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机遇与挑战: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编者按

自2014年3月 民营银行 试点启动以来,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7家民营银行开业运营。 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的实现,标志着我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高质量地发展民营银行,无论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还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业改革,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近期,《金融时报》组织相关力量对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课题进行了大量采访、调研,并形成《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报告》。报告对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历史、现状进行全面回溯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家民营银行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特色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下民营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民营银行未来的发展战略,并对进一步促进民营银行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发挥“鲶鱼效应”:民营银行发展助推金融业改革

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金融机构特殊的产权结构和经营形式决定了其具有机制活、效率高、专业性强等一系列优点,也因此成为中国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必然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推进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

发展民营银行具有历史必然性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在我国并非新生事物,但真正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的银行还比较少。从发展背景来看,民营银行的诞生有一定的必然性。

传统商业银行大多通过铺设物理网点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以抵质押物作为主要的风险控制手段,这种运营模式和风险管控手段并不适用于无抵押物、缺乏信用积累的小额分散客户。随着小微企业、“三农”、个人消费者的金融需求日益旺盛,市场亟需新生力量借助创新技术在渠道覆盖和风险管控方面有所突破,以覆盖碎片化的长尾需求。

民营银行实现常态化设立

我国银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具有同步性。

2013年年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和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人民银行、原银监会等相关部门落实中央和国务院政策精神,于2014年年初启动民营银行试点。2015年5月,前海微众银行等第一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全部如期开业;2016年,重庆富民银行、四川新网银行等12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2016年年底,原银监会发布《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意味着民营银行正式进入依法依规常态化设立的新阶段。

有助于促进银行业改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脉,无效或者低效的金融资源分配将使得整个产业的运行出现严重的问题。传统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为国有企业和基础雄厚的大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出资设立,他们会更倾向把客户定位于民营中小企业,民营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有助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速。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在相似的股东背景和公司治理结构下,业务具有一定的同质性,民营银行可以引入差异化的竞争机制和业务模式,让民营银行发挥“鲶鱼效应”,提升银行体系的服务效率,改善竞争格局。

经营良好:民营银行特色显著

从首批民营银行试点的“四种经营模式”起步,如今,17家民营银行已逐步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并在各自领域内形成了差异化的经营特色。

净息差表现突出 资金来源依赖同业负债

截至2017年年末,民营银行总资产3381.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5.22%。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444.17亿元,同比增长76.38%。

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都在开业后两年内实现了扭亏为盈,而根据对外公布年报数据的12家民营银行的公开数据,2017年,共有10家民营银行实现了盈利。

机遇与挑战: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17年,民营银行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2018年上半年,17家民营银行净利润达29亿元,净息差为4.25%,远高于商业银行2.10%的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年末,民营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亿元,同比增长63.81%;不良贷款率为0.53%,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与商业银行1.74%的平均水平相比,低了1.22个百分点。

机遇与挑战: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众所周知,存贷业务是银行的基本业务,但由于网点和品牌知名度等问题,民营银行自成立之初,就一直面临存款难题。

目前,我国银行吸收存款主要是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民营银行的网点设立标准是“一行一店”,在只有一个网点甚至没有物理网点的情况下,吸收存款面临较大困难,所以大部分民营银行都转向线上吸收存款,但是由于民营银行线上流量有限,且远程设立账户还有一定限制,吸收存款效果不太理想。

现阶段民营银行负债端多数依赖于股东资金以及同业负债,客户存款占比较低,资金渠道单一, 部分民营银行对包括同业存放、同业拆借、同业存单、卖出回购等在内的短期批发融资方式依赖性较大。

民营银行负债结构普遍依赖股东存款和对公存款,且总负债规模受限,反过来会影响其放贷能力,不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站稳脚跟,也不利于其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营企业。

2014年,原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规定同业负债不得超过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2017年4月,原银监会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检查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是否超过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

对于民营银行来说,同业融资如果受到压缩,就会导致流动性比例等指标下降。

机遇与挑战: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聚焦特定领域 坚守普惠金融理念

追求差异化定位、坚守普惠金融发展理念,是监管部门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在此背景下,首批试点民营银行基本确定了服务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的业务方向,主要形成四类特色经营模式:个存小贷(前海微众银行)、小存小贷(浙江网商银行)、公存公贷(天津金城银行)和特定区域存贷款(温州民商银行和上海华瑞银行)。

从首批民营银行试点的“四种经营模式”起步,如今民营银行已逐步探索形成了鲜明的业务发展特色。

当前,17家民营银行的业务定位多聚焦于小微企业、“三农”、自贸区和科创企业等金融需求,通过向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客户群体提供有针对性、便利的金融服务,实现差异化精准定位。

