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这五个趋势可能会改变未来教育
【编者按】今年两会期间, 人工智能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传统 教育 行业带来挑战,教育如何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本文是美国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必然》的作者 凯文·凯利 在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未来教育将在这五个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转载自智见,作者凯文·凯利;由亿欧编辑,供行业内人士参考。
“技术”并不是指单一的某一种技术,更多的是指总体的“趋势”,即所有产业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作为“技术”而言,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无法预测,但是趋势是可以预测的。
趋势一:认知
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做有创造性的工作。
随着社会越来越智能化,所有的东西都会更加智能,例如在医院或者诊所,放射科的照片已经可以被人工智能分析;在飞机驾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人工智能在操纵飞机;开车时使用的自动挡也是人工智能在操作汽车。我们生活中已经有很多方面和人工智能息息相关。
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想要人工智能?因为人工智能和人的思维是不同的。例如我们为什么想要人工智能来开车?因为人工智能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人在开车的时候可能会突然分神,而人工智能或者自动驾驶是不会的。
人工智能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的维度上甚至会超越人类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充分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发明出不同的AI,不同的模式,来强化我们的视角,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完成人工智能,但这是很难的。不管在商业模式的角度上,还是在科技的角度上都是很难的。人脑很难复制,所以我们有两步可以走,第一步就是要发明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大脑模式,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第二步就是要找到一种解决方式来使用这种思维模式。
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思维方式比其它的事情更加重要。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第一次人力的解放,而人工智能又带来一次人力的解放。很多人担心在未来会不会有很多工作都不需要人类了,人工智能会不会替代人类。
所有的工作其实都可以归为不同的类别,有一些工作可以由 机器人 来做,有些工作机器人就做不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定义人工智能,而不是被其所替代。我们可以将那些高效率、可重复性的工作交给机器人去做,而那些低效率、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都由我们人类去做,比如人际交往、艺术、科技发明等领域的工作。
我们可以尝试不仅仅单纯地让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来工作,而是说把人工智能和人融合在一起,这两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融合在一起就是强强联合了。所以未来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就要看人和人工智能能够多么无缝地衔接在一起。
趋势二:互动
互联网正在从知识、信息迈向更加注重体验。
我认为未来的技术将会发展的另外一个方向,就是会越来越互动。过去在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生产了桌子,但是桌子与我们人类并没有很多互动。在未来,我们的整个身体,所有的姿势和动作都会被转化成数据,我们与人工智能会进行互动。人工智能能够通过观察小小的动作、手势,甚至包括一些微动作、脸部的微表情,做出相应的反应。 今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动作与机器交流,最终完全进入一种虚拟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 虚拟现实 。
因此我觉得在智能手机广泛应用的下一个平台将会是互动式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也有两种形态,一种虚拟形态是类似于你要戴上像手套、眼镜给你另外一种感觉,戴上这些之后,你会觉得自己是在另外一个时空或环境,这是非常常见的虚拟形态,能够给人们一种虚拟现实的体验方式。另外一种是混合式的远程视载技术、虚拟现实,当你戴上这种眼镜设备以后,你可以去触摸身边虚拟的椅子,你可以将其挪开,这样的技术可以给你类似于错觉的感觉,带你到达一些对于人类来说无法到达的地方,比如水下或者火山里面。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现在其实会渐渐地远离充满有很多知识或者信息的互联网,而慢慢地迈向一个满是体验、更加注重体验的互联网。最重要的不是你看了什么,而是你体验了什么。
所有这些技术的成本都在不断地下降,所有的商品成本都在不断地下降,但是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体验。例如,要给孩子找保姆,或者说我们需要看一个话剧,这种体验的成本在不断地升高。现在人工智能或者虚拟现实也在把体验虚拟化,因此我觉得在未来,虚拟现实将会是最社交化的一种社交媒体,我们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真正地分享我们的体验。
趋势三:使用
人们正从关注“所有权”转向“使用权”。
过去我们关注“拥有”,现在我们更加关注是否可以“使用”。例如,优步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但优步自己没有任何一辆出租车,脸书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平台,但自己没有任何的内容。
