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途还是山路:末端配送车的“最后一公里”
2017年6月18日,京东配送机器人从人民大学的京东派出发,穿梭在校园的道路间,自主规避障碍和往来的车辆行人,安安稳稳地将货物送达目的地。
2018年4月,杭州西溪园区0号线路,第三代菜鸟小G plus完成了往返10.5公里的 末端配送 路测。
这两则新闻或多或少地将物流末端配送环节推向了大众视野,而前沿科技的背后是各大公司出于“降本增效”的深刻考量。
2019年7月,国家邮政局发布上半年快递业运行数据,其中提到快递日均业务量超1.5亿件,而与包裹量对应的是超过200万快递员的劳动力。 末端配送成本高,效率低,这让末端配送无人车有了“用武之地”。目前,在无人车领域布局的有研发商,如新石器、Starship、真机智能、Yogo Robot等,物流企业如菜鸟小G、京东无人车、苏宁、通达系等。
研发制造商
2009年的新石器于2017年正式开始转型——拓展物流领域低速 无人车 技术。2018年年初,新石器和百度、车和家就L4级物流车达成合作意向,百度现在主要提供技术开发力量,对于车的安全性和车身特性,比如说车身控制,车辆控制这些是由新石器自己开发的。
新石器 无人驾驶 物流车是基于百度Apllo 自动驾驶 软件平台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车辆,新石器物流车的宽度和市面常见的快递三轮车宽度相当,却有着面包车的装载量,这款物流车目前已实现量产并陆续投入运行。
Starship Technologie成立于2014年,由Skype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2018年推出六轮自动驾驶机器人以来,机器人已经在20个不同国家的100多个城市完成自动送货测试。
据了解,机器人的交付距离在 4-6 公里,最高速度可达到 6.4 公里/小时。Starship完成A轮融资后。如今正计划和美国 100 多所大学合作,在校园内推广机器人送货服务。
真机智能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机器人公司。目前“真机小黄马”已经迭代至第4代,六轮设计,车高在一米左右,承重30千克,速度可达12千米每小时,爬坡高度35度,续航可达8小时,定位精度1-3厘米,目前应用场景包括学校、小区、园区等。
据了解,“真机小黄马”无人配送机器人已经陆续在清华大学、中关村制造大街、封闭小区等地完成了3000公里的路测。
YOGO Robot于2015年10月正式成立,以技术赋能末端配送行业,从创立之初,YOGO就进入了智能配送领域。公司开发的go系列配送服务机器人,使用创新自研的Gol算法。
2017年,YOGO真正落地楼宇配送场景并于于2019年初正式发布群体机器人配送解决方案,系统性地满足了末端配送各环节需求,让楼宇内真正的无人配送成为可能。
物流企业
菜鸟E.T.物流实验室是由菜鸟网络2015年底组建的内部研究机构,自主研发前沿科技。它的产生旨在开发前沿的未来物流计划,该计划涵盖了仓干配多个环节。2018年4月,菜鸟小G plus正式路测,最高时速能达到15公里/小时,和自行车相当,而且充一次电可以连走60公里。
“小G plus会把实时数据回传云端,我们将做实时监测,包括它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定位在哪里,以及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需不需要工作人员去解决,需不需要视频监控,以及安全防盗等问题。”菜鸟E.T.物流实验室自主机器智能(AMI)算法专家哥德表示。
2015年京东无人机项目才获得正式立项,2016年5月,京东X事业部成立,确立了无人机、无人车和无人仓三大板块。如今,京东配送机器人已经在全国20余个城市实现落地,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提供智能化的物流服务。
据了解,京东配送机器人有两大创新亮点,一是可以根据包裹尺寸调节箱柜大小;二是可以实现车柜分离,直接对货柜进行整体更换,为未来在社区楼下实现快递柜和配送机器人的快速打通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8年4月,苏宁物流推出的“卧龙一号”无人配送车在部分地区实现常态化运营。2019年8月17日,苏宁物流末端5G无人配送车实测路演,818在物流配送环节全国首次成功落地。
“相较于第一代‘卧龙一号’,眼前的这台‘5G卧龙’自动驾驶功能得以大幅度提升,速度更快,常规运营速度平均8公里/小时,最快可达15公里/小时;同时,可检测到100米外的障碍物,并能迅速做出应对判断。”苏宁物流研究院S实验室主任凌云飞现场介绍。
据了解,苏宁物流此前宣布,将加速落地物流自动驾驶技术,在2020年实现末端配送的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和无人配送车的规模化量产。
2018年9月29日,中通快递与L4级无人驾驶公司AutoX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在物流及快递等领域的应用及普及。中通与AutoX共同研发的无人物流车长约1.4米高约1.2米,却“肚量”惊人,最大载重达到300公斤,打开车子后会看到约占车身八成体积的储物空间,主要应用于大件或紧急单票快递的派送。
如今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中等水平,但是这对于低速场景的无人物流车来讲,相对而言技术已经进入落地应用阶段。 正如新石器创始人余恩源所言,从落地时间点来看,大型卡车或者高速无人物流车至少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是末端配送或是低速无人物流车却可以在半年到一年内快速实现。
然而,送货机器人技术仍在早期研发阶段,距产品化、大规模运营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注重动态调度、大数据预测,末端配送车在大规模应用的情况下高效运转仍然需要考量。此外,应用场景也是一大难题。
目前,末端配送车应用场景仍聚焦在学校、小区、园区等较为封闭的场景,在未来大规模应用前,场景落地,案例收集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末端配送车在场景方面需要做进一步的边界拓展。
末端配送车本来是“智能化”“科技化”的产物,但是在用户体验度上却仍有提升空间,因为目前末端配送车大多是将物品送至楼下,而从楼下至用户住处这关键“一公里”却是“缺席”状态。
按照菜鸟ET物流实验室算法团队负责人陈俊波的设想,“在未来六七年,中国或将实现一天10亿包裹数量,到那时,50%以上的包裹将由智能配送机器人完成,愿景虽美,但是要走的路仍然很长”。
编辑:珍珍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