各具特色 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

自2014年筹建之初,前海微众银行将发展战略确定为“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数据科技为抓手、同业合作为依托”并坚守至今。前海微众银行借助先进的 金融科技 手段,在2015年5月推出了定位大众客户的首款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并结合应用场景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小额信贷产品,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普惠金融业务体系。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前海微众银行以“微粒贷”为代表的小额信贷产品具有“无抵押、无担保,循环授信、随借随还,7×24服务、15分钟贷款完成”等特点,让客户“随时可得、按需贷款”。

浙江网商银行背靠阿里电商平台,获取客户资源和交易场景,并加入物流数据等实时信息,构建较完整的交易数据网络。相比于传统银行的客户,浙江网商银行主要针对阿里巴巴、天猫及淘宝用户发展小额信贷业务,并基于风控的创新,2017年6月起将这种金融服务从线上卖家延伸到了线下的小微经营者。浙江网商银行定位于专注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互联网银行,业务依托于实体经济和真实的交易场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天津金城银行立足于天津自贸区,并辐射京津冀、环渤海以开展“公存公贷”业务,其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对公供应链业务,并确立财政、旅游、汽车、物流、医疗卫生、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商务8个细分市场,建立事业部体制,深化细分领域专业度,客户多为产业链条上下游优质中小客户。同时,天津金城银行将“一主两翼”作为主要发展战略目标,“一主”为传统业务,“两翼”为创新业务和互联网金融,着力打造资产驱动、主动负债型的轻资产银行。

上海华瑞银行将其自身定位为“服务自贸改革、小微大众和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具有华瑞特色的数字化智慧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新普惠)。作为首家注册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法人银行,上海华瑞银行的融资包括为进出口业务提供支付结算、跨境融资等服务,客户以本地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为主。

机遇与挑战并存:民营银行“求生存”向“谋发展”转变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民营银行迎来可贵的发展机遇。同时,民营银行在由“求生存”向“谋发展”转变的过程中,仍旧面临一系列困难与挑战。资金来源单一且展业受到一定限制、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值得关注。

政策红利释放发展空间

今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强调,“支持民营银行和其他地方法人银行等中小银行发展,加快建设与民营中小微企业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可以说,新时代背景下的政策红利以及广大长尾客户的普惠金融需求,蕴藏着民营银行未来发展的最大机遇。此外,民营银行所具备的在股东资源、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以及天生具备的互联网和科技基因,也将为其发展提供动能。

从201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探索设立民营银行”,到2017年1月原银监会正式颁布《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民营银行试点改革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监管的逐步放开以及国家大力支持普惠金融,为民营银行发展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大量的长尾客户金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尤其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因此民营银行面临着广阔的普惠金融蓝海。同时,民营银行因其更易接近普惠金融受众群体,能够更好地贯彻普惠金融理念、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国家扶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背景下,民营银行量体裁衣的特色服务或将发挥更大作用。

资金来源单一成发展制约

从接受调研的民营银行反馈情况来看,资金来源单一且展业受到限制、部分小型民营银行可能面临退出或被收购风险、资本支撑不足且抗风险能力较弱、公司治理机制亟待完善是目前民营银行面临的四大主要挑战。

在我国银行业面临变革、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的当下,监管部门对民营银行准入门槛始终没有放松,虽然监管层鼓励民营银行更好地发挥对传统银行的补充作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然而对于民营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监管层慎之又慎,因此,在业务资质上对民营银行开放有限。

根据《银监会市场准入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民营银行必须实行“一行一店”模式,即在总行所在城市仅可设1家营业部,不得跨区域。“一行一店”模式使得负债来源主要以同业资金为主的民营银行资金来源更受限制。线下设点的限制使得个人账户和I类账户的远程开户对民营银行尤为重要,而未来远程开户是否能放开也充满不确定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发布的《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目前仍未放开远程开立全功能的I类账户,民营银行吸收存款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相比,民营银行在很多业务资格上也受到一定限制。根据央行2007年《同业拆借管理办法》,民营银行成立两年内无法进入同业拆借市场;根据央行2013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发行管理办法》,民营银行成立三年内难以通过发行金融债解决资金来源;由于不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正式成员,现阶段大部分民营银行也没有资格发行大额存单吸收存款。

民营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尽合理同样值得关注。在其资产结构中,一般性贷款以外的非信贷资产占比偏高。目前来看,部分民营银行的非信贷资产(主要是各种投资)规模远大于信贷资产,与其他类型银行相比,非信贷类资产占比明显偏高;在其负债结构中,批发性融资占比(同业负债依存度)相对偏高,一般性存款特别是零售存款占比偏低,这给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较大压力。

