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长带动家具行业发展,这四类企业将收割最大红利
此文发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作者秦政;经亿欧家居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我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据保守测算, 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3亿人,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体的30%以上。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达到60%以上。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尽管规模最大,发展加快,但比重仍有较大差距,这是未来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具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间,我国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327亿元增长至7,87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4%。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意味着购买力的上升,很明显的道理,手上掌握了更多的钱,用来买东西消费的支出就可能增加,就可能释放出更强劲的家居消费需求。
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与其它圈层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比如: 看重品牌 ,但不会盲目相信品牌;掌握有一定的购物知识,能够识别某些产品的好坏;同时 要求品牌档次 ,定位高端的知名品牌,会受到追捧; 擅长查询信息 ,比较产品好坏,并且 会受到朋友圈、其他用户评价的影响 。
这种消费理念的变化,以及消费能力的支撑,将使得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也将加快升级。
各家的数据可能都不一样,但共识也是比较明显的,高净值人群这个圈层向200万看齐。 中高收入群体的扩大,所带来的是消费升级这个现实课题。上亿的人口,有能力,而且也愿意花更多钱,用来改善居住环境。
对建材、家居、装修企业来讲,这既是机遇,不用担心东西没人买,市场足够大。当然也是挑战,对产品质量有要求,对品牌的档次有要求。
中高收入人群数量的增加,自然会带动对更美好居住生活的追求, 收入直接决定了购买力,更强的购买力,就可能花更多的钱用于装修。
一个可能是,单套房的装修费用会增加,意味着客单价上升,中高档家居品牌将吸引这些客户,实现快速增长。调研认为,中高收入圈层主要把钱花到子女教育、住房置业、购物、投资理财、餐饮、旅游、保险、娱乐、医疗、培训等方面。
以装修为例,注重品质生活的这拨买家,在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通常愿意支付最佳产品的溢价,聘请专业设计师,购买高档家居品牌,使用更环保的装修材料,倾向于选择全屋定制,也可能尝试智能家居等。
一般来讲,在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这两点上做得比较成功的家居企业,将大获成功。 同时可能带动软装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单独拿出一笔钱,有能力请到专业的软装公司,给自己做搭配设计。
还有很多品牌,既没有名气,也没有口碑,局限于一个很小的市场区域,现在靠比较初级的客户生存,有时候拿点大客户订单,跟地方性的建筑商、房地产商、装修公司合作,确实还有生存的机会。
中高收入群体的扩大、全装修成品住宅的推行,对这类企业可能并不是好事,因为这个圈层的消费者,在品牌挑选上比较讲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会比较高。而全装修成品住宅这块,能不能跟全国性或者本地大开发商建立合作,可能决定胜败。
那么,到底哪些公司能够收割最大的红利,或者说我们应该做成哪种公司,以便能够分享这块大蛋糕?
一是 头部品牌 ,名气大,销售服务网点多,即使有一些投诉量,只要不是压倒性的舆情危机,它们都会占到获客的先机。品牌惯性强大,会让很多买家优先想到此类品牌。咱们到家居卖场去看,往往就是那些名气响的前几名,门店里的生意最好。
二是 小而美的特色品牌 ,独具风格,会吸引一定的客户量,比如一些原创设计师品牌、主打东方设计的品牌等。不过目标客群比较小众,由于国内市场基数庞大,买家众多,即使相对小众,把市场做透后,上亿规模也是可能实现的。
三是 规模体量并不是非常大,但口碑做得很好,用户评价非常不错 ,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如潮好评,这样的品牌,大家也喜欢买。
四是 擅长借资本东风的公司 ,比如拉到一些投资大咖力挺,或者拿到行业的带头大哥们投资,比如小米、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顾家家居、欧派等,用来支持业务开发的资金充足,赢面会比较大。
推荐阅读:
互联网家装行业投诉飙升,工程质量与服务问题急需被正视
整装、智能化和消费新势力,居然之家总裁王宁眼中的三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