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药业的关键一年:瘦身战略初见成效,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海正药业的关键一年:瘦身战略初见成效,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4月30日, 海正药业 对外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2019年,海正药业实现营收110.7亿,同比增长8.7%;实现归母净利润9307.3万,上年同期为-4.92亿元,同比扭亏为赢。

对于营收增长和 扭亏为盈 ,其在年报中作出解释:一方面,制剂业务板块中,自产制剂业务和引进推广制剂业务销售的增长,带来了毛利贡献的增加;另一方面,完成了对子公司海正博锐的股权重组交易以及其它非核心长期资产处置,并确认了相关收益。

与此同时,作为一家集研产销全价值链、原料与制剂一体化的综合性药企,海正药业围绕“ 聚焦 、瘦身、优化”三大原则,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对现有产品管线进行全面梳理、优化,取消、暂停一部分研发项目,确定核心产品管线。

引进战投,剥离非核心业务资产

2019年是海正药业的关键一年,2018年,其亏损曾达到4.92亿元。

对于公司存在的问题,海正药业曾坦陈:“公司作为一家注重研发的国内医药企业,已经关注到之前的研发项目过多过杂,未能形成有效聚焦。研发立项和市场脱节情况严重,存在着投入巨大但产出滞后等问题。”

为实现扭亏为盈,海正药业提出了“聚焦、瘦身、优化”三大原则,过去一年也积极行动——引进战投,加快重组,处置了一些与主业无关、收益低下、连年亏损的非核心业务资产及闲置资产。

9月5日,海正药业子公司浙江海正博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海正博锐”)引进太盟投资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太盟投资集团以38.28亿元的价格收购海正博锐58%的股权,海正药业将继续保留42%的股权。

成立于2019年1月的海正博锐是单抗类生物药的研产销平台,如今已在自免疫和肿瘤治疗领域建立了丰富的生物药产品管线。海正药业于2003开始启动生物药业务,海正博锐正是其承载生物药研发、销售的平台。

除了对生物药业务进行重组,2019年,海正药业还处理了大批与药业资产无关的房产。

去年3月,海正药业披露了《关于处置部分房产的公告》,为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公开挂牌出售位于北京、上海、杭州、椒江四处的闲置房产;6月21日,控股子公司海正杭州公司位于富阳鹿山新区的新建办公楼又被挂到了网上,挂牌价2.9亿元。

相关媒体曾统计,2019年年内,海正药业通过出售自己的资产,回流的资金高达34亿多元。

聚焦五大重点研发领域

除了处置这些非核心业务资产及闲置资产,过去一年, 海正药业还对现有产品管线进行全面梳理、优化,按照产品的市场前景、研发程度以及竞争优势等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取消、暂停一部分研发项目,确定核心产品管线,同时梳理现有闲置产能,积极寻求对外CMO业务。

具体来看,在研发上,海正药业对所有在研项目进行系统筛选评估,通过第三方机构和内部专业评估优化精减,重点锁定风湿免疫、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等5个重点优势领域,在研发重点领域形成聚焦。

此外,报告期内,海正药业与圣兆药物建立战略合作,专注高技术壁垒药品;子公司瀚晖制药则与梅斯医学组成战略合作,加速数字化平台建设。

同时,瑞舒伐他汀片和厄贝沙坦片两个产品以全国最低价入围新一轮全国药品集采,累计6个品种11个品规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个原料药通过技术审评,共有8个制剂产品获美国FDA批准、1个制剂产品获加拿大批准、8个原料药分获美国、加拿大、EDQM批准;阿达木单抗获得上市批件,海泽麦布已完成临床核查,门冬胰岛素、英夫利昔单抗等7个产品处于临床III期。

而在生产上,海正药业也重点对生产线和产能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剥离非核心产品,聚焦核心品种、优势产品的生产,布局集采品种产能,有效应对集采增量。同时,对梳理出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持续实施技术攻关,有序推进CMO业务,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

此番生产线和产能梳理也取得一定成效:公司部分原料药产品降本和生产水平提升显著;制剂板块产值再创新高,成功实现了柔红霉素注射液首次销往美国的发货;富阳基地无菌注射剂、302车间、309车间分别通过FDA、WHO和国内GMP检查。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漆叶青。转载或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