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不同场景下“互联网+教育”的六大机会
2015年4月14日晚,跟谁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陈向东 应邀在“青藤社”社群分享了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创业。以下为分享实录。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六大机会。今天是一个创业时代,创业时代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是更多的人进入到了创业,特别是教育行业的创业。准确地说是互联网创业或者是移动创业;第二个是被定义为传统行业的教育机构也在进行着和互联网的结合,当前比较时髦的就是O2O。那么,不管是我们新的创业者或者是已经做了好多年的有着不错品牌的机构的自我革命或者说自我的颠覆性创新,其实都属于我们今天所说到的创业的范畴。
我对目前整个的趋势进行分析,我想目前大概有六大教育创新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移动场景的创新机会
我们知道,今天的各位都是和手机是离不开的,我们今天分享的场景也是和移动有关的。那在移动场景下,更多的碎片时间利用、更多的个体间相互连接、更多的个人和个人沟通之后口碑的传播,都使得移动场景下的教育创业成为当下的热点。有人说,目前进行移动创业的有大概2000家公司,我个人的判断可能还不止,我们想象一下中国有30多个省市,每个省市有几十家创业教育机构,再加上我们今天很多的传统机构进行的互联网转型,因此我想目前有移动概念的创业教育公司应该有几千家。这几千家有的做的是工具,有的做的是应用,有的做的是题库,有的做的是互动答疑,有的做的是某一个点上的和大家进行粘性的产品。但是, 不管你做什么样的产品,我相信在移动场景下肯定是有非常多的机会的,即使在当下某些移动创业还没有很好的商业变现的场景,或者说移动创业还没有很好的迅速盈利的可能,但是当人们的更多时间是和移动相关的时候,移动创业方面的机会或者说每一家传统机构和移动方面的结合本身都是一种当下非常重要的要点和投入点。
我们举个例子,比方说以前的直播,它的场景是在PC端,今天当人们更多是通过手机来和世界互动的时候,今天的直播场景可能很多是要通过移动端来实现的。我想,能够迅速的通过移动端来进行相关的直播课程,就是现在我们很多的老师或是机构在转型当中他们可能会去看中的一个点。再比方说,以前人们的问答、互动或者是解决问题都是通过PC端的,今天,由于更多人的进入,使得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他们可能会通过移动端来进行相关的行为。因此,在移动端那就有一种可能,比方说,以前背单词可能有些人通过PC来进行,再后来人们通过PAD来背诵单词,今天当然有很多人,特别是大学生,我看到他们很多人背单词是通过手机端来背诵单词的,因此,移动场景下的这个机会会越来越多。我想说我们的传统机构在进行自我的升级或进行自我的颠覆的时候,你的这些相关的产品如何和移动场景能够联系的更加紧密,就成为你是不是能够转型成功,是不是能够切合未来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同时, 如果你进行一个互联网的创业,如果你的创业本身和移动还有很大的距离,或者说你还仍然是PC的场景的时候,那你的这种与移动场景的脱离,就使得你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第二个创业机会是细分场景下的创业机会
我们知道,中国特别特别大,那么它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考试。不管是我们说的K12的升学考试,或者说地方性的公务员考试,或者说某一种技能型的培训考试,我想这一种在地方上的细分在不同场景下都会有细分的市场。如果能把这一种细分的市场抓住,我想那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机会。所以, 我看到有很多公司,他们做的非常好,有的是小而美的公司,有的是围绕社区进行服务的公司,有的就是在某一个细分的特别领域能够把它做到极致的公司,有的就是在某一个省或者某一个市把某一个场景做到极致,我想这些公司未来都能有相对不错获胜的机会。
这里我也有两个分享的地方:一个就是如果你在一个细分市场做的非常不错的情况下,如果去扩张你的品类,我觉得相对要谨慎,如果你没有很大的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时候,盲目的扩品类肯定会使你做不到精力聚焦,而且你对核心产品的关注也做不到,最终可能就会丧失你的领导地位,特别是你在消费者心目当中的认知就可能会发生真正的变化。第二个就是说,我现在做的相对区域性的市场,将来我要是往外再扩,占领更大市场的时候,那我能不能去做?我想说在当下的这个变更年代,我觉得要谨慎。因为盲目地进行地域扩张,而你真正的管理能力跟不上,或者是团队的能力跟不上,或者是你把握未来的格局能力跟不上,或者你的资金整合跟不上,冒然出击可能会造成大的损失。
