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人鼓励政策看,产业创新已然箭在弦上
在我国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当下,智能制造被列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产业创新的重要阵地。
而从近期各地下发的机器人产业鼓励政策来看,产业创新的趋势已是箭在弦上。
机器人产业是产业创新的前沿阵地
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现如今中国的生产力增速正在放缓,人口红利的消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老龄化是一个规模大且发展迅速的过程。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8.87%,相比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6.96%的比例上升了1.91%,可以看到,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已大幅上升。此外,由于1982年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可以推断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在日益严重的过程中,并未到达顶峰。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社会劳动力不足。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时期,人口红利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用人成本也逐年上升,依靠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提供增长已经很难实现。
如今,中国依然存在着大量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有着需求迫切,还存在大面积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空白区。
机器人助力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效率;②从无到有创造新兴产业;③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而作为三大传统产业,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都能够通过机器换人、机器助人的形式,实现产业创新。
在制造业中,机器换人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机器都在制造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低了生产成本。
近年来,我国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增长,制造业企业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提升了制造业生产水平和效率,在这基础上,制造业继续引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使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迈进。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成明显的上扬趋势。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2426台(套),同比增长34.3%;而从2017年上半年的表现情况来看,国产机器人的产量仍然处于快速上涨,产量达到59097台(套),同比增长52.3%,远超上一年30%左右的涨幅。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7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也表示,当前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将带领中国制造走向新高地。
国内农业生产中的机器人应用是这些年的新趋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也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比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农业自动化起步较晚,农业机器人研究与开发也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高校实验室依然是农业机器人的主要研究者。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内农业机器人技术早期研发单位之一,其研究结果尽管在商业用途上并不出名,但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嫁接技术。
随后北京农林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也相继开展了相关研究,并且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范围亦在逐步扩大。
此外,农业用无人机也可以视作农业机器人的一个分支,且在国内已经有了更多的推广。以大疆、极飞、汉和为代表的厂商,在植保无人机领域已经经过了多年的研发与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正在稳步推广当中。
应用于服务业的机器人是一个仍在发展当中的新机器人品类。 它包括家庭陪伴、教育娱乐、残障辅助、住宅监控、对话咨询等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银行、医院、学校等场景。
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盟)预测,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12-2017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7.4%,到2017年达到461.8亿美元,行业空间巨大。
此外,与制造业及农业机器人不同,服务机器人不仅能够提供某项功能,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还有可能成为家庭物联网的核心控制中枢,推动物联网行业的全面发展。
机器人鼓励政策纷纷出台,产业创新正在加速
早在2013年年底,工信部就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层面的规划指导。
近年各地争相上马布局的诸多机器人产业项目,产能开始逐步释放。工信部早前曾披露,这几年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短短几年机器人企业数量就超过800家。
而近期,工信部也表示要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同时,中央部委及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机器人产业的鼓励政策。
7月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浙江省“机器人+”行动计划的通知。 该文件表示,浙江省将大力推进机器人应用和产业发展。到2020年,建设30个市级以上创新载体,组织50个以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50个以上重发产业化项目,在役工业机器人拥有量打到10万台,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20台/万人以上。
7月27日,萧山机器人小镇产业基金举行了成立签约仪式。 这一基金由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金沙江联合资本合作合作成立,总规模预计50亿元,第一期为10亿元,将重点投资及引进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质项目。
8月1日,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统一部署,“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近日正式启动。 科技部公开发布了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该专项将围绕智能机器人基础前沿技术、新一代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六个方向部署实施。
不难看出,在政策方面,对待机器人产业的态度正在由战略指导,逐渐向更加直接的政策鼓励、资金扶持转变。这种改变代表着在生产力变革的今天,产业创新的进程正在不断提速。
2017年9月21日,亿欧将在在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指导下举办GIIS·2017全球产业创新峰会,峰会第二天,即9月22日下午将召开智能+分论坛,由来自业界、学界、投资界的创新者与见证者讲述他们对智能时代的理解,剖析在产业创新的大环境下,智能制造如何焕发新的光彩。详情如下: http://www.iyiou.com/a/GIIS_shenzhen_2017。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李基祥,亿欧专栏作者;微信:ligi_avd(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