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医疗影像人工智能+第三方影像中心,翼展科技深耕8年再定位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专访丨医疗影像人工智能+第三方影像中心,翼展科技深耕8年再定位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并且深受关注,医学影像智能诊断、语音电子病历、癌症智能诊断等均已逐渐成为热门方向。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是其中最热门的概念之一。

医学影像产业链主要包括医学影像成像设备、医学影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等环节。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主要包括X光、CT、超声、核磁共振等。在医学影像成像设备企业中,有国际医学影像巨头厂家GE、飞利浦、西门子、东芝、佳能等,在国内,也有如万东医疗、东软医疗等。在影像诊断环节,据相关统计,2016年以来,国内有十多家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公司获得融资,包括翼展科技、雅森科技、健培科技、医渡云、智影医疗、汇医慧影、医众影像、睿佳医影、DeepCare、推想科技、连心医疗、锐达影像、图玛深维等。

在众多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企业中,翼展科技凭借其8年的医学影像行业深耕背景,模式与打法显得与众不同。

近日,翼展科技首席技术官(CTO)边海锋接受了亿欧记者的专访。边海锋首先透露,实际上,翼展科技本身就是一家盈利很好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以及人工智能浪潮、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快速发展的趋势下,翼展科技飞速发展,并且目前已经进行了两轮融资。 2013年,翼展科技获得软银赛富投资;2016年,翼展科技获得经纬中国和北极光的B轮投资,融资规模为数千万美金。

翼展科技2009年在西安成立,其在医疗IT领域深耕8年,是中国医疗行业标准(数字影像连通标准)的起草单位,参与起草了“医用诊断X射线影像设备连通性”标准。翼展科技不仅是GE医疗多款产品在中国的代理,还是GE医疗在陕西地区X光射线系列DR、OEC、CT的总代理。

翼展科技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早期,翼展科技切入医疗影像设备及信息化;2013年翼展科技推出基于互联网的云诊断平台——翼展云影;2014年,翼展科技与GE医疗共同发布iDR,成为其软件及云平台战略合作伙伴。2015年,翼展科技中国影像医生集团成立,翼展科技不断提升能力及影响力,并完成了从设备到软硬件解决方案,形成云平台诊断的完整生态闭环。翼展科技的定位是成为一家智慧影像生态系统运营服务的医疗机构及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的高科技公司。

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在线下,翼展科技要将医学影像服务链延伸至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涉入诊疗服务。从医疗IT到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发展主要源于国家对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政策的开放和鼓励。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网站发布《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在互联网+益民服务模块中,该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

2016年8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馆局发布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该通知介绍,“设置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医疗机构对于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具有重要作用。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属于单独设置的医疗机构,为独立法人单位,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由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审批。”

对于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该通知提出了明确的方向,“鼓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形成连锁化、集团化,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对拟开办集团化、连锁化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申请主体,可以优先设置审批。”

华创证券分析指出,“国家标准的正式出台为今后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另一方面也吹响了之前处于观望状态的企业和资本大举进军的号角,未来几年我国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深耕医疗IT 8年的翼展科技正是看重了政策开放将带来的红利,依托优势,一举进军该产业。“随着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开放,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在影像方面的深度应用,我们希望基于我们的优势在这个领域‘做些文章’。我们原来是家IT企业,现在我们已经变成了一家医疗机构。”

边海锋向亿欧介绍,翼展科技2017年计划在数个省份申请和建设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兰州中心将于近期开业运营。

翼展科技做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是基于自身现状和未来发展自然而然的事情。“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是个资质的问题,医生需要有挂靠的单位,才能出报告,否则就是非法行医。如果没有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那翼展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认为做第三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是很正常的、自然的事情,我们需要往上游延伸。”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

线下要在全国建设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以外,翼展科技还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影像医生进行影像诊断。“医疗环节包括设备、IT、诊断的医生等。在设备方面,翼展有自己的合作伙伴;我们有自己的IT 解决方案;很早我们就有针对放射科的医生集团;再加上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这条路我们都打通了。因此,在这些沉淀的基础上,我们要做的是减少误诊率、漏诊率,同时提高诊断的效率,就相当于在word里输入时的自动纠正的功能。”

2015年,翼展科技推出影像医生社交及学习平台“影领”APP。据介绍,影领打造的是一个专门为影像科医生提供学习、交流、查阅、培训、考核和诊断的平台。同时该平台也可以为各级医疗机构、独立影像中心提供优质的医生诊断服务和丰富的医疗影像资源,帮助影像医生交流和成长,提高声誉与收入。影领APP上主要有影像病例、影像教学视频、影像相关学习素材、影像在线诊断等。边海锋介绍,“我们的发心在于通过线上的分享、交流、培训等形式来提高影像医生的职业水平。”

专访丨医疗影像人工智能+第三方影像中心,翼展科技深耕8年再定位

边海锋介绍,“基于翼展现有的商业生态模式,我们预期人工智能将快速应用在以下几个场景:第一,人工智能诊断植入到我们自身或者合作厂商的医疗影像设备中,在图像上快速进行标记,使现有的医疗影像设备更智能、更准确、更好地辅助医生进行诊断。第二,人工智能快速应用在我们的影领平台,医生在诊断时可以参考人工智能诊断的结果,以此来印证或完善自己的诊断;同时,病患可以在平台上直接选择人工智能咨询,与医生诊断的结果进行比对。翼展多年发展形成的完整的线上线下生态链,使以上场景得以快速实现,这也是翼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另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本身是基于大数据进行研发的,所以也可以更好辅助医生学习,比如刚毕业进入影像科的医师,可以通过在线阅片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快速地学习,这也是我们期待和乐于见到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对于提高医生整体的能力和缩短医生学习成长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智能影像可以辅助医生诊断,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医生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让大家满意,诊疗过程中时不时会存在误诊漏诊的状况。我们并不是跨界进入人工智能领域,而是自然而然地希望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辅助诊断上做些工作,是很自然的延伸。

目前,翼展科技团队有120多人,其总部位于西安和北京,并建成布局全国的分公司网络。翼展科技创始人兼CEO倪梦为北京大学微电子信息硕士,曾任职于万东医疗;CTO边海锋,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医疗信息行业耕耘,有14年以上医疗信息产品研发和大型团队管理经验。

2016年以来,人工智能创业投资浪潮袭来。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大部分工作的言论也甚嚣尘上。在边海锋看来,与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浪潮一样,人工智能会取代一部分工作,同时也会逐渐地创造更多新的工作,而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与众多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公司相比,边海锋认为,翼展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第一、对行业的认知度高,基因强大;第二、几位创始人及团队多年在影像领域的深耕,具有先发优势;第三、与GE医疗等影像设备商的深度合作,强渠道资源;第四、应用和落地方面的优势,已自成生态等。

本文作者晏国文,亿欧专栏作者;微信:372817691(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百度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电影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