我在和很多创业者对话的过程中,以及和中小公司对话的时候,发现在过去几年,凡是做的不好的,大半都是因为盲目扩张,由单品类扩张到多品类,由局部地域扩张到更大的地域的时候,他们都会面临碰壁。 所以我始终认为小而美的机构会越来越多,服务于社区的公司会越来越多,我想这个场景下,只要把某个点做到极致的时候,也是会有非常非常大的机会。如果一个机构本身去创业的话,不妨从一个细分的点开始去做,如果说是你的一个机构真正去转型的时候,有时候不妨砍掉一些业务,而聚焦于你最强势的一个业务,最终你的利润率可能会更高,你的口碑会更好,最终能巩固你的地位。
第三个机会是合作场景下的创业机会
今天我们经常讲的是跨界,所谓的跨界指的是好像表象上是不相搭的、距离比较远的两个场景有了一个联合。近来比较热闹的就是Linkedin和Lynda至今的一个合作合并,他们的合作合并被认作是产生了协同效应。我想说的是,以他们的整合和融合为标志来意味着一个更大的教育场景被创造出来了,而这种场景的创造是通过合作来完成的。比方说图书出版行业与相关在线行业的跨界结合,再比方说职场求职领域与慕课之间的合作,再比如说艺术类培训和K12培训的融合,或者说你作为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它作为内容本身和渠道本身的合作,明星老师本身业务和其他老师业务的整合,或者说老师工作室和社区概念的融合等,我想都能产生出巨大的商业场景,也包括我经常讲到的巨头间的合作。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合作场景下的创业是相当相当多的,我看到的就有,有的人利用国外的教学资源和国内资源的优势进行的一种合作,这都是一种合作场景。
第四个机会是在国际场景下的合作机会
今天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这一轮的教育创业,特别是O2O,或者是移动互联的教育创业,中国一点儿都不落后。 行业内现在有个说法,说是四五年前经常说是copy to China from America,那么今天有很多人说是copy to America from China,换句话说就是,现在西方开始关注中国,很多创业创意开始去借鉴中国,这个背景说明在今天这个国际背景下,其实有着很多合作机会。 比方说你做的是国际方面的创业,那毫无疑问如果你能与国外的某些教育公司进行合作的时候,这个场景肯定是共赢的。再比方说,我们今天在做与留学相关、出国相关、移民相关下的场景整合。大凡走的好的都是在整合资源上能够做到极致的。
其实我今天所讲到的国际场景下的合作还意味着好的中国公司也可以进军海外市场,也可以进军国际市场,也可以把我们好的模式带到全世界去,为更多的人去服务,而创造出更大的国际合作场景。 所以,你如果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如果你想有一个更大的市场机会,那么在国际场下的大的思考、大的格局、大的视野和宏观综合考量能力,我想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的时候,你会发现,今天国际方面的资源都在往中国来,国际的教育创业公司都在寻找着中国的机会,同样的中国的教育资源怎么能走向海外,中国的公司如何能走向海外,我想是同等的重要。
第五个机会是资源场景下的创业机会
我们都关注到在两三年前的时候,你都很少能看到关于互联网方面的论坛,应该说是屈指可数。但是今天在全中国,你会发现这种创业型的论坛、活动、沙龙是层出不穷的。并且我了解到很多城市还有在线教育的主题大厦,在线教育创业基金或者说有很多这种孵化基地。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互联网大厦、孵化基地、基金都是以资本的方式来对有创意的创业进行孵化,最终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占据更大的市场,而为更多人来进行服务。所以, 我仍然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资本的助推下, 互联网+ 的创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如果你真的是有很好的创意或创想,然后真的有很好的人才组合,某种意义上的资本介入,寻找到好的合作场景,会有很大的机会。跟谁学也会帮助那些小的有创意创想的团队,在孵化方面做一些尝试。
