

根源是什么?

答:

1、借款期限。

现金贷的平均周期在7-30日。线上小额信贷的平均周期在6-9个月。

而线下小额信贷,一般借款期限在12-36个月。

过去,理财端盲目创新,把产品的流动性做得非常nice,但万变不离其宗,借贷流动性根源是随着借款周期来的,理财端接近活期,线下小额信贷平台借款端2-3年,一旦出现恐慌债转瘫痪,计划类资产就会出现到期退不出,甚至一两个月退不出的现象。

回到现金贷,如果是真做现金贷的,7-30天的周转期,流动性盘活非常快。6-9个月的,即便一时出现困难,也很快会随着底层资产的到期而释放流动性。

2、盈利能力。

借款端不崩溃,现金贷就是暴利行业。线上小额信贷虽然收敛,但赚钱能力也非常强,参考躺在几十亿现金里的拍拍贷。

3、周期风险。

线下小额信贷主要是经营贷。现金贷、线上小额信贷主要是消费贷。

中国经济今年出现了点困难,经营贷会受一定程度牵连。另外,线下小额信贷做的比较久,一些平台有一定的风险积累。在经济环境和雷潮的流动性危机面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这是周期的使然。

消费贷虽然有比较严重的用户多头借贷高负债问题,但因为兴起时间比较短,至少在这次雷潮中还没经历周期风险。

雷潮之后,很多人盲目迷信现金贷平台。这里有必要提醒,现金贷的用户多头借贷高负债问题在未来很有可能会产生周期性崩盘。一件事情竭泽而渔做是很难长远的。

近年来,因为现金贷问题出现的恶性刑事案件已经越来越多。滴滴的2起司机杀害女乘客,背后都有现金贷影子。湖南男子伪装自杀骗保,导致妻儿殉情,现金贷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最近,有文章指出,90后人均负债12万。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哪里来的,有没有包含房贷、车贷,但也从侧面反应消费贷兴盛背后的“无形还贷压力”。

复盘:决定P2P生死存亡的资产端

现金贷的核心用户是社会边缘人群,他们的信用或多已经坏掉了。黑户只能在大量黑贷之间玩击鼓传。

但现金贷还有大量用户跟线上小额信贷人群是重叠的。表面信用良好,但也陷入拆东墙补西墙。或许一根稻草就可以把他们推向社会边缘人群。

市场有朝一日如果出现周期性崩溃。

要么是釜底抽薪的监管介入。

要么是社会边缘人群黑贷都玩不转了,出现周期性溃败。而他们的崩溃会进一步导致现金贷平台的大量逾期坏账,进而出现倒闭潮。

这个时候,那些表面信用良好的现金贷人群因为无法找到平台周转资金接着崩溃,而这一波的崩溃则会让线上小额信贷平台的逾期坏账飙升。

对于线上小额信贷平台来讲,潜在的风控压力是很大的。

曾经跟一个现金贷老板聊过,他判断很多“老实”的小额信贷平台实际也获取了大量的糟糕的现金贷用户。不仅不赚钱,还可能成为接盘侠。

这里的突破不仅是风控,还有业务端能否获得大量的优质借款人,以慢慢替换掉悬崖边上的多头借贷高负债客群。

随意打赏

重大资产重组复牌生死存亡之际p2p复盘生死存亡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