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消金“牌照”之痛:申请三年无果,旅游“红海”难布局
9月14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中青旅、王道银行拟共同发起设立"北京阳光 消费金融 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阳光消费金融"),注册资本总额为10亿元。公告显示,光大银行出资6亿元,占股60%;中青旅出资2亿元,占股20%;王道银行出资2亿元,占股20%。
据亿欧不完全统计, 目前,获批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共有24家,其中银行持股的有19家,占比约为79%。业内普遍认为,银行持股的消费金融公司更容易获批。
光大银行却是个特例,公开资料显示,早在三年前光大银行就曾曝出拟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消息,但却一直未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复。
三年" 牌照 "之痛
2015年8月31日,上市公司世纪瑞尔发布公告称, 公司以自有资金与光大银行及其他两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光大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彼时,获批成立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刚好10家,若是当时"光大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能够获批,或许现也能在头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事与愿违,在世纪瑞尔发布公告后的一年里,光大银行方面毫无动作。
直至2017年7月21日,中青旅发布公告称,公司以自有资金与光大银行及另外一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光大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光大银行的牌照梦再次"浮出水面"。
公告显示,光大银行出资 6 亿元,占股 60%;中青旅出资 2 亿元,占股 20%;另外一家发起人出资 2 亿元,占股20%。
亿欧通过对比包括光大银行在内的3个公告发现,以光大银行为主导发起的消费金融公司 无论是从名称、股东还是业务模式都出现了较大调整。
在公司名称上,此前世纪瑞尔和中青旅的公告都显示为"光大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而在光大银行最新发布的公告中则显示为"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发起机构方面也出现了较大变动。在世纪瑞尔和中青旅发布公告的一年时间间隔中,发起机构由4家变为3家,其中至少有一家机构选择退出,具体原因不详。
值得关注的是,其余的三家发起机构也在中途进行了换血。2018年6月11日,世纪瑞尔再次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目前发展实际情况,经公司与消费金融公司主要股东协商,决定退出投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而在光大银行发布的关于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公告中显示,王道银行顶替了世纪瑞尔成为三个发起机构之一。
此外,在业务定位上,光大银行一改世纪瑞尔和中青旅的说法,将定位从个人消费贷款变更为以旅游为消费场景的分期产品。
光大银行表示,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后将结合该公司优质资源以及中青旅旅游产品和消费场景来开展业务。
对于光大银行消费金融牌照一直未获得批复的原因,有业内人士称,“在世纪瑞尔首次发布公告开始,牌照就应该一直处于申请中。从股东的缩减和更替来看,光大消费金融公司未获得批复的原因可能是股东资质出了问题。”
旅游场景已成"红海",成功成仁转念之间
从头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路径上看,平台的优势往往在于股东的资源和背景,而股东的资源和背景也常常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起初开展业务的首选方向。
以马上消费金融为例,其前三大股东为重庆百货 、重庆银行、物美控股。其中重庆百货与物美控股为线下场景,重庆银行更多的是为其提供风控、资金等资源,而马上消费金融的业务也是更加注重线下业务。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马上消费金融的员工总数在20000以上。
"阳光消费金融"选择未来在旅游细分场景深耕,也正是着眼于中青旅的资源。
事实上,作为少数几个消费金融公司的主流场景来说, 旅游分期 早已被头部玩家分食,成为一片"红海",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亿欧统计发现,在开业的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阳光消费金融"的直接竞争对手有三家,分别是哈尔滨银行和同程旅游为主要股东的哈银消费金融公司、上海银行和携程为主要股东的尚城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尚未开业的易生华通消费金融公司(吴江银行与海航旅游集团为主要股东)。
而在其余的2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 中银消费金融已经与驴妈妈合作开展旅游分期;北银、锦城、捷信则是根据用户线上申请进行旅游分期的授信。与此同时,其余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都或多或少的涉及了旅游分期业务。
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包括京东金融、蚂蚁金服、乐信等非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都布局了旅游分期。由此可见,就算未来"阳光消费金融"获批,其业务所属场景也竞争激烈。
牌照"获批"长路漫漫
事实上,在目前看来,"阳光消费金融"的获批之路还很遥远。
自2015年6月原银监会提出,按照"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对消费金融公司进行批复开始,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就进入了常态化阶段。
与此同时,从2016年到2018年之间,银保监会批复持牌消费金融牌照的速度有了明显的减缓,牌照的发放不断进行收紧。
据亿欧不完全统计,2016年原银监会共批复6张消费金融牌照,分别是华融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包银消费金融和中原消费金融;2017年为4张,分别是哈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和尚诚消费金融;2018年截至9月17日银保监会共批复2张牌照,分别是金美信消费金融和中信消费金融。
从时间上看,自2017年开始消费金融牌照批复的时间间隔短的为2个月,长的则达到了9个月,而2018年9月13日银保监会刚刚批复了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阳光消费金融"以外还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等待着银保监会的批复。
2017 年 4 月 12 日,二三四五发布公告称,拟与江苏银行、凯基商业银行及海澜之家共同设立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19日,奥马电器发布公告称,拟与甘肃银行、金徽酒共同发起消费金融公司。
2018年 6月19日,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拟与富邦家具、宁波城市广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永赢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有业内人士预测,"‘阳光消费金融’的批复或许要等到2019年年中以后。"
时隔三年,经历了股东退出和换血,光大银行申请的消费金融牌照还在路上。而即便"阳光消费金融"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复,业务场景的"红海"又是对其的另一番考验。
亿欧智库在朗迪金融科技峰会发布了《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业研究报告》,阐述了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必要性及布局策略,重点分析了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八大场景的现状、市场规模及应用案例,展望了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的趋势。报告下载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97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