我想 跟谁学 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是一个全新的公司,我们是一个创业公司,我们是一个能快速决策的公司,我们是一个和大家能快速对话有共同语言的公司,同时我们也知道在当下最需要哪些资源,资源怎么整合的公司,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我们所有的一套的创业知识和大家进行交流。我想以跟谁学这样一个考量和思考的话,我相信,国内传统教育机构或者说那些地方孵化基金,他们都会来关注这个市场,都会来促生这个市场的壮大。所以在今天的场景下,资本助推的教育创业机会是非常大的或者说在资本助推下机构的自我变革的机会是非常非常大的。
第六个机会是在平台场景下的创业机会,或者说平台场景下的变革机会
那我们来看整个市场的变化,个体教师相对来说确实是在变多的,教师工作室确实在变多的,中小机构确实在变多的。那么未来这些个体也好、中小机构也好,他们在未来如何与大机构进行竞争,他们在今天这个时代之下如何能够更加快速的去获取市场,能够生存下去,最终成为品牌,我想很大的情况下就是它要利用好新的平台的机会,拥抱平台的机会,最终通过平台来帮助你去做很多事情,最终赢得很多机会。我们看到目前类似的平台,百度有类似的平台,腾讯有腾讯课堂,淘宝有淘宝同学,还有其他类似平台,我觉得整体讲都做的不错。也有人利用微信来开设课程的,其实微信也是一个学习的服务平台,我觉得做的都不错。
很多人问,那么跟谁学也是一个平台,跟谁学是一个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我们在定义跟谁学的时候,其实这里面有四件事:第一件事是O2O找好老师。这里面有四重含义:第一种是Online to Online,线上找到老师,线上完成教学过程;第二种含义是Online to Offline,线上找到老师,线下完成教学过程;第三种含义是Offline to Online,线下找到老师,线上完成教学过程;第四种是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就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来完成教学过程;第二个大的关键词呢?是学习服务,是与教育相关的;三是电商,是一个闭环;第四是平台,是一个第三方平台。正如我在跟谁学3月30号国家会议中心发布会上所讲的那样,跟谁学是一个以帮助个体和中小机构的成功而为自己成功的一个平台,跟谁学是一个希望自己成为垫脚石而让别人去站的更高的平台,而跟谁学永远是一个第三方平台。所以,目前我们的产品有跟谁学的学生版、老师班、机构版。跟谁学的产品到底如何,我想通过我们平台入驻的几千家机构,他们可以去做认真的体验,也可以听听他们怎么说,那我们希望的是我们的产品能越做越好,而最终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而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机构,我想跟谁学我们会在几个地方做的更好一些,比方说在你的品牌管理、招生管理、营销管理、系统管理、CRM系统,我相信跟谁学都会在不断的优化中去完善这些体验。
跟谁学目前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我们想做最好的产品;第二件事就是我们想做最好的运营;第三件事就是我们想做最好最棒最值得用户去信赖的平台。
就如同我们的愿景和使命说的那样,我们希望能做一个人人乐用的学习服务平台,而使教育变得更平等、更高效、更便捷,所以目前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就是我们的产品的迭代是越来越快,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好,用户的增长速度也特别快。那么,我们希望在某个点上,通过我们的运营和推广,跟谁学能有1个亿的用户或者是2个亿的用户。如果说不管是作为个体老师或是中小机构,能够尽早尽快的入驻跟谁学,也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曝光机会,我经常信心满满地和我团队的成员说,如果跟谁学将来能在找老师这件事上成为第一入口,然后能够拥有1个亿或是2个亿的用户的话,那么如果你的机构入驻,就相当于你在一瞬间有了1亿或是2亿张传单,那么你被别人搜到或找到的几率就会更大了。
我们的信念是,在今天的移动场景下,当用户想找一个好老师的时候,他需要一个平台去看一个老师是不是靠谱,当一个老师或是家长去寻找一个机构的时候,他希望通过一个平台看看机构靠不靠谱。跟谁学希望成为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成为家长选择好老师、好机构的一个平台,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六个在平台场景下或是在平台场景下改革的创业机会,就是能够和平台结合,能够真正的去拥抱平台,就如同我们今天说的淘宝或者我们今天说到的京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