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企业 VS 资金方 VS 金融科技:三方视角详解供应链金融三大模式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核心企业 VS 资金方 VS 金融科技:三方视角详解供应链金融三大模式

知名 供应链金融 专家宋华教授对供应链金融有这么一种分类方式: 一是“某个大型企业推动的供应链金融”;二是“靠资金推动的供应链金融”;三是“以平台为主的供应链金融”。

基于此,亿欧金融分别选取了一家供应链金融企业作为典型代表,对其商业模式进行解读,希望能够通过对三类供应链金融模式优劣势的分析,为从业者提供一点启示。

核心企业推动: 苏宁 金融

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签发了第一份有关供应链创新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意见》中提到的是典型的“M+1+N”供应链金融模式,“M”代表作为资金端的多家商业银行,“1”代表供应链核心企业,“N”代表作为资产端的供应链上游供应商。

文件发布不到一年,苏宁利用自身作为核心企业的优势,上线了供应链金融服务。

苏宁金融中的企业贷板块,就是典型的“M+1+N”模式:

1、 苏宁及其合作核心企业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在苏宁供应链融资平台上提交融资申请;

2、 苏宁利用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息和数据优势,对提请融资的供应商进行资信评估和确定授信额度,并根据资信评估结果,向银行发出融资指令;

3、银行或其他资金方根据苏宁提供结算清单等授信资料向申请融资的供应商放款;

4、账期到期后,苏宁或其他核心企业将货款结算至供应商融资专户;

5、银行从融资专户中扣除融资额,并与贷款企业进行尾款结算。

这一融资模式中,主要还款来源是苏宁等核心企业兑付的货款,因此,银行的贷款对象其实是苏宁或其他核心企业的优质资信。 对商业银行来说,既避开了中小企业资信资质不足所产生的融资风险,又服务了中小企业、实现普惠金融,同时还降低了风控成本;对中小供应商来说,借助核心企业的商业信誉申请贷款,大大提高了融资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企业生产优质产品;对苏宁这类核心企业来说,为供应链上游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供应商的稳定性,起到聚集供应商的作用,还能够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效益。 可谓三方得益!

如下图所示, 目前,苏宁供应链金融平台主要提供六种产品,分别为:账速融、信速融、货速、乐业贷、票速融和综合授信。

核心企业 VS 资金方 VS 金融科技:三方视角详解供应链金融三大模式

账速融 针对的是苏宁自营供应商,供应商使用账速融时,可以选择单笔应收账款融资,或将苏宁应收账款授权进行保理,形成滚动的信用贷款池,即授信额度,可在该额度内随时进行借贷或还款;

信速融 针对的是苏宁云台商户,获取信速融的渠道只有两个:官网报名或授权渠道推广商推荐;

货速融 针对苏宁物流会员企业,这类企业可以选择将储存在苏宁仓储中的货品进行估值后,质押融资,也可以通过提交采购订单进行融资,通过订单融资采购的货品将会直接发往苏宁仓储作为抵质押物;

乐业贷和票速融 目前都已开放给合作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供应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乐业贷进行融资后,货款将会直接支付到发货方,而不会经过采购方(即贷款企业)。

供应链核心企业进行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优势在于,核心企业天生有着信息流和物流的优势,直接拥有着上下游供应商大量的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这大大降低了信息甄别成本,从而提高融资企业获得贷款的几率 ,例如苏宁上线的几款供应链金融产品,必然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上,所研究出的供应商需求相对最集中、风控数据相对最完善的痛点。

然而,苏宁供应链金融的“M+1+N”模式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两点:一是覆盖范围较窄,即使苏宁引进其它合作核心企业,由于信息壁垒等问题,难以完全覆盖到其它供应链生态中的中小企业;二是以核心企业推动的供应链服务穿透力不足,难以服务于供应商更上游的中小企业。

除了苏宁外,阿里、京东、国美等也都有类似的产品和相关服务。

资金推动: 微众银行

阻碍资金方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最大的障碍,就是信息不对称成本。 由于中小企业单笔融资规模较小,且往往缺少可进行抵质押的优质资产,商业银行要对其进行贷款,必须进行更加严格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监管,其成本与利息收益不成正比,就很难有开展的热情。