因此在现代的社会,“使用权”已经优于了“所有权”,如果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感觉比真正拥有会更好。例如,滴滴让我们随时随地想用车就可以直接叫车,而不用自己去买一辆车,甚至可以想像在未来,甚至不用买房子,因为可能随时随地有这样的服务提供商给我们提供我们需要的空间。
我们已经实现了从产品向服务的转换,过去可能关注的是产品本身,但是现在我们更关注产品背后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就是服务经济。未来经济是按需经济,人们有需要再生产,如何把产品转换成服务,然后把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其实我们身边有非常多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做类似的思考。例如订阅,作为会员可能并不会卖给你实体的产品,而是出售使用权,如果买产品,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但如果买使用权就可以随时的更新。所以我们已经慢慢从关注“所有权”转向“使用权”。
趋势四:分享
协调合作、强强联合让共享经济变成可能。
我们以前说的分享可能仅仅是所谓的分享经济,分享一辆车的使用权,或者分享那些并非个人所有的东西,但是我想说的是,其实分享远远不止这些。
虽然我们在说共享经济,但是我们现在还只是处在共享经济非常初期的阶段,真正的分享要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简单的分享。
在未来,所有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能够被分享的东西都一定会被分享。
因此,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协作。我们需要让所有的工具、技术协调合作,使其强强联合。
维基百科是一个线上的百科全书,全球上百万的人都可以成为这个百科的撰写人,他们可以撰写许多词条。这样的技术在20年前完全不存在,但是现在,这样的技术可以让我们一起合作来完成一部巨大的网上百科全书,它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力量。
趋势五:流动
在“流动”的社会,学习能力才是核心能力。
流动性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数据是流动的,例如新闻、音乐、电影,还有脸书、微博、微信等等这些都是数据的流动。 无论你在哪个行业,学过什么课程,最终都获得的是数据库,流动的数据,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的关键性,因为所有的信息都是会被追踪的。
世界更加流动性的的一个方式那就是我们所有的信息都会被追踪,但是决策可以相应的做出变化。那些可以被跟踪的事物一定会被追踪,包括各种数据流、信息流,例如一些定位系统能够跟踪每个客户具体在哪个位置,会买什么商品,我们也可以通过技术追踪身体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包括运动、记忆力、血压水平等。这些信息可以收集起来开出个人化、定制化的处方和治疗方案。
第二是关于隐私,那就是配对、连接、偶合,把两种不同的个体双向的连接起来,要么透明,要么模糊,要么开放,要么隐藏。
第三是个性化的设计,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但我会希望公司、朋友把我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例如我有自己的特长、职责,而我们唯一能够被视为个性化的方式就是透明化,我就需要向大家开放自己,公开信息,从而他人才能够给予我们个性化的对待。大多数人会希望更个性化,更独特一些,所以愿意透明一些隐私,在英语当中有句话是“隐私让位于炫耀”,我们的进化方向就是越来越透明。
最后,其实没有人知道这些发明对未来的发展是不是有效, 例如,摄影、电话等技术被发明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技术的好处,最初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技术会运用用于哪里,唯一的方法就是使用它,需要与技术进行交互才能发现技术的优缺点。
这些技术需要通过交互的方法我们才能充分了解,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全新的技术,无论多大年龄,所以学习的能力在未来才是最核心的能力。在新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忘记过去学的旧的东西,对很多人是非常困难的。
怎么样创造一个新的东西?设计的思考流程是首先要了解设计改革的是什么,再来创造,然后再交互,这是一个设计的流程,即先把新的东西做出来,然后再思考,做的过程其实是边做边思考,做了之后又重新进行思考和评估,进行一些修改,这样的先想后做类似于创客教育。 让学生能够用上手的经验通过实践来学习东西,然后创作,再思考重复这个过程,这是学校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真正的创造东西,实践是思考问题的第一步。
想成为创新的一代要具备哪些能力?
中国现在即将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但是还是缺失一种文化,中国的下一代如果真正的想成为创新的一代要具备以下能力:
1、拥抱失败的能力。 其实失败正是创新科学,甚至是艺术的核心所在,通过不断的失败不断的促使你前进,正因为有不断的失败才能进步。
2、提问的能力。 好的问题才是人类最大的价值所在,问问题也是创新的驱动力,这是中国的下一代要发展的部分。中国需要普及一种能够去质问权威的文化,有时候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去质疑老师,要质疑某种权威,这样一种质疑或者问问题的能力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有创新的基因。
3、对于未来要抱有乐观的心态。 其实真正的进步或者改革都是由乐观的人创造的,每个技术都会带来问题,但这些问题可能就是进步的源泉。
未来是什么样的呢?可能现在我们还很难相信 无人驾驶 汽车的运用,或者所有权转向使用权,难以想象未来的医学是私人定制化的医学,或者通过一个眼镜看到很多的虚拟现实。
但是在过去的这么几十年中电脑、芯片,以及智能化的设备越来越小,在20年前人们也不会想象这样的变化发生,我们要相信那些现在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会变成现实,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技能一起协作、强强联手,人类思考的能力加上机器人的思维能力,我们才能让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