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逾期不刚兑会死?No!
当逾期发生时,刚兑,还是不刚兑?
这是所有P2P平台都会面临的重大抉择,这几乎等同于“哈姆雷特之问”:生存,还是毁灭?
自P2P网贷进入中国以来,刚兑逐渐成为行业潜规则,谁不刚兑,就很可能惨遭淘汰。
2014年10月,老牌P2P贷帮网遭遇一笔千万元坏账,当时该平台CEO尹飞坚持不刚兑,并放话称“兜底本来就不是平台应该做的事情”。
这被视为国内P2P行业放弃兜底的第一例,引发轩然大波,贷帮网自此一蹶不振。
正面的例子是,作为国内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早些年坚持不兜底,于是一直磕磕绊绊, 直到其推出本金保障计划尤其是“彩虹计划”之后,迅速走上快车道并登陆纽交所。
在现实面前,很多从业者相信,不刚兑就会死。真的如此吗?
今年6月,道口贷遭遇了一起金额2000多万元的逾期事件,该平台一方面选择不刚兑,另一方面采取强有力的追偿措施,短短一个月即追回大部分损失。而在短暂的冲击之后,道口贷的业务逐渐平稳下来。
新金融琅琊榜的观点是,逾期不是世界末日,不刚兑不代表不作为。在新的监管格局下,平台如何合法合规地应对逾期风险,堪称信息中介平台的核心能力。
1、 P2P的 零逾期幻觉
P2P没有逾期,就像银行没有坏账,都是天方夜谭。
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 P2P面向的是信用资质相对较差的个人及企业。这意味着,P2P借贷的风险更高。
然而,我们总能看到大量平台宣称“零逾期”。
截至目前,共有118家机构接入了互金协会的“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大部分平台披露的逾期率数据均为零。
而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829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较上季末上升0.12个百分点。
这种零逾期,明显有悖于常识。它是如何产生的呢?
答案是平台通过安全保障措施, 在项目逾期之后第一时间进行了 代偿 ,出借人如期获得本息资金。这些措施包括风险备用金、第三方回购、履约保证保险等。
所以,并非没有逾期,而是逾期以别的形式而存在,不体现在P2P平台的报表中罢了。
从合规角度来看,上述安全保障措施,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
根据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公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监管部门明令禁止网贷平台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包括由网贷机构自身保本保息、代偿逾期债权、回购债权,以及设立风险准备金、备付金、客户质保款等各类风险保障机制。
概言之,行业里的零逾期是一种假象,往往是平台不合规的刚性兑付的结果。这不仅对投资人形成误导,更危害行业的长远发展。
理解金融的本质,理性认识逾期,是投资人的必修课。可是,不合规的刚性兑付,会让投资人始终无法上完这一课。
对P2P平台来说,他们有太多理由去选择刚兑。
如果刚兑,可以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免去了舆论压力与声誉风险,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平台吸引更多出借人,从而做大规模。
如果不刚兑,免不了遭受投资人的口诛笔伐,平台声誉将面临严峻挑战。哪怕平台并未承诺或者暗示兜底,在实际中都很难全身而退。
2、逾期不是世界末日
只不过,刚兑就像鸦片。一旦走上这条路,就很难走得长远。
这是因为, 刚兑往往建立在资金池乃至自融的基础上 。当风险降临的时候,这些不合规的平台恰恰是最脆弱的。
一旦刚兑了第一次,投资人会要求第二次、第三次……,这对任何信息中介平台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正如道口贷CEO罗川所说,目前行业集中出现爆雷问题的平台,要么从一开始从业者就居心不良,要么就是发生了风险没有出清,企图维护“刚性兑付”的金身,拆东墙补西墙,甚至自融来填坑,不断滚大有毒资产,最后崩溃。
在罗川看来, 真正合法合规的网贷是不可能发生跑路爆雷事件的,因为每一笔出借和每一笔借款都一一对应,即使发生部分的逾期事件,也仅仅局限在出现风险的这部分,其他部分是不受影响的。
从业者未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当逾期真正来临的时候,他们往往选择眼前的苟且,或者说不愿意直面不刚兑的后果。
但这种转移风险的做法,无法真正化解风险,反倒有可能将平台拖入更大的风险之中。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平台在这次爆雷潮中如此不堪一击, 因为风险一直被隐藏,却始终在累积。
事实上,逾期之后,除了盲目刚兑,平台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这才是考验网贷平台成色的试金石。
不刚兑,不代表不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P2P平台应当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职责范围内,维护投资人的利益,帮助他们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诸如此次童创童欣违约事件爆发后,道口贷迅速成立专项处置小组、协助首批用户仲裁追偿,并聘请两家律师事务所对童创童欣及其实控人进行调查,不仅在一个月时间就查封到资产,还查到其他线索,为后续追偿提供了切入点。
有意思的是,根据道口贷提供的数据,该平台7月份投资金额相较6月份环比上涨了35%;此次童创童欣项目的2496位投资人,已有80%继续投资了其他核心企业的项目。
这是否说明,投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对逾期的认识越来越理性?
P2P行业的前景,或许不必那么悲观。
推荐阅读:
P2P股东被喊话追偿,出借人应理性对
P2P不能因噎废食,网贷如何正名与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