目前,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往往都是与平台方进行合作,以降低成本和风险,独立开展业务的银行通常都存在贷款申请审核周期长、通过难的问题。而民营银行成立的初衷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中小微企业,促进普惠金融,其投资方也往往都是供应链生态中的核心企业,因此,民营银行作为资金方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其先天的基因优势,同时也是其成立以来就被赋予的使命之一。

亿欧金融以微众银行为例,对其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进行分析。

核心企业 VS 资金方 VS 金融科技:三方视角详解供应链金融三大模式

微众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主要扮演的是保理的角色 :首先根据核心企业资信资质,微众银行为其提供一定额度的授信,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或成为一级链属企业)发生交易,核心企业上报应付账款后,当其上下游一级链属企业需要融资,微众银行受让链属企业应收账款债权,在核心企业额度范围内为其进行融资。

微众银行相比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其缺少大中型核心企业资源,在资产端拓展上有一定的压力。不过微众银行可以重点发展中小微企业甚至可以为路边小店、夫妻老婆店等经营方提供资金解决方案,这也是可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所在。

近日,有行业专业人士向亿欧金融透露,微众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开展还有一种方式,是直接与中小企业对接,中小企业对接微众银行提供的软件对相应模块进行交易记录,微众银行通过该系统能够获得与贷款相关的交易信息和财务数据,以便根据不同的信用资质对贷款企业进行放款。其中,微众银行通过区块链技术,防止中小企业纂改数据,以保证所获数据的真实性。

通过系统直接置入中小企业的手段,能够绕开银行从核心企业获取数据的麻烦,使资金和需求直接对接,提高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然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许多中小微企业并不具备财务或交易流程自动化的现实基础,半自动化的信息录入系统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置入成本又有多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平台为主: 中企云链

与维金、怡亚通等企业从供应链管理服务中衍生出金融服务不同,中企云链是一个纯粹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针对核心企业所在产业生态圈的资金流问题进行优化服务。 该模式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盘活了以大型国企为首的核心企业在银行的闲置授信额度,将其转化为易于流转和拆分的数字化信用确权凭证——云信。

云信具有三点显著优势:

其一,便于流转, 在中企云链平台注册的企业,利用云信这一电子确权进行交易,流转效率高;

其二,便于拆分, 过去的商业汇票进行流转时往往难以拆分,但云信可以随意进行拆分;

其三,资质优,无论流转到何处、拆分过几次,云信的兑付资金来源都是核心企业,因此云信是代表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确权。

核心企业 VS 资金方 VS 金融科技:三方视角详解供应链金融三大模式

如上图所示,中企云链平台的操作流程如下:

1、 核心企业按照一定比例将银行的授信额度转化为中企云链平台上的云信,并在发生交易时,转让相应的云信给供应商;

2、 供应链上的各个供应商可以使用云信进行供应链交易活动,这时云信就如同一种加密货币,在交易中进行流通和使用;

3、 需要转化为资金的供应商可以将云信提交到保理融资板块进行贴现,此时中企云链平台将会收取一定的贴现费用;

4、 不需要使用云信的供应商可以将其持有到期;

5、 到期时,核心企业将云信进行兑付,将货款提交到中企云链清算平台向多级供应商进行统一清分结算。

中企云链的云信模式,几乎将所有的风险控制在核心企业身上,中企云链所合作的核心企业几乎都是大型国企,在银行有着大量沉淀的信用额度,将兑付风险降到了低点。 对于想模仿该模式的后来者而言,如何链接到供应链上的优质核心企业,将成为最大的入行壁垒。

综上,三种供应链金融模式对比来看,中企云链具有覆盖范围最广、穿透力最强的特点,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在云信这一电子确权的基础上,形成了核心企业信用流转的闭环,其最大的优势则在于获得了多家资优国企的支持。

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发展完善,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信息割裂、信任成本高昂、难穿透等问题正在被解决, 金融科技 赋能供应链金融,已经开始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路径。


核心企业 VS 资金方 VS 金融科技:三方视角详解供应链金融三大模式

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银行即服务。

2019年6月14日,亿欧智库研究院将在“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金融科技峰会”上发布《 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深度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92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随意打赏

供应链金融 核心企业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