未来应坚持错位竞争战略

在未来的经营中,民营银行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形成客户基础,并且与时俱进,保持不断创新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差异化经营,加强同业合作,发挥股东及体制机制等自身优势,大力运用互联网模式及金融科技,将是民营银行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差异化经营不仅正在为民营银行所实践,也将是其未来发展的一项主要战略。民营银行的发展思路虽略有差异,但核心基础还是要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与传统的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仍需以服务好大量长尾客户的需求为主要落脚点,例如注重供应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普惠金融、消费金融、区域金融、创新创业等。

除了和同业形成错位竞争以外,积极合作将是民营银行未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营银行要尽量避免与现有银行的正面竞争,在错位发展中形成相对优势。应积极加强与传统银行、券商、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共赢中求发展。

与以互联网技术为重要标识的金融科技相关,民营银行的真正生命力所长,在于以金融科技创新为核心抓手。未来,民营银行在战略上仍要重视金融科技的投入和应用,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科技手段有效地建立风控体系,补足自身短板。

完善监管政策:促进民营银行健康发展

从试点民营银行经验来看,民营资本在公司治理、决策效率、市场化激励机制、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一定的体制优势,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对于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框架,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民营银行健康发展。

进一步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

目前试点的民营银行数量较少、总体体量较小,难以对整个银行业形成“鲶鱼效应”,起到的示范效应有限。因此,在对民营银行试点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并对民营银行的试点经验进行推广,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体制优势,带动整个银行业提高效率。在推广路径上,可以优先考虑那些民营资本占有控股地位的银行,然后再将民营银行好的做法向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的银行推广。

同时,应吸取20世纪80年代放开民间资本设立信用社导致无序扩张、违规经营乃至引发倒闭风潮的教训,在批设民营银行时注意把握好节奏。为有效防范道德风险,避免民营银行“风险自担”原则落空,应明确新设民营银行加入存款保险的条件,并根据实际风险程度缴纳存款保险。

鼓励民营银行差异化发展

从试点银行经验来看,民营银行已经在差异化经营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试点民营银行体量小,尚不会对银行业造成系统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鼓励各家民营银行根据自身禀赋和所处环境的特点,实施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要在发起设立阶段把好准入关,严格要求民营银行实施差异化定位,并明确相应的发展路径;对于已经开业的民营银行,要做好持续跟踪检查,防止民营银行在无正当理由情况下偏离初始定位,与现有银行继续进行同质化竞争。

应在坚持技术可靠、风险与行业影响可控、实名认证、交叉复核的前提下,适时推进包括新设民营银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全功能I类账户试点,为互联网银行模式的落地奠定基础。针对发展较为成熟的民营银行,可考虑适时取消“一行一店”的歧视性限制规定。具体操作上,可参照城商行管理,新设分支机构必须在注册辖区范围内。

此外,应取消民营银行资金来源限制。一是在存款方面,调整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规则,将民营银行单列类别,在利率浮动上限、按存款规模差异化定价等方面,给予民营银行差别对待。近期部分民营银行推出新型智能存款产品,因其门槛较低、支取灵活、利率较高等特点,受到了客户欢迎。民营银行数量少、规模小,创新风险总体可控,在监管上可允许民营银行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并引导其完善资产负债配置,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合理管控流动性风险。

二是在同业拆借方面,修订现行《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发行管理办法》,为新设民营银行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和通过发行金融债获得资金来源提供便利,逐步缓解民营银行负债来源单一的问题。此外在其他业务方面也酌情考虑与传统商业银行享有同样待遇。

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

处于初创期的民营银行在业务发展上无成熟经验可循,客户资源有限,经营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抗风险能力较弱,在资金、渠道、人才、科技等方面都要落后于成熟银行。建议监管部门对于处于初创期(比如三年内)的民营银行能够适用不同于成熟银行的差别化监管政策,为民营银行监管指标达标设置一定的缓冲期。

民营银行试点既要敢于创新,又要严格监管。对于长期合规合法开展业务、服务实体经济成绩显著的民营银行,允许和支持其在合规经营、规范运作的基础上,适当给予较大的创新空间,放宽限制,引导和鼓励在经营范围、业务资质和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适度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课题组组长:赵学锋

成员:胡利民 李岚 翟宽宽 周萃 孟扬 杜冰 赵萌 陆宇航 左希

撰稿统筹:孟扬


机遇与挑战: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金融科技作为以新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立足于新理念、新政策,三者汇聚成的澎湃合力将重塑中国金融产业新生态。届时,亿欧智库研究院还将发布《 2019开放银行发展研究报告 》,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

2019年6月14